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近日,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的11位学生带着满腔热情,走进新都社区,开展了一场以“践行绿色理念,共筑美好家园”为主题的三下乡环保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旨在深入社区,身体力行推动绿色生活,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探索新都社区居民委员会环保的新路径。当日,实践团队抵达社区后,首先受到了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热烈欢迎。在委员会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团队成员们深入了解了社区的基本情况,倾听居民对于环保的迫切需求和宝贵建议。这些来自基层的声音,为后续的环保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方向和依据。 (图为了解社区情况进行的民访活动时所拍)随后,环保宣传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志愿者们身着统一的红色马甲,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他们与社区老人亲切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结合生动的实际案例,志愿者们倡导居民们从日常生活做起,践行绿色生活理念。为了增强居民的参与感,实践团队还精心绘制了环保打卡地图,引导居民按照地图上的指示参与环保行动,让绿色生活变得更加有趣且易于坚持。 (图为实践团成员们共同绘制




本网讯 为激活非遗传承新动能,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板凳游龙,青农助梦”实践团一行六人深入黄山市休宁县右龙村,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图为三所大学实践团成员与张书记合影)实践团聚焦国家级非遗“徽州板凳龙”,在传承人张光武实践地,通过工艺数字化记录、新媒体传播、文创开发三大行动,探索“非遗+文旅”融合路径,以青年智慧破解传承困境,推动千年技艺焕发生机。廿载坚守:从沉寂濒危到国遗荣光右龙村是徽州板凳龙的重要传承地。板凳龙由威严龙首、家家户户长条板凳拼接的龙身及灵动龙尾构成,每节板凳象征一户男丁,蕴含着家族团结的文化寓意。2005年,时任村书记张光武在政府支持下果断复兴技艺,带领老艺人凭借记忆与祠堂壁画线索,仅用月余重现龙首龙尾,并打破“传男不传女”旧俗,首次号召女性参与舞龙。经二十年努力,板凳龙于2015年成功入选省级非遗,2021年晋升为国家级非遗,张光武亦于2025年获评国家级传承人。(图为张书记讲解板凳龙历史)(图为张氏宗祠展览)青年三策破传承困局,田野




本网讯 7月12日至15日,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商道杯”管理决策模拟挑战赛总决赛(原“创新创业杯”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在黄山学院盛大举办。该赛事由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与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组委会联合主办,自开赛以来便吸引了全国500余所高校的3万多支队伍报名参与。经过层层筛选,最终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安徽大学等200多所高校的400支队伍晋级总决赛。在这场高手云集的激烈比拼中,我校学子表现亮眼,共斩获1项国赛二等奖、2项国赛三等奖,获奖团队及成员分别是“Continue”团队(刘育栋、孔静、胡玉玺)、“涵舟渡野”团队(王涛、郭肖琴、张艺涵)、“一方通行”团队(张博瑞、徐静怡、梅婷婷)。(图为总决赛参赛师生合影)三支团队一路过关斩将,历经校赛、区域赛、全国初赛、全国总决赛多轮经营模拟对抗,成功闯入最终的汇报答辩环节(股东大会)。答辩中,他们围绕六年经营模拟的历史数据,从战略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运营、财务分析、未来规划等多个维度进行总结陈述,向评委(全体股




本网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领青年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歙彩遗风”中华文化传承团在指导老师李梦媛和张贤法带领下,于7月上旬前往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了以传承非遗文化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旨在让青年学子在与歙县非遗文化的接触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成长为新时代有为青年。启航:开启非遗传承之旅7月5日,“歙彩遗风”传承团在A1楼N502会议室举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指导老师李梦媛、张贤法及全体成员参加。(图为张贤法与李梦媛发言) 传承团负责人介绍了此次赴歙县开展非遗文化调研、传承的背景、目标及核心内容,强调要探寻当地非遗传承脉络与文化内涵,贡献青年智慧。随后,两位老师进行任务分工,安排团队成员分别负责走访记录、史料收集、宣传推广、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等工作。同时,老师们还强调了安全与纪律要求,张贤法提醒成员做好防暑防晒,与非遗传承人交流时要展现良好素养;李梦媛期望成员能读懂非遗之“魂”,理解




