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2月27日 中国新闻网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综合楼项目竣工 助力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中新网安徽新闻12月27日电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A9综合楼项目近日竣工,标志着该学院教职工办公环境及配套设施的全面升级。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是一所由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举办,安徽工程大学传承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支持的安徽省属本科高校。该项目由中建一局五公司承建,总建筑面积达3.14万平方米,是一座集教研、办公于一体的6层综合行政楼,将为学校综合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坚实基础。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克服了场地狭窄、北侧河道、南侧道路等施工难题,通过钢板桩与支护桩结合、开挖排水沟集水明排的方式,确保了施工的顺利进行。面对主体施工中精装、机电等多专业分包的管理挑战,项目团队通过精益建造体系,实现了各工作面的穿插流水施工,确保了项目的按期交付。综合楼的建成将进一步改善教职工的办公环境,为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的摇篮、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贡献力量。




2024年12月20日 安青网 双创在身边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启动2024创新创业年会为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加强优秀成果的宣传和示范推广,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推动开展更多学术交流和成果推介,12月18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举办主题为“创新引领,创见未来”的2024创新创业年会。活动遴选各类创意创新作品,系统展示了学生在学科竞赛作品、专利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方面的创新创业成果。启动仪式上,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副校长朱尚玉、湾沚区人社局书记李明慧、湾沚区人社局局长兼紫云英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张英、紫云英创新创业学院执行院长高涛共同为年会揭幕。副校长朱尚玉在致辞中表示,此次2024年创新创业年会包含创新展示、创业市集和创业咨询及经验交流沙龙等系列活动,旨在营造双创氛围年度高峰,吸引更多同学参与到双创活动中来,在活动中更好地感受双创、践行双创、受益双创,让同学们在双创平台上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绽放活力。近年来,学校结合培养方案举办专业基本技能过关周、高数水平测试赛、英语水平测试赛、




2024年12月20日 新京报 来芜湖三个月,他们成长令人惊叹!时间来到12月中下旬,当我们在感叹2024年所剩不多时,沙木和古天乐也在感叹“时光飞逝”——他们已经来到芜湖三个月了。三个月过去,沙木和古天乐有没有适应新环境,他们的学习有没有进入正轨,而他们所在的学校又对接下来的中匈人文和教育交流有何打算呢?成长与期待美食总是能让人打开话匣子。中秋节时,因为台风“贝碧嘉”过境,沙木和古天乐错过了品尝芜湖麻辣烫和水煮牛肉的机会。三个月过去,他们补上这个遗憾了吗?两位留学生表示,目前他们已经完全适应芜湖的天气和饮食,学习生活渐入正轨。几个月以来,他们品尝了红皮烤鸭、鸡丁米线、水煮牛肉等特色美食,但本地菜肴的一些“辛辣刺客”让其有所顾忌,准备在做好充分“心理建设”的情况下,再去品尝芜湖麻辣烫和火锅等美食。沙木和古天乐关于他们“学习生活渐入正轨”的描述所言非虚。在上一次采访时,沙木基本可以使用汉语进行交流,而古天乐则属于“完全无法沟通”状态——这令记者都替他的留学生涯捏了一把汗。而现在,情况则大不














2024年10月23日 安徽青年报 稻花田里话节粮本报讯 10月16日是第44个世界粮食日,当天,为引导青年学生理解农业科技创新,营造爱粮节粮、共同维护粮食安全的良好氛围,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组织学生代表,走进中联重科峨桥智慧农场,开展劳动教育认知实践活动,观摩田间地头的“智慧农业”。在中联智能农业展厅,学生们现场观摩了智慧农业平台及智能农机演示,了解中联重科关于“智慧农业+智能农机”双轮驱动战略布局产品体系。“这是我们的谷物联合收割机,最高转场速度能达到每小时37千米,并能同时收割玉米、谷子、高粱等农作物,有了这样的产品,我们能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基地负责人赵斌向学生们展示了最新农机产品。自2020年9月,中联重科水稻数字化种植成果已通过专家评审,在国内率先实现水稻数字化、标准化种植。在讲解人员的指导下,学生们在田间地头体验了使用手机、平板等通信设备远程操控智能闸门和自动灌排。讲解人员介绍,通过30米高鹰眼系统和无人机自动巡田,在农作物长势、病虫害防治方面能够大幅节约人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