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艺路生花”实践团队深入芜湖市花桥镇东门村,以陶文化传承与创新为核心,开展非遗活化、红色墙绘、农产品包装设计等多元实践,探索“非遗+文创+产业”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一、以陶为媒:文创设计唤醒千年窑火在村党支部书记李和平带领下,团队首站探访仅存框架的古陶窑遗址。“窑火已灭,传承未断”成为队员们的共同信念。产品设计组挖掘陶文化元素,开发出“长征路线图”陶瓷拼图、红色故事陶刻书签等系列文创,将破碎陶片转化为参数化艺术设计素材,推动“陶+”创意落地。李和平表示:“青年学子用现代设计激活传统文化,为乡村产业注入新活力。”创新实践:团队融合陶艺纹样与红色基因,设计兼具文化内涵与实用性的文创产品。成果转化:“陶韵红飘带”等设计元素未来将应用于农产品包装,延伸产业链条。(图为团队考察古窑遗址并研究陶片特征) 二、以墙为纸:红色壁画凝聚乡土精神 艺术设计组选取村屋墙体创作《薪火》主题壁画:左侧窑火映衬五星,象征红色基因扎根乡土;右侧青瓷纹路化作稻浪,展现产业特色;中



2025届毕业生离校工作圆满结束,我校后勤管理处围绕“安全、便捷、暖心”三大目标,推出一系列贴心举措,为3000余名毕业生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赢得广泛好评,成为校园毕业季的一道温情风景。用心定制饮食服务,传递校园味道6月起,食堂特别推出“青春味道”毕业季主题套餐,精选四年来最受欢迎的校园经典菜品,毕业生凭校园卡可享专属优惠。今年首次将毕业季餐饮服务与校园饮食文化节相结合,以“食光不散场,青春正飞扬”为主题,让毕业生在离校前再次回味校园美食记忆。(图为毕业季餐饮特色活动)优化快递寄递服务,畅通离校通道快递服务中心设立“毕业行李绿色通道”,6月10日至30日期间提供全国寄件7折优惠,并配备专业打包工具和上门收件服务,累计服务毕业生3000余人次,极大简化了离校流程。强化搬运行李支持,贴心服务到位各宿舍楼均配备可循环使用的免费小推车,毕业生凭校园卡即可在宿管站便捷借用,让行李搬运不再成为难题,切实解决离校“最后一公里”困扰。(图为宿舍区域配备小推车)推进宿舍环境出新,迎接新生入住后续,后勤管理



本网讯 7月2日,合肥翎羊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邱杰、副总经理茹彩棚一行到访管理工程学院,就校企合作事宜展开交流洽谈。管理工程学院副院长曹长芳、行政秘书王兵进行了接待。(图为双方交流洽谈)洽谈会上,曹长芳首先代表学院对邱杰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办学特色、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情况。他提到,管理工程学院始终秉持创新、务实、开放的教育理念,专注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学院曾与芜湖东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美瑞尔滤清器有限公司在多媒体营销及跨境电商业务领域开展深度合作,积累了扎实的实践经验与丰硕的技术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实践环节的优化,更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合作机制的完善。曹长芳表示,学院将继续坚持开放合作理念,不断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和就业机会,为企业提供优质的人才与技术支持,携手推动多媒体营销和跨境电商业务的持续发展,为地方经济繁荣贡献力量。(图为邱杰发言)随后,邱杰介绍了合肥翎羊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发



本网讯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是推动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作用,推动院企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7月4日下午,管理工程学院第三、四支部委员会与中共芜湖宜正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于博行楼N504党员活动室举行联合创建签约仪式。宜正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党支部书记王金平一行,管理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于凤、党务秘书卫雨婷、学生第三党支部书记王胜男、学生第四党支部书记陈效晨及辅导员吴香萍出席签约仪式。(图为活动现场)签约仪式上,于凤对学院学生情况进行了系统介绍。她指出,学院涵盖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多个专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始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发展,希望通过与宜正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的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习与就业平台,助力学生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顺利过渡。(图为于凤讲话)随后,王金平对公司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她表示,公司一直致力于与高校开展合作,此次与管理工程学院的党建



