新闻公告
新闻公告 学校首页>新闻公告

编者按:2025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为“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近年来,学校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体教职工以躬耕不辍、精业笃行的姿态积极践行,用坚守与奉献诠释新时代教育家精神,涌现出一大批敬业乐教、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成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经各学院推荐,党委宣传部特设“师者芳华 向光而行”专栏,集中展播优秀教职工代表事迹,共赏师者风采。【师者芳华 向光而行】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庆祝第41个教师节贺词【师者芳华 向光而行】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刘华敏:21年躬耕教坛,以爱与责任点亮育人之路【师者芳华 向光而行】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龙海燕:匠心匠术筑栋梁 初心如馨育英才【师者芳华 向光而行】机械工程学院陈姗姗:一位工科教师的匠心与创新之路【师者芳华 向光而行】管理工程学院孙婉竹:匠心育人,笃行实干,坚守教育初心【师者芳华 向光而行】艺术设计学院陈倪:躬耕教坛守初心 育才树人担使命              

党委宣传部 0 2025/09/10

本网讯 高旭,中共党员,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讲《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亲密关系心理学》等课程。他从教8年来,他始终牢记“思政课是立德树人关键课程”,把“大理论”做成“微体验”,把“小课堂”变成“大熔炉”,被学生亲切称为“旭哥”,被同事誉为“把信仰播撒到最后一公里”的一线教师。(高旭)红色沃土:一所“智造”大学托起的信仰之路他放弃广西公办高校的编制待遇,于2022年来到刚转设不久的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安信工扎根芜湖这片‘产业之城’,骨子里流淌着‘产业报国’的血,我想在这片‘智造’热土上让信仰拔节生长。”谈及初心,他仍目光炽热。学校“产业工程师、创业企业家的摇篮”办学定位,赋予马克思主义学院前所未有的跨学科土壤: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当别的高校思政课还在找案例时,我们的案例就生长在校园里。学校把新工科优势直接转化为思政课新动能,让老师们感受到‘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不是口号,而是算力、算法、数据资

党委宣传部 0 2025/09/10

本网讯 唐静老师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心投入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学科竞赛指导、毕业设计指导及产学研合作等多个领域的教育实践工作中。她用心浇灌学生的梦想,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温暖,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重要引路人。唐静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英语专业教研室主任潜心教学,立德树人唐静老师始终将“传道、授业、解惑”视为教师的首要职责。在课堂教学中,她认真投入,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后,她积极鼓励学生提问,并耐心予以解答——无论是学习习惯与方法的宏观指导,还是具体词汇用法、语法知识点的细致讲解,唐老师始终以极大的耐心和教学激情给予学生积极反馈。她主讲多门英语专业课程,不仅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前沿性,更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在授课中,她常以启发式提问和丰富案例,将复杂知识转化为生动易懂的内容,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批判性思维。课堂气氛活跃,互动频繁,学生获得了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她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

党委宣传部 0 2025/09/10

本网讯 深耕数字动画教育领域多年,艺术设计学院陈倪老师始终践行“以赛促教、以项目促学”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科研、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她主持多项省级重大教研项目,每年带领团队完成校内外项目50余项,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奖项40余项;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推动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作为动画教研室负责人,她注重教学团队建设,提升教师育人能力。艺术设计学院陈倪老师始终秉承“用专业引领成长,以实践造就英才”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数字动画人才。深耕教学,实践赋能学生成长在学生们眼中,她既是严师,也是益友。她坚持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她的课堂从不局限于理论传授,而是积极推行项目化、混合式教学改革,负责6门校级教改课程。她善于将真实行业项目融入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2024年,她带领创新设计中心团队完成校内外视频动画类项目50余项,最终成片70余个,涵盖学校宣传片、招生视频、慕课制作及重要活动视频等。此外,她积极推动学生参与

党委宣传部 0 2025/09/10

本网讯 孙婉竹老师自2020年加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以来,始终秉持立德树人初心,以扎实的企业工作经验和深厚的教育情怀,践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作为工商管理教研室副主任,她将企业实践融入教学过程,在课程建设、教学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荣获“十佳教职工”、“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经验融入,注重实践】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企业工作经验优势,在《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等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项目驱动等方法,将真实企业案例融入教学环节。她通过模拟企业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深化理论认知,在理论指导下提升实践能力,有效实现了“教学做合一”。(图为孙婉竹老师授课)(图为孙婉竹老师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这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显著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以赛促教,反哺课堂】孙老师始终坚持自身能力的有效提高才能更好地反哺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她积极参加各类教学竞赛,近五年荣获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奖项2

党委宣传部 0 2025/09/10

本网讯 陈姗姗,女,汉族,1988年7月,中共党员,安徽蒙城人,硕士,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安徽省教坛新秀(2023)。(陈姗姗) 初心如磐,在磨课备课中锤炼“匠心”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匠心为之,初心致远。“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她的教学之路,始于无数个深夜的认真备课和反复磨课。为了讲好一堂课,她会查阅大量资料,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思考如何将复杂的专业知识深入浅出地呈现给学生,如何将价值塑造悄然融入知识传授之中。这份对教学的敬畏与专注,最终化为了讲台上的从容自信与深入浅出。2023年,她凭借深厚的教学积淀,一举夺得校级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和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大赛两项一等奖,2024年获得安徽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赛道副高组三等奖,这不仅是荣誉,更是对她“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高度认可。探索不息,在教研科研中攀登“高峰”在科研方面,她主持了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中青年教师培养行动项目1项、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研究项目1项。她注重产学研结合,将前

党委宣传部 0 2025/09/10

本网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任龙海燕,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坚守立德树人的育人初心,热爱教学,致力于成为立德树人的“大先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12年来,她专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在教研一线生动诠释了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力量。她以先进的课堂教学方法、鲜明的教学模式和突出的教学素质为抓手,不断创新进取,取得丰硕成果;以坚定的理想和担当,做“四有”好老师,教育、感染、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电气学子。与时俱进,紧跟专业动态,躬耕三尺讲台龙海燕从教以来,始终将党的教育方针作为行动指南,在课堂中开展润物无声的思想引航,紧跟电子信息专业动态,讲授《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电子设计综合创新实践II》以及《无线网络原理及应用》等课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她不断探索并创新教学模式,力求找到最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方法。她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化项目化教学改革,致力于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16年参与了学

党委宣传部 0 2025/09/10

本网讯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专职教师、软件工程专业教研室主任刘华敏,现今已从事教学21年。在逐梦的路上,她一心扑在教学上,生动诠释着坚持与专注所迸发的无限力量。在教与学的不同阶段,她用心耕耘,结出了“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校级巾帼建功标兵”、“教学骨干”、“校级教学改革创新奖”等荣誉称号,硕果累累。凭爱心值守讲台,为学生成长强势赋能在教育的征程中,刘华敏自2004年走上讲台,二十年如一日,凭着满腔爱心坚守讲台,全力为学生成长赋能。课堂上,她精心雕琢每一分钟。为让知识鲜活易懂,课前反复钻研教材,结合学生特点设计教学环节,从巧妙的情境导入到重难点的知识讲解,再到互动式的小组探讨,环环相扣。她用温暖且专注的目光关注着每一位学生,捕捉每一位学生的困惑,及时给予鼓励或指导。面对学生走神,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幽默的提醒,既维护课堂秩序,又呵护学生自尊。课后,她认真批改作业,尽可能的找出学生欠缺的知识,为下次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利用休息时间为学习困难的学生耐心辅导,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提升。老师以爱

党委宣传部 0 202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