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引领青年学子深刻领悟“敢为天下先”的小岗精神内涵,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助力乡村振兴,机械工程学院“械力助农”实践团在韩海东、朱雨两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赴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访调研、实地学习、互动交流等形式,感悟乡村发展活力。溯源改革初心,感悟精神传承 1978年冬,小岗村18户农民按下红手印,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韩海东老师以1978年小岗村“大包干”改革为切入点,系统讲述了村庄从人民公社时期集体劳动、平均分配的困境中突围,到如今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的历程。生动的案例让同学们对小岗村农民当年冒着风险按下红手印、率先改革所体现的“自力更生、敢闯敢试、解放思想、勇于担当”精神有了深刻理解,为后续实践奠定了思想基础。(图为韩海东介绍小岗村历史)在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家中,这位亲历者以鲜活往事为实践团成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他动情回忆起当年带头按下红手印时的决心与担当,讲述了与党和国家领导人会面时的难忘场景。“改革



本网讯 为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校企融合发展新格局,深入了解机械工程学院2026届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情况,加强实习生安全意识,近期,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韩海东和辅导员吴光岳、查璇、张宁禧、周倩文等一行5人先后前往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凯络文换热器(中国)有限公司、安徽新沪屏蔽泵有限公司、长安汽车合肥公司、安徽众一消防科技有限公司等优质实习基地,看望实习生和毕业校友,并开展访企拓岗、校企合作相关调研。走访过程中,韩海东与在企业实习和工作的学生与校友充分交流,详细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工作内容和入职体会。学生们分享了起初在前辈旁边观察学习,待熟悉后,在前辈指导下进行操作,直至熟练,现在独立参与零件加工、器材组装、数控机床操作及PLC编程学习的经历,均表示实习提升了动手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更加明确了职业发展方向。(图为与实习学生交流现场)(图为实习学生分享体会)在与企业相关负责人交流的过程中,韩海东介绍了学院整体情况,并从学生就业实习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他希望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持续深化与



本网讯 为全面落实“实习—就业”一体化战略,精准掌握学生成长动态。8月3日至10日,管理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曹长芳,院长助理王汉敏,教科研秘书陈永强,行政秘书王兵一行四人,赴长三角核心城市开展实习走访专项行动。工作组先后走进立马车业集团有限公司、义乌市温投进出口有限公司、义乌市知见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浙江华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哼宝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上海飞科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珍岛信息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易轩房地产策划有限公司、江苏每养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马硕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君安钢材加工有限公司,看望慰问在岗实习学生,并与企业高管座谈交流,共商校企合作新路径。(图为在企业参观交流)每到一家企业,曹长芳首先代表学院向企业长期以来为学生提供高规格实习平台表示衷心感谢。他强调,企业是学生职业梦想启航的 “第二课堂”,学院期待以此次走访为契机,推动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课程共建、项目共研、就业共促等领域实现更宽维度、更深层次的协同创新,共同打造“学生成长、企业发展、学院提质”



本网讯 为贯彻落实国家深化产教融合战略部署,拓宽校企合作渠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8月3日至10日,管理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曹长芳,院长助理王汉敏,教科研秘书陈永强,行政秘书王兵一行四人赴长三角地区多家企业开展“访企拓岗” 专项活动,先后与立马车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华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哼宝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安徽马硕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并举行“实习就业基地”授牌仪式。(图为立马车业集团有限公司校企合作授牌仪式)在走访过程中,曹长芳与各企业负责人围绕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实习就业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详细调研行业发展趋势及企业用人需求。校企双方在多项合作细节上达成共识,包括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实行毕业设计真题真做、邀请企业导师进校园授课、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等。同时,双方明确了下一步联合开展行业沙龙、案例开发及学生竞赛的具体时间表与实施路线图。(图为浙江华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合作授牌仪式)四家企业负责人均对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学子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学子们具备“上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5年8月3日至6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红芯赋能·数字筑梦”实践团在指导教师宋卫卫的带领下,走进池州市贵池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科技普及、文化传承、服务基层等多个领域留下了青春奋斗的足迹,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校社共建搭平台,协同育人启新程8月3日上午,在秋浦街道孝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践团指导老师宋卫卫与社区联合举行“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秋浦街道、孝肃社区及社会组织联合会相关负责人王书记出席。双方围绕退役军人服务、基层治理等话题交流,达成合作共识,明确基地将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助力社区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校社资源共享、双向赋能,为后续志愿服务与调研活动的持续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图为双方进行揭牌牌仪式后的合照)科技启蒙进暑托,点亮少年AI梦8月4日上午,实践团走进秋浦街道孝肃社区暑托班,开展人工智能科普课。主讲人张昕婉以充满童趣的提问——“大家知道生活里



