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新闻公告 学校首页>新闻公告

本网讯 近日,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英语 2303 班 “不啻微茫,造炬成阳” 实践团怀揣着服务基层的热忱,来到湾沚区永丰社区,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三下乡基层服务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担当,将青春力量注入社区发展。(图为志愿团成员在党群服务中心门口合影)社区的安全稳定是居民生活的基石,交通秩序更是其中关键一环。实践团成员们深知这一点,积极投身到落实安全区的交通整治工作中。在社区人员的宣讲下,实践团成员们懂得交通安全宣传行动不仅让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性,也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夏季是溺水事故高发期,实践团志愿者为社区青少年开展防溺水主题宣讲。志愿者通过真实案例讲解、现场演示急救方法,让社区居民掌握了实用的防溺水知识。实践团成员们还和居民们一起制作防溺水宣传画,在画笔与色彩的互动中,将安全意识深深植入居民们心中。这种守护生命的责任担当,正是青年应有的模样。(图为志愿团成员开展防溺水活动宣讲)七月是党的生日,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实践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0 2025/07/14

本网讯 “青春跃动花鼓行,三下乡实践初心”为探寻凤阳非遗的魅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管理工程学院“鼓韵飞扬”实践团队走进凤阳县府东社区,围绕“品鉴凤阳花鼓”主题开展系列实践活动,以传承凤阳非遗红色文化。(图为实践团合影)“探凤阳非遗,品文化传承”。实践团首先抵达凤阳县文化馆,刚到文化馆,团队成员们便被浓厚的文化氛围所吸引。在这里,大家了解到凤阳花鼓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凤阳人民的历史记忆与情感寄托。它起源于明代,最初是人们表达情感、诉说故事的方式,经过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展区一隅,巨大的凤阳花鼓尤为醒目。鼓身红底金纹,绘有绚丽凤图,旁边的展板详细介绍其作为国家级非遗的传承故事。不远处,凤画展板上,色彩斑斓的作品展现着凤凰的灵动神韵,与凤阳花鼓的艺术风格呼应,共同构成非遗文化的视觉盛宴,让实践团成员沉醉于凤阳非遗的独特魅力。  (图为听讲解员讲解凤阳花鼓的历史)走进文化馆的排练厅,一场充满活力的凤阳花鼓排练正在进行。宽敞明亮的空间里,整齐排列着身着轻便服饰的

管理工程学院 0 2025/07/14

“青衿入郢躬耕夏,振乡兴韵自生”。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服务社会,安徽信息工程“财智播绒,振兴乡韵”实践团积极响应号召,在7月走进马郢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借助“文化赋能+直播带货”的模式,为乡村振兴增添青春动力,奏响了一曲校地协同助力振兴的乐章。(图为实践团与指导教师的合影)“绿稻翻波映夏光,荷风送爽绕村庄”。第一站实践中,实践团队前往合肥市长丰县杨庙镇的马郢村,实践团队前往长丰县马郢村,这是一个以“乡村振兴样板”著称的农文旅融合示范村,同时也是充满田园诗意的宜居村落。村门口有一匹骏马跃起的雕像。骏马身姿矫健,前蹄腾空,昂首扬尾,呈现出奔腾向上的姿态,彰显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呼应着“马郢计划”——以“助学、助农、助村”为目标的公益项目,助力马郢村实现从贫到兴的转变,寄托着当地对发展腾飞的期许。远处的稻田里翻滚着碧浪,蝉鸣声里藏着盛夏的热烈,刚踏入村庄,实践团队便被这份质朴又鲜活的乡村气息包

管理工程学院 0 2025/07/14

本网讯 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制香工艺魅力,近日,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英语2301班“青香薪传”实践队走进宣城敬亭山研学基地,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沉浸式体验并宣传制香非遗文化。当日,实践队抵达敬亭山研学基地,队员们认真研读制香体验活动介绍。望着展板上展示的古老制香场景,大家仿佛能透过历史烟尘,触摸到先辈们对香料配伍的智慧探索,怀揣着对传统技艺的敬畏,为后续实践做足准备。(图为实践队参观实践基地)活动中,在基地老师指导下,实践队开启制香探索。成员们围站工作台,面对多样香粉、工具,先仔细记录制香所需香粉种类、配比等关键信息。笔锋在纸张游走,大家严谨梳理制香流程,深知每一味香粉的选择、每一个比例的确定,都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化密码,容不得半点马虎。(图为团队成员记录所需原料克数)随后进入锤香环节,大家手持工具,反复捶打香材,手臂酸麻却不敢懈怠,感受传统工艺的精细与考究。在一捣一锤间,香材的香气缓缓渗出,那是时光沉淀的味道,队员们体悟到非遗制香背后,是匠人对品质的坚守、对文化的执着,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0 2025/07/12