本网讯 为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弘扬革命精神,7月12日至15日,学校党委在河北西柏坡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学校党委委员,各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及优秀党务工作者代表等参加培训。(合影留念)本次培训安排了理论授课、情景体验和现场教学,学员们先后前往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冉庄地道战遗址、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雄安新区、塔元庄村等地开展学习。开班仪式上,西柏坡纪念馆馆长助理、国家安全教育馆主任李月红为学员讲授题为《弘扬西柏坡精神 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专题党课,系统回顾了西柏坡时期党的伟大实践活动、“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光辉历程,深刻感悟西柏坡精神内涵,进一步引领学员强化纪律意识、加强作风建设。在庄严肃穆的铜像广场前,全体学员向“五大书记”敬献花篮并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在西柏坡纪念馆和中共中央驻地旧址,大量历史文物生动再现了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伟大革命实践,彰显出这座小山村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的非凡意义;在冉庄地道战遗址和白洋淀雁翎队纪




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积极响应国家鼓励青年服务基层的号召,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溪畔新前・青耕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郭维维的带领下,走进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千岭乡新前村,开展了一系列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活动,包括与当地政府对接交流、走访贫困村民、宣传防溺水与交通安全、调研青梅种植产业、建立实践基地等。(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合照)对接政府寻机遇,共绘乡村振兴新篇团队第一站便来到了新前村村委会和当地政府对接,为后续活动顺利开展做准备。在与当地政府深入交流中,团队了解了新前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期间团队积极提出合作发展与搭建新媒体电商平台新思路,同时仔细询问政府对团队活动的支持政策、指导建议、以及开展活动时需要注意的细节,为后续交流合作奠定基础。(图为实践团队和夏书记交流)走访贫困村民,传递帮扶热情在与村委会干部的多次交流中,团队了解到了乡村振兴给乡村和村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并开启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走访。在走访中,团队深入贫




本网讯 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与芜湖市消防救援局新闻宣传科正式建立大学生消防志愿服务共建机制,并在芜湖消防科普教育馆设立实践基地,共同推进消防宣传志愿服务工作。(图为实践团成员与芜湖市消防救援局工作人员合影)一、参观学习,筑牢安全防线7月8日上午,我院“蓝焰护航”消防安全实践团学生代表在指导老师张宁禧、李雅婧的带领下,前往芜湖消防科普教育馆开展实地学习。通过消防员的专业讲解,团队成员系统掌握了火灾预防、器材操作、火场逃生等技能,并通过VR模拟等互动体验深化了消防安全认知。(图为参观学习消防各类型车辆及装备)(图为实践团参观消防科普馆)在参观学习中,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中国消防事业的发展历程,从传统灭火方式到现代化救援体系的演进,深刻感受到消防事业的崇高使命。通过消防员的生动讲解,同学们更加深刻理解了"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消防队伍宗旨,这十六字方针不仅镌刻在消防站的墙面上,更深深烙印在每个队员的心中。大家纷纷表示,




本网讯 近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绩溪古韵探徽团”,在指导老师周倩文的带领下,走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绩溪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深入徽墨园、绩溪文庙、绩溪博物馆及千年古村仁里,在行走的课堂中探寻徽文化根脉,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时代魅力。(图为“绩溪古韵探徽团”成员合照)2025年7月4日,“绩溪古韵探徽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绩溪胡开文墨业,作为徽墨文化的重要传承地,这里集中展示了徽墨的制作技艺、历史沿革及艺术价值。队员们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近距离观摩了点烟、和料、压模等徽墨制作关键工序,亲身感受“一两徽墨一两金”的匠心传承。大家纷纷表示,徽墨不仅是书写工具,更是凝聚着古人智慧的文化载体。(图为实践团观摩徽墨制作工序)随后,实践团队来到绩溪文庙。站在大成殿前,仰望这座始修于1044年(庆历四年)、历经900多年风雨的建筑,感受着其承载的尊师重道、崇学尚文的精神内涵。大家纷纷表示,在这里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代的学子们一同聆听着圣贤的教诲,深刻体会到了儒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