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学院
2025/10/24
本网讯 为深化专业认知、汲取地域文化养分,近日,艺术设计学院组织2023级学子开展安徽文化考察实践活动。师生循着江淮文脉,走访六安、合肥等地的自然景观、人文场馆及研学基地,在实地调研中挖掘灵感,推动艺术创作与传统工艺、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万佛湖寻幽:自然肌理滋养景观设计
考察首站为六安万佛湖,澄澈湖水与星罗岛屿构成的山水格局为环境、景观设计专业学子提供了绝佳观察样本。师生沿湖采风,以镜头和画笔记录岸线韵律与光影变幻,深入思考“生态与人文设计”的共生之道。“万佛湖的原生肌理,为景观设计注入了最本真的灵感。”2023级环境设计专业学生表示。
石窟寻古+工厂探新:艺术与产业跨界对话
次日,师生探访大别山石窟与荣事达智能家居工厂。石窟内亿万年地质造就的岩石纹理、空间结构,为同学们的雕塑、公共艺术创作积累了自然素材;而荣事达车间里,智能家电研发流程与工业设计落地过程,让学子直观感受“设计赋能产业”的逻辑。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还就产品外观、功能布局与企业设计师交流,深化对“实用与美学兼具”的认知。

(图为师生考察大别山石窟合影)
馆中览艺:科技与艺术双向赋能
第三日,师生走进安徽省科技馆新馆与美术馆。科技馆内VR、AR等技术的科普应用,让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子聚焦“科技拓展艺术边界”的可能;美术馆中,从传统国画笔墨到当代艺术先锋表达,从本土情怀到国际视角,学子以速写记录灵感,拓宽创作视野。
园博解码:城市景观的设计智慧
第四日,合肥园博园成为考察重点。江南园林的雅致、北方园林的大气、徽派园林的古朴,构成鲜活的景观设计案例库。学子分组调研空间布局、植物配置及建筑小品,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结合课堂知识,探讨“传统园林人文精神的现代传承”。

(图为师生考察园博园合影)
急救研学+包子工坊:实用与传统的设计巧思
第五日的双线实践中,急救研学板块里,视觉传达专业聚焦应急标识设计,产品设计专业探讨急救设备“功能与美学平衡”;包子工坊内,学子观察非遗模具纹样与面团配色,将市井文化元素转化为文创设计灵感,尝试让传统工艺以年轻化语言落地。
湿地收官:生态采风闭环实践
考察收官站巢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辽阔草原与浩渺湖水的生态画卷,成为学子最后一轮采风对象。许多同学结合全程收获,构思“江淮文化”“应急设计”等主题创作方案
此次考察让学子在多元场景中汲取灵感。大家表示,将把地域文化、应急设计、传统工艺等元素融入创作,以兼具实用、在地性与创新性的设计,讲好安徽故事,赋能产业与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