本网讯 夏日炎炎,挡不住青春的脚步;古巷深深,藏不住文化的魅力。近日,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英语2303班“青春文旅”暑期三下乡实践队走进安徽芜湖西河古镇,以镜头为笔、以创意为墨,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文旅宣传视频拍摄活动,用青年视角挖掘古镇故事,助力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图为团队成员在西河古镇前合影)西河古镇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依水而建的古街、青石板铺就的巷道、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处处透着江南水乡的温婉与厚重。但受限于宣传力度,这座“养在深闺”的古镇鲜为外人所知。实践队队员们在前期调研中发现这一情况后,决定发挥专业所长,通过短视频这一流行载体,让更多人认识西河、走进西河。(图为西河古镇街道的一帧)活动期间,队员们兵分多路,深入古镇的街头巷尾:有人扛着相机,记录清晨薄雾中古镇的苏醒,捕捉夕阳下古桥的剪影;有人手持麦克风,采访世代居住在这里的老人,听他们讲述古镇的历史变迁和民间传说;还有人化身“体验官”,品尝西河米饺、臭干子等特色小吃,感受手工竹编、传统木雕等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从晨光熹微到华灯初上,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0 2025/07/11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的意见,规范教材管理,提高教材建设水平,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教材[2019]3号)、《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教材选用管理办法(2021年修订)》(校教字〔2021〕14号)、《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自编教材管理办法》(院教字〔2017〕18号)和《关于进一步规范教材选用工作的通知》(教字〔2021〕81号)要求,现将经学校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评审通过的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教材选用明细进行公示。公示时间:2025年7月11日至7月13日。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者,请与图文信息中心联系。为便于调查核实,反映情况应署实名,反映的问题应事实清楚。联系电话:13365713521   联系人:陶岚    邮箱lantao@iflytek.com附件: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教材选用明细表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教务处 0 2025/07/11

  暑期将至,为切实保障暑期校园安全稳定,全面压实安全责任、筑牢安全屏障。7月9日上午,副校长朱尚玉带队,组织保卫处、后勤管理处、警务站、物业公司、消防维保单位联合组成检查小组,对校园进行暑假前校园安全大检查。  检查组一行先后走访监控中心、门岗室、食堂、商超、学生宿舍、医务室、消防控制室、水泵房、试验室、图书馆等重点部位。检查过程中,围绕消防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治安安全、实验室安全、施工安全保障等方面,实地检查监控中心运行情况、非机动车集中安全管理、各楼宇消防设施设备运行状态、各岗位工作开展情况、物业服务人员保障情况,部署暑假期间安全保障值班工作。(图为检查各门岗、监控中心)(图为检查消防泵房、消控室)  在陶然餐厅与华联超市,检查组重点查看食品储存、留样管理、消防设施及假期值班安排。朱尚玉强调,暑期留校师生服务保障不能松懈,要求食堂严格把控食材采购渠道,超市杜绝临期商品上架,同时做好防暑降温物资供应,为留校师生提供安全、便利的生活环境。(图为检查商超、食堂)  在图书馆改造工程

保卫处 0 2025/07/10

7月8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在A3W401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警示教育会,会议由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骆军主持,全体教职工参会。(图为专题党课、警示教育会)骆军要求全体教职工要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部署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下一阶段工作,会议强调,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从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汲取干事创业的智慧力量,要进一步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不断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育人生态。警示教育会上,骆军传达了学校文件通知,通报了《近年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通报》。警示全院教职工以违纪违规典型案例作为镜鉴,对照检视、汲取教训、警钟长鸣,坚定不移加强作风建设。(图为骆军上专题党课和警示教育会)校党委委员、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马利祥在会上表示,全体教职工要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学细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0 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