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本网讯 为精准服务2026届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需求,深化校企人才合作,2025年7月28日,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邓辰、毕业班辅导员刘荣荣带队赴合肥启迪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展2026届英语专业毕业生专场访企拓岗活动。在交流座谈会上,邓辰聚焦英语专业特色,详细介绍了学院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成果及2026届毕业生的整体情况。他强调,学院近年来通过“语言+技能”复合型培养体系,着力提升学生在教育科技、跨境服务等领域的实践能力,为企业输送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数字化素养的优质人才。刘荣荣结合前期调研数据,针对性分析了本届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求职方向与职业发展诉求。合肥启迪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迪高度认可学院人才培养成果,重点介绍了公司在国际教育项目的发展规划,并明确提出了英语教学、课程设计、国际项目运营等岗位需求。双方围绕人才联合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毕业生输送等校企合作关键议题展开了务实探讨,并就下一步建立常态化人才供需对接机制初步达成合作共识。(图为与企业合影)此次访企拓岗活动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0 2025/08/01

  本网讯 7月24日至29日,“徕卡杯”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决赛暨“永新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金相大会在成都工业学院(宜宾校区)成功举办。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近600所高校的2000余名材料类专业学子同台竞技。在国赛的激烈争夺中,我校参赛学生取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的优异成绩。  获奖学生均来自机械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分别是:2023级邹雅雯,获全国一等奖;2023级余梦伟,获全国二等奖;2022级梁琦,2023级叶晓蝶和朱雪漫,获全国三等奖。(图为参赛师生合影)  参赛学生在赛前利用课余时间刻苦训练金相技能,严格要求自己,对样品制备精益求精,掌握了精湛的金相制备技能。在全国大赛中,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充分发挥了自己扎实的金相制备技术水平及动手实践能力,展现了安信工学子的优良精神面貌与风采。  学校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激励同学们增强科研兴趣和工匠精神,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机械工程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

机械工程学院 0 2025/07/30

本网讯 当暑气蒸腾着皖北大地的生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匠心‘阜’苏柳编新生力”实践团的脚步,循着柳编技艺的脉络在阜南乡间铺展。2025年盛夏,这支团队以杞柳为媒,从种植基地到工坊企业,从文化展馆到村落人家,用青春视角探寻国家级非遗的传承密码,在经纬交织间书写传统技艺与现代活力的碰撞篇章。田间探源:触摸非遗根基7月11日,烈日当空,实践团成员们顶着炎炎烈日,走进阜南郜台乡绿洲子杞柳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成片的杞柳郁郁葱葱,修长的枝条在风中轻轻摇曳。成员们漫步田埂,观察杞柳的生长状态,在基地工作人员的讲解下,了解其品种特性——皮薄、柔韧且色泽温润,以及种植周期、生长环境要求和日常养护要点。指尖抚过柔韧的枝条,大家直观感受到这一根根柳条作为柳编技艺基础的分量,也对优质原材料之于非遗传承的重要性有了真切认知。乡音访谈:解码柳编价值午后,团队深入周边村落,与匠人、农户围坐交谈。在质朴话语里,梳理出杞柳从收割到编织的全流程,更读懂柳编的双重意义——既是增收致富的“钱袋子”,也是凝聚乡情的“文化绳”。村

管理工程学院 0 2025/07/29

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文化传承、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洞察国情、服务社会,安信工“暖乡守忆”实践团积极响应号召前往宿州与芜湖两地,开展非遗文化传承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以蓬勃青春之力守护文化根脉,全力助推家乡文化的振兴发展。方言进校园|青春接棒地域文化安信工“暖乡守忆”实践团成员前往芜湖博物馆,悉心聆听着解说员对于芜湖地区的历史文化、民间习俗及其语言变迁过程的详尽阐述,对方言在其社会发展进程中所承担的关键角色及其蕴含的深厚文化价值,参观调研为后续的实践活动夯实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队前往芜湖城南实验中学和湾沚区机关幼儿园,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方言普及活动。通过精心策划的方言宣传和充满乐趣的互动环节,学生们对方言的魅力有了更为直观且深刻的体会。这样的举措不但促进了青年志愿者在基层服务中的个人成长,而且为当地文化的持续发扬光大注入了一股新的生机与活力。(图为实践团前往芜湖城南实验中学和湾沚区机关幼儿园开展活动)场馆研学|让非遗文化“活”起来安信工“暖