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乡村文化建设,“书香润乡土”实践团近日在湾沚图书馆开展暑期实践活动,通过系列阅读推广活动为乡村注入文化活力,让优质阅读资源触达更多乡村居民,尤其为青少年搭建亲近书籍、开阔视野的平台,以文化力量赋能乡村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活动前集体合影)为保障活动顺利开展,实践团提前完成人员分工,明确活动策划、物资采购、宣传推广等职责,并与湾沚图书馆协作完成场地布置。在活动开展之前,实践团成员精心挑选阅读分享会的篇目,准备了科普、经典文学等多个方面的分享。 (图为团队成员布置活动现场)活动期间并非一帆风顺。初期与湾沚图书馆对接时,双方对于活动流程存在分歧以及活动首日参与人数不足预期等。但团队成员团结合作,不言放弃,及时修改策划以及加大宣传力度,解决了一系列问题。 (图为团队成员一起做阅读分享)此次“书香润乡土”实践活动意义深远。它不仅为乡村居民带来优质阅读资源,丰富了文化生活,更有效提升了乡村阅读氛围,以阅读为切入点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动力。同时,实践团成员在活动中锤炼了组织、沟通



本网讯 2025年7月10日至24日,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英语2301班“寻梅”青年文化实践团队奔赴安徽省安庆市,开展为期14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探寻黄梅戏的历史脉络与当代生命力”为主题,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走访、非遗体验、社区互动等形式,深入挖掘黄梅戏的文化根脉,探索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路径,以实际行动助力非遗文化焕发青春活力。 一、溯本求源:从历史档案中触摸黄梅戏的根脉 活动前期,团队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收集黄梅戏历史资料,梳理其从湖北黄梅民间小调发展为国家级非遗剧种的历程。团队成员们查阅了《黄梅戏志》、安庆地方戏曲档案,发现黄梅戏的‘草根性’是其生命力所在。同时还制作了黄梅戏发展时间轴,标注《天仙配》《女驸马》等经典剧目的诞生节点,分析其吸收徽剧、青阳腔等艺术形式后的创新特色。面对当代黄梅戏观众老龄化、演出市场萎缩等问题,团队在指导老师樊晨的带领下,设计了一份涵盖200人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90%的年轻人通过短视频接触过黄梅戏片段,但仅10%完整观看



本网讯 盛夏七月,骄阳似火,却挡不住青春的脚步与奉献的热忱。近日,华夏史学社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10余名大学生走进康怡养老院,开展了“殷殷寸草心,人间重晚晴” 关爱老人活动,用实际行动为老人们送去关怀与欢乐,在实践中践行社会责任,传承敬老美德。(图为团队成员与老人促谈心声)康怡养服务中心养老院作为当地设施完善、服务贴心的养老机构,目前居住着 80 余位老人。由于部分老人子女常年在外工作,缺乏日常陪伴,大学生们的到来让养老院瞬间充满了青春活力。实践队抵达后,首先与养老院院长及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老人们的生活习惯、身体状况及精神需求,随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服务方案,涵盖生活照料、文化娱乐、人文关怀等多个方面。活动当日,团队成员分工明确,有的主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打扫房间、整理衣物,将窗户擦拭得一尘不染;有的给老人唱歌、讲相声为老人排忧解闷;有的与老人执棋对弈,陪他们唠家常,倾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图为团队成员与老人温馨互动) 此次康怡养老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三下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