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学校动态 学校首页>新闻公告>学校动态>详情页
品真理甘甜 观发展伟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11/13

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1月8日—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秋季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实践教学目标,组织师生赴浙江义乌开展“品真理甘甜,铸信仰之基;观发展伟力,启时代新程”主题实践教学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代表、大二各行政班级思政委员等学生代表、学生社团代表等共96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在实地走访中感悟真理力量,在实践调研中见证发展奇迹。


精心部署明方向 动员聚力启新程

11月5日,学院在A1W101召开了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动员大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胡安全、院长助理任晨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负责人韩燕玉、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组负责人汪菁及学生代表出席。


image.png

(图为动员会现场)


会上,汪菁围绕个人行为规范、团队协作要求等内容,明确实践活动的纪律准则;韩燕玉详细解读行程安排,强调“安全实践,知行合一”核心原则,重申“不脱队、不冒险、不隐瞒、不冲动”的“四不”要求,深入阐释安全保障与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胡安全作总结讲话,他首先对同学们积极参与思政课外出研学活动表示欢迎,并强调此次研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宝贵契机,希望各位同学要明确本次研学的目的与任务:通过实地考察让同学们感悟思政课所讲的深刻道理;最后要求各位同学务必要严格遵守研学活动相关安排与纪律,高度重视安全。


访故居悟初心:触摸真理的“甜”

白墙黛瓦映初心,墨香深处传真理。在陈望道故居,这座承载着红色记忆的院落里,师生们循着先辈足迹,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源头活水。陈列馆内,珍贵的历史照片、泛黄的手稿复制品、留存完好的生活用具,系统还原了陈望道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的艰辛历程,以及他毕生践行马克思主义真理、深耕教育事业的崇高人生。

师生们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凝视、轻声交流,在历史场景中与先辈隔空对话。“亲身体验‘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发生地,让课本上的理论变得鲜活可感。”一位学生在参观笔记中写道。此次走访,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历史必然性,“真理甘甜”的信念在潜移默化中根植于心。


EE282BEAAE2E2C97776E22E40169108A.jpg

(图为师生参观陈望道故居)


探乡村看振兴:解锁共富的“路”

从“空心村”到“网红共富村”,李祖村的蝶变之路为师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乡村振兴实践课。这座曾经偏僻的小村落,通过盘活闲置农房、打造文创市集、发展乡村旅游,如今已成为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较十年前增长三倍的示范村。

行走在整洁雅致的村落巷道,师生们实地考察文创店铺、特色民宿,与当地村民、创业者亲切交流,详细了解村庄规划、产业发展、利益联结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李祖村的实践,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张贤法老师感慨道。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从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中汲取智慧,未来主动投身基层发展建设。


2d40494ceoc3fce1267f7e20b50de545.jpg

(图为师生探访李祖村)


观规划看格局:见证开放的“力”

在义乌城市规划展示馆,巨大的城市沙盘与动态数字展板,全景呈现了义乌从“鸡毛换糖”的小县城,一步步成长为“世界小商品之都”的沧桑巨变。从最初的露天市集到如今的现代化商贸集群,从区域小商品集散中心到全球贸易枢纽,义乌的发展轨迹让师生们直观感受到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

走进义乌国际商贸城,琳琅满目的商品涵盖日用百货、文创产品、五金交电等数十万品类,来自全球的采购商穿梭其间。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这里日均客流量超20万人次,商品出口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成交额超千亿元,“买全球、卖全球”的贸易网络令人震撼。师生们实地走访商铺,与商户交流外贸发展情况,真切体会到中国开放型经济的蓬勃活力。


0e9f5baa3td15e524af95526e3f384bb.jpg

(图为师生参观义乌城市规划馆)


研学悟思促成长 理论实践两相融

此次义乌研学,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动“原理”课程“知行合一”的创新探索。研学结束后,师生们围绕“真理传承、共富实践、开放发展”三大主题展开研讨。各小组以实地见闻为切入点,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享调研感悟、交流思想见解。

“陈望道先生为翻译《共产党宣言》呕心沥血,让我明白真理的传播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传承这份坚守与担当。”计科2402班吴文博同学的分享引发共鸣;车辆2402班刘宇同学表示,“李祖村的共富实践证明,发展要扎根群众需求,这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高度契合”;英语2403班叶璇同学则谈到,“义乌的开放发展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让我们对国家未来充满信心”。


image.png

(图为小组研讨分享)


此次实践教学活动,既是对义乌发展实践的深度调研,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生动延伸。通过“走、看、听、思、辩”,全体师生进一步筑牢了信仰根基、深化了理论认知、明晰了实践路径,为后续将研学感悟转化为学习动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让思政课堂走出教室、走进现实,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真理力量、勇担时代使命。

文:周晓凡 图:周晓凡 审核:胡安全 发布:周晓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