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为全面应对疫情,及时准确掌握芜湖高校安全动态,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新特点,8月25日下午,芜湖高校保卫处2020年第一、二季度校园安全形势研判会在我校新芜校区图书馆一楼2号会议室召开。安徽省高校保卫工作研究会秘书长孙成岗、芜湖市国家安全局专家、弋江区交警大队大队长陈宁桥、弋江分局高校园区派出所民警周英坤、芜湖县东湖派出所副所长范冬柏及驻芜9所高校保卫处处长参会,会议由孙成岗主持。(图为会议现场)会上,高校园区派出所民警周英坤通报第一、二季度高校园区治安安全形势,2020年以来各高校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校园安全管理,高校园区接警量明显下降,经济损失同比2019年度明显下降,安全形势整体良好,呈现稳定状态。高校园区派出所将会继续做好与各高校之间的警情联动,协助完成2020年辖区内各高校开学复课保障工作。(图为周英坤通报高校园区治安工作情况)弋江交警大队大队长陈宁桥队长通报第一、二季度高校园区及周边道路整体交通安全形势,并提出几点意见:一是各高校要做好校园门口及周边的交





对普通高等学校而言,基层教学组织是组织教学活动、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本单元,基本教学活动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强健有力”的基层教学组织和基本教学活动(以下简称“双基”)是支撑高校“茁壮成长”的骨骼和经脉。为解决长期以来高校“双基”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安徽省教育厅于2019年开始在全省普通高校开展“双基”标准化建设和示范创建工作,引导各高校进一步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为解决基层教学组织活力不足、基本教学活动规范欠缺等问题,自2019年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以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通过设计制度、健全组织、落实保障等系列措施,有力推动形成“双基”标准化建设长效机制。一、创新设计管理制度,实现基本教学活动规范量化管理学校制定囊括专业、课程、企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4个教学质量保障主要环节的《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工作手册》;出台《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基层教学组织设置与管理办法》,落实基层教学组织工作职责和岗位责任制、教研活动和例会制、教师试讲制




8月19日下午,校长吴敏、副校长王彬、葛付才一行在芜湖县科技局副局长王士峰的陪同下,顶着炎炎烈日,走访芜湖县科技企业,深入了解企业的业务发展和人才需求情况,商谈校企合作事项。科技处处长高涛、校办副主任糜澜,招就处副处长罗绪华,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陈坚伟、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柴知章及教师代表苗思忠、徐旺、王伟、邢凯盛、耿杰等陪同走访。在安徽卓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潘新旗、胡慧君的带领下,走访团一行参观了公司发展陈列室,详细了解卓尔航空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行业地位及未来规划。参观结束后,校企双方围绕产学研深度融合、人才培养输送、科研项目合作、校企需求对接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座谈,并达成了初步的合作计划。(吴敏校长一行在调研参观)(走访一行与卓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有关人员座谈交流)随后吴敏校长一行来到了芜湖美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走进一线生产车间,深入调研该企业的生产情况、生产规模、工艺流程,并与美奥机械总经理程浩、技术副总陈富强、生产部长蔡成勇等进行交流座谈。作为传统的制造企业,该公




本网讯 连日来,芜湖持续高温晴热天气,酷暑不仅考验着每一位坚守在学校一线的服务保障人员,更牵动着校领导的心。8月14日,校领导们同相关单位负责人带着满满的心意和慰问物品看望了新芜和文津两校区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物业和警务人员,代表学校向他们致以问候和关怀。上午由校长吴敏,副校长、纪委书记程业涛带队,下午由党委书记汪奇燕,副校长、纪委书记程业涛带队,分别走访慰问了两校区各安保岗亭处、校警务室、维修中心、环卫保洁、绿化以及施工现场等工作点,了解假期工作和值班情况,对他们的辛勤工作给予了高度赞扬,并为他们送上了西瓜、饮料等防暑降温食品,同时还叮嘱大家要时刻把健康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务必做好防暑降温,注意劳逸结合。(校领导慰问新芜校区物业人员)(校领导慰问文津校区物业人员)(校领导慰问绿化工作人员)(校领导慰问警务室工作人员)慰问现场,一线工作人员纷纷表示,校领导们的此次慰问,不仅把清凉送到了一线,更是把关怀送到了他们的心坎,大家将继续发扬“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坚守工作岗位,让师生满意,




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激发学生潜能和创造力的有效手段,是对专业知识深入了解、系统整理和实践运用的过程,可有效的促进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学科竞赛成绩硕果累累,在2020年发布的学科竞赛评估榜单中三份榜单榜上有名,竞赛获奖等级和数量进入全省本科高校第一方阵。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学校积极变革,主动创新,全面升级学科竞赛管理系统,在原来的数据统计、分析等基础上新增能力支撑模块和成果展示功能,形成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学科竞赛成绩单,同时将历年学科竞赛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学科竞赛成绩单由竞赛比赛经历及成果、SCANS能力标准、综合素质能力、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仅工科专业)4个方面组成,以量化的形式客观评价学生在校期间在学科竞赛方面取得的成绩,为学生提高创新实践能力、锻炼自身综合素质提供参考;同时学生能力雷达图中,除个人在学科竞赛中取得的能力分值以外,还包含全校学生平均值、参赛学生平均值、同学院学生平均值三个平均能力参考,在




近日,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第七届安徽省专利奖授奖的决定》(皖市监发〔2020〕42 号),我校机械工程学院柴知章副院长为第一发明人的“一种熔模铸造铸件铸造方法”的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 201710753296.8),荣获第七届安徽省专利优秀奖,这是我校首次获得该类奖项。第七届安徽省专利奖获奖项目名单安徽省专利优秀奖项目(207项)序号专利号专利名称获奖单位822017107532968一种熔模铸造铸件铸造方法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本届安徽省专利奖共授予20项专利金奖、30项专利银奖和207项专利优秀奖,全省高校仅安徽理工大学和我校各获一个优秀奖。专利奖是衡量专利质量和技术创新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我校历来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运营和保护,自2016年我校全面实施专利创新工作以来,已累计申请专利2793件,其中发明专利1207件。已获得授权专利累计达1218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85件。2018年我校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位列全省高校第7位,2019年我校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位列全省高校




为培养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增强学生的工作能力与竞争力,支持学有余力的全日制本科学生辅修其他本科专业,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从2018年正式面向本科生开办辅修专业、辅修双学位教育。辅修专业指学有余力的学生在修读主修专业期间,在学校规定的学习时间内,辅修另外一个专业,并取得规定课程的学分。辅修双学位指取得主修专业所在学科学位证书的同时,辅修另一学科门类的专业,获得规定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学分,参加辅修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达到授予学士学位的要求,可获得辅修专业学位。辅修教育是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切实举措,《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逐步推行辅修专业制度,要求各高校研究制定本校辅修专业目录,辅修专业要参照同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确定辅修课程体系、学分标准和学士学位授予标准。要结合学校定位和辅修专业特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形成特色化人才培养方案。要建立健全与主辅修制度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与资源配置、管理制度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