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三农”的团队理念,保障城市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和品质需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7月至8月,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绿链农进 保鲜使者”实践团前往杭州市及周边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在杭州市萧山区的多个乡镇,发现许多农民将自家种植的粮食摆摊售卖,然而由于销量有限且缺乏有效的储存设施,大量剩余农产品面临腐坏的风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图为实践团向农民们询问农作物的销售情况)
实践团来到水产市场调研过程中发现,那些成功转型的农贸市场正在采用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特别是冰箱保鲜和运输过程中使用冰块的方法,来保证水产品的新鲜度。使用冷链物流可以显著提升产品的保鲜期。在某些情况下,水产品的保鲜期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延长数天,这对于提高产品销售半径和降低运输损耗至关重要。
(图为实践团在水产市场与农户交流水产的问题)
萧山地区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当地农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种植的粮食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
但是,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这些小规模的自产自销模式正面临着挑战。随着城乡差距的缩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农村,前往城市发展,农村劳动力的减少也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影响。
实践团队来到杭州市当地的冰场继续深入调研,了解冷链运输和冰块的销售情况。在冰场,团队了解到冷链运输是一种通过制冷系统来保持货物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运输方式。团队还发现,冰场的冰块是通过专业的设备进行生产和销售的。这些冰块不仅可以用于农产品的保鲜,还可以用于冷藏食品、医疗用品等。
实践团了解到冰场的制冰原理主要依靠制冷系统将水冷却至凝固点,形成冰面,其核心制冰原理都是通过制冷技术实现水的凝固。在室内制冰厂中,制冰更加可控和精确,通常利用铺设在钢筋混凝土地板中的制冷管道,连接制冷机,通过降低水温最终使其凝结成冰。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冰场合影)
在与冰场工作人员的交流中,团队了解到冰场的商业模式既可以零散销售,农民们可以自己联系冰场购买冰块。这种方式不仅方便了农民们对农产品的保鲜处理,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若是需求量大的话,也可以直接送货上门,冰场附近有海鲜市场和农贸市场。
实践团队还联系了当地的冷链运输的商家,将个体农户每日卖不完的菜品进行收购,运输送给冷链运输的商家,让其运用冷冻技术延长菜品的保质期,保证其新鲜程度,减少蔬菜瓜果的腐烂浪费。在这期间志愿者帮助农户搬运蔬菜,并努力做好中间的沟通工作。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冰场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在这一次的实践中,学生志愿者在行动中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之处,收获满满。切实感受到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所体现出的个人价值所在。解决了在实际沟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农户解决了菜品保质期短易变质的问题,团队坚信这次的实践活动可以为广大普通的菜商个体农户带来福祉,促进个体经济的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