管理工程学院 0 2025/07/29

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与文化使命感,管理工程学院“青衿徽语”实践团于2025年7月奔赴安徽省绩溪县,通过实地调研、参观学习、文化体验及校地合作等方式,深入挖掘徽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传承现状,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图为实践团与指导教师合影)开展校地合作,搭建实践平台7月7日,管理工程学院“青衿徽语”实践团与绩溪县上庄镇人民政府在上庄镇举行校地合作签约暨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双方秉持着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就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相关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与协商,并在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签订了协议书。此次签约标志着校地双方合作迈入了新的阶段,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服务地方发展搭建了坚实的桥梁,也为实践团深入探寻徽文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图为签约仪式现场) (图为实践团全体及指导老师与上庄镇相关负责人合影)深入文化源头,探寻徽韵魅力7月6日至17日,“青衿徽语”实践团走进绩溪县,开启了一场徽文

管理工程学院 0 2025/07/29

本网讯 为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7月23日,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苗思忠带队,专任教师黄自成、李凡等一行赴芜湖毅昌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学院一行首先参观了公司生产车间、测试中心等,详细了解了公司的产品类别、生产工艺等。在座谈交流过程中,公司总经理余求玉详细介绍了公司发展历程、今年生产情况以及未来规划布局;汽车事业部技术总经理李能文从产品前端预研、质量检测、新产品概念设计等方面详细说明了校企共建实验室的建设思路与规划;人力资源部部长姜洲介绍了公司在人员招聘要求、培养体系、晋升渠道等方面的政策与支持,提出目前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相关专业人才需求较大。苗思忠围绕学院基本情况、学生培养、专业建设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就工程师授课、双向挂职、项目式实习基地、横向合作等方面的典型做法作了进一步说明。随后双方围绕校企共建实验室、科研项目合作、人才定向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度交流。(图为座谈交流现场)此次走访交流是继今年3月19日公司总

机械工程学院 0 2025/07/26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2025年7月10日至7月24日,由计算机(大数据)学院计科2306和计科2404班级成员组成的安信工“阡陌之行”实践团,深入淮北市濉溪县孙疃镇大田村及五沟镇白沙中心学校,开展为期两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专业赋能乡村,青春助力振兴实践团抵达淮北市濉溪县孙疃镇大田村,开展乡村档案数字化整理工作。面对村里土地流转合同、村民社保记录、村务公开文件等资料长期堆放杂乱的问题,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按照“年度—类别—编号”的标准建立索引体系,对重要文件进行归档整理。大田村村委会主任表示:“这些档案是村里土地管理的‘活化石’,实践团的帮助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图为实践团在孙疃镇大田村党群服务中心合影)科技播种未来,编程点亮童心随后,实践团转赴五沟镇白沙中心学校,为乡村孩子们带来趣味编程课程。课程以“生活中的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0 2025/07/25

为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传承红色文化,亲身体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进展,并以创新科技加速乡村发展步伐,塑造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杰出青年典范,2025年7月11日至7月25日,“农商科创”实践团在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学工主管冷自永、专任教师张云玲、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汪菁的带领下,走进淮北市濉溪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之力赋能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探寻非遗,触摸文化根脉7月14日,实践团开启了非遗文化探寻之旅。成员们走进淮北市濉溪县德兴银楼,在老德兴手工银器第四代传承人刘飞的讲解下,了解到银饰所蕴含的美好寓意,随后亲身体验了银饰锻打的复杂技艺,从称料、熔银到锻打、抛光,深刻体会到传统技艺的精妙与不易。参与此项活动,不仅让成员们近距离接触到传统银饰技艺,更在实践中懂得了非遗传承背后的坚守与匠心,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图为刘飞讲解银饰寓意)7月15日,实践团来到榕宝阁,在讲解员的介绍下,了解拓印技艺的起源、种类及文化寓意。从东汉时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0 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