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学校动态 学校首页>新闻公告>学校动态>详情页
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砥砺青春担当使命
马克思主义学院顺利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05/27

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突出实践导向,提升育人实效,5月2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春季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目标,组织师生赴南京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师生们深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总统府、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等地,通过沉浸式现场教学,重温革命历史,缅怀先辈伟绩。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代表、大一各行政班级思政委员等学生代表、学生社团代表等共99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研学前:筑牢安全根基,明晰实践导向

5月21日中午,学院在A1W301召开了2024至2025学年春季学期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动员大会。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任晨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负责人张齐云、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组负责人高旭及学生代表出席。


image.png

(图为动员会现场)


会上,任晨晨首先强调了此次实践教学活动的注意事项和要求,包括安全纪律、团队协作以及个人行为规范等。张齐云详细介绍了此次“纲要”课程组实践教学的行程安排,强调“安全实践,知行合一”,坚持“不脱队、不冒险、不隐瞒、不冲动”的“四不”原则,阐释了安全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最后明确了实践过程和结束后的任务要求。

最后,任晨晨以一场鼓舞人心的总结发言为动员大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他首先传达了学校、学院对此次外出实践教学的安全要求,特别提到万事都要基于“安全第一”的原则。随后,他强调,此次实践教学活动机会难得,意义重大,希望同学们能够牢记要求,以饱满状态投入实践,学思践悟思政课内涵,时刻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精神风貌,并把课堂思政知识与实地见学结合,主动调研、记录、思考,按时完成实践任务。


image.png

(图为动员宣贯)


研学中:沉浸式历史课堂,感悟使命担当

在纪念馆,师生肃立默哀,以沉重心情悼念30万遇难同胞。“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深深烙印在同学们心中,激发起强烈的爱国情怀与和平珍视之情。

渡江胜利纪念馆内,气势恢宏的展厅通过珍贵史料、历史照片、烈士遗物及场景复原,全景式再现了渡江战役的壮阔历程。当听到“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讲解时,同学们仿佛身临其境,见证了人民解放军将胜利旗帜插上总统府的历史时刻,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与历史潮流的不可逆转。

总统府的参观则让同学们直观触摸到近代中国政治变革的脉络。从清朝两江总督署到民国政府所在地,这座百年建筑成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见证者,同学们在历史场景的转换中,深刻体会到中国社会变革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在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师生通过对比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土地改革政策,深入分析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成功的深层原因。从“耕者有其田”的早期探索到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同学们清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深刻理解“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的历史必然性。


image.png

(图为师生研学参观)


研学后:心得分享凝聚共识,思政点拨升华内涵

后续,研学归来的同学们通过撰写研学心得、班级分享研学经历等方式记录与传递此次研学的收获和感触。

软件2405武彤分享道:“在纪念馆,那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鲜活的生命。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必须牢记历史创伤,以史为鉴,用知识武装自己,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青春力量。”

电气2404于浩感慨地说:“参观渡江胜利纪念馆时,我被‘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标语深深震撼。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胜利来之不易,我们要继承他们的奋斗精神,在新时代的‘ 渡江战役’中勇毅前行,担当起强国使命。”

机械2403王亚飞表示:“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对比教学让我深受启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在于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紧紧依靠人民。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永远跟党走,在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


image.png

(图为学生分享)


马克思主义学院汪一江教授在总结中指出:“此次南京实践教学是一堂行走的思政金课。同学们在历史现场中感受了中华民族的苦难与辉煌,在对比分析中领悟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与人民性。希望大家以此次研学为契机,将‘珍爱和平’的理念内化为价值追求,将‘担当使命’的决心外化为行动自觉,把个人成长融入民族复兴伟业,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未来,学院将继续打造‘行走的课程链’,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入脑入心、启智润心’的铸魂育人工程。”


image.png

(图为汪一江总结)


此次实践教学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落实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通过 “课前动员——课中研学——课后升华” 的完整教学链条,学院将历史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引导青年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厚植家国情怀,在思辨性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image.png

(图为活动合影)

文:张齐云 周晓凡 图:周晓凡 审核:任晨晨 发布:周晓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