为切实提高学生的防诈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在2025年春季学期开展了一系列反诈骗教育主题活动,从思想引导、生活排查到实践体验多方面筑牢反诈防线。 反诈主题班会:筑牢思想 “防火墙”学院各年级辅导员深入各班级开展反诈骗主题班会,结合近期高发的校园诈骗案例,如网络刷单诈骗、冒充客服诈骗、校园贷陷阱等,详细讲解了各类诈骗手段的特点和识别方法。同时,组织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建议同学们关注官方反诈平台发布的预警信息,养成定期查看反诈知识的习惯,遇到可疑情况及时与老师、家长沟通或报警。(图为辅导员开展主题班会部分照片)宿舍安全查寝:排查生活 “风险点”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反诈意识,学院组织辅导员和学生干部开展宿舍反诈骗专项查寝活动。重点检查学生是否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是否关注官方反诈公众号,以及手机中是否存在可疑的诈骗信息、陌生链接或不明APP。对于未安装反诈工具的学生,现场协助其完成下载和注册;对于发现的潜在风险



为深化青年学子对社会的认知与担当,推动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引导其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2025年7月3日,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在博思楼A6S205举办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潘经健,学工主管冷自永,团总支书记张琳琳、贾博文,团总支指导老师章丽娜,指导教师代表张贵强,各学生组织、社团负责人,以及23级、24级各班团支书参加此次会议。(图为全体参会人员奏唱国歌)会议伊始,全体起立奏唱国歌,拉开了计算机(大数据)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的帷幕。首先,学生代表程贝贝上台发言,她表示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连接校园与乡土的桥梁,倡导同学们在服务基层中增长才干,坚定了用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的决心。随后,指导教师代表张贵强在分享指导心得中谈到,此次实践依托学校专业优势,将理论教学与乡村实际深度融合。团队发挥学科特长,开展特色课程与技术帮扶,既为乡村孩子带去知识,也助



2025年7月3日至4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红星照耀”实践团深入宣城市泾县,开展“牢记革命历史,红星照耀中国”红色宣讲实践活动。(图为学生与老兵的交流)实践团先后走进云岭新四军纪念馆、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和王稼祥故居。在王稼祥故居,一场特别的红色故事会上,两位参战老兵动情讲述烽火岁月。谢老回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战士以身躯堵住木船漏洞,高喊‘宁丢性命,不丢阵地’”的壮烈场景;钱老分享战友在烟盒纸上写就的未寄战地家书,“家国担当刻入骨髓”的朴实话语引发强烈共鸣。(图为团队成员进行红色故事朗诵)各场馆内,实践团依托珍贵史料打造沉浸式宣讲:在云岭还原新四军整编誓师场面,于烈士陵园以“无名烈士留言”追溯悲壮历史,在故居解密王稼祥的红色外交智慧。结合文物展示与多媒体手段,历史场景被生动“激活”,让观众“看得见、触得着”。(图为学生与老兵们的合影)活动同步融入党的理论宣讲和爱国主义教育,深化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通过实地宣讲与考察,成员们深刻领悟了革命精神内核,强化了传承红色基



本网讯 2025年7月3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常青树”实践团奔赴芜湖市无为市,开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图为签订志愿服务合作协议)在双桥社区,校地双方郑重签订志愿服务合作协议,标志着青年学子深入基层、服务社区的长效平台正式搭建。实践团同时与花渡社区签署志愿服务长效合作协议,为学子持续参与社区治理、贡献智慧力量铺设了稳固基石。签约仪式后,实践团立即行动,走访慰问花渡社区退伍老兵和生活困难老人,亲切问候、细致关怀,传递青年一代的敬意与温暖。(图为慰问老人)(图为法制宣传)当日下午,实践团在花渡社区养老服务站开展“法佑桑榆、轻暖夕阳”专题护老法治宣传。聚焦养老诈骗高发场景与真实案例,主讲人于浩深入浅出讲解防骗要点,贴心嵌入智能手机安全使用常识,显著提升老人法治意识和自护能力。活动在实用小礼品的温馨传递中结束。(图为实践团合影)本次实践活动不仅是电院学子响应时代召唤的生动写照,亦是探索构建校社合作新机制,将源源不断引领青春力量在基层沃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助力青年在现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