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加强学院学风建设,进一步打造“三特学院”,高效利用晚自习时间,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积极培育应用型人才。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于2023年春季学期实施个性化晚自习,晚自习开设励志班、科训班、新创班、博时班,本学期励志班和科训班作为个性化晚自习试点。励志班,主要是在学校规定自习室内进行自习,基于二年级学生励志考研考公、考级考证、课程复习等个性化学习需求,强化学生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理念和所学专业的认知,辅导员和班主任深入晚自习为学生答疑解惑。(图为励志班晚自习现场)科训班是针对学院二年级学生的重点实验课程、实训课程进行指导和培训。在晚自习期间,学生可以进行交流讨论,可以利用学院开放的单片机实验室进行模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强化和拓展二年级主要实践课程的学习内容,相关的专业老师会组织学生完成课外实践项目并全程进行指导。实验室里的学生保持勤学好问的学习态度,询问课程的相关问题,指导老师热情的对学生们的问题给予详细的解答,并向大家分享了学习经验。(图为科训班




为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引导和鼓励广大毕业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走好未来人生之路,值此毕业季,各学生党支部开展毕业生党员离校主题教育,同时开展“凝聚青春力量,践行使命担当”助力毕业生离校主题当日活动,重点聚焦毕业生离校各项服务,切实做到用心用情为毕业生提供离校服务,增强学生毕业幸福感。各支部书记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鼓励毕业生党员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前进才有方向;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把个人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用奋斗拼搏书写报国的华章。各党支部再次强调毕业生党员关系转接的注意事项,各支部书记聚焦“党员组织关系是什么、为什么要转接党员组织关系、如何转接党员组织关系以及毕业生党员材料归档方法”等方面做了详细解读,结合往届毕业生党员在转接党组织关系中的问题,再次阐明提供准确介绍信信息的重要性,以及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党组织关系转接工作的严肃






本网讯 为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提升他们对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的领悟,增强民族自豪感,机械工程学院团总支于6月21日带领22级全体团支书前往实践共建基地——芜湖繁昌中分村进行红色主题教育。(活动现场)在中分村连理广场,讲解员讲述了中分村的历史故事与红色文化。随后参观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名人故居和繁昌保卫战展示馆,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革命人物的英雄事迹和誓死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之后来到李家发烈士纪念馆,作为“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建设内容之一,纪念馆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为主题,以抗美援朝特等功臣、一级英雄李家发为重点,展示家发镇革命烈士“群像”,用悲壮的英雄事迹,教育广大爱国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通过这次教育活动,同学们深入实地,感受英雄事迹、重温先烈情怀,学红色文化、传红色精神!(活动合影)




为加强基层宣传工作学生骨干对新媒体宣传的认识,促进学生宣传骨干的跨学院交流,进一步强化新媒体宣传队伍建设,助力学校发展。校党委宣传部面向全校学生举办首期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新媒体训练营。6月26日中午,训练营开营仪式在博学楼W301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宋小秋、各学院宣传专员及参训学生参加仪式。仪式由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磊主持。 (活动现场)在开营致辞环节,宋小秋表示,新时代迫切需要以主流价值导向驱动内容生产,不断通过优质内容传播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新媒体是学校的思想阵地,立足于校园生活,贴近师生的学习和工作,为师生提供最权威、最新的资讯,同时新媒体也是外界了解学校的窗口,具有对外宣传、树立形象的作用。宋小秋指出,学校举办这次新媒体训练营,旨在帮助同学们提高新媒体内容创作能力,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实践,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努力把培训所获转化为工作动能,为学校新闻宣传工作效率和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贡献力量。(宋小秋讲话)仪式上,训练营负责人咸友健从培训方式、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