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学习与传承中国红色文化,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从优秀的中华红色文化中汲取奋进力量,安信工“寻访红色踪迹,传承红色精神”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刘晴晴、郭旭东的带领下于8月6日来到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对接仪式布全局,参观基地悟精神
8月7日上午,安信工“寻访红色踪迹,传承红色精神”实践团首先抵达烈山区科创大厦,与烈山区团委副书记尚婷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接。尚婷向实践团详细介绍了烈山区乡村振兴、红色文化等相关产业,协助确定三下乡实践行程及调研地点。
(图为活动对接现场)
随后,实践团成员在烈山镇榴园村内的“四眼井”红色教育基地参观了“干群同心、凿石取水”的文字和图片记录,了解了解放初期,村党组织为解决村民吃水难这个问题,带领村民挖出深40多米、直径1.8米的水井的感人事迹。这一事迹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心系群众、顽强拼搏的精神,也让队员们联想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感受到革命先辈们心系群众、顽强拼搏、攻坚克难的精神风范。
(图为在榴园村党群服务中心前合影)
实践基地注活力,英雄故里忆先辈
8月8日上午,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刘晴晴的带领下前往烈山区宋瞳镇人民政府,与宋疃镇团委书记任佩瑶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书,并举行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深入扎根于宋疃镇这片热土,充分发挥院校专业优势,致力于打造乡村旅游样板品牌,为烈山区乡村振兴发展大局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图为授牌仪式现场)
下午,实践团前往烈山区宋瞳镇淮海战役后方医院旧址进行参观学习。在参观淮海战役后方医院旧址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们通过讲解员的介绍,了解到抗战时期的历史背景、革命先烈的事迹以及革命先辈为了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成员们不仅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烈们的坚定信仰、顽强拼搏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还切身体验了红色文化精神带来的感染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们参观淮海战役后方医院旧址)
红色草庙学历史,赵氏家风扬文化
实践团来到烈山区古饶镇草庙村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开展学习活动。草庙村村委会主任赵先强向实践团介绍了草庙村与华东野战军的渊源。在参观旧址时,成员们阅读了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淮北日志的部分内容,这些日志记录了华东野战军每天的重要决策、行动和为胜利而努力奋斗的精神,让成员们仿佛目睹了野战军在战场上英勇作战的场景与勇敢、不畏艰难、敢于担当的精神力量。
(图为赵先强为实践团成员讲解淮海战役历史)
实践团还参观了赵氏家族的家谱馆。从讲解员口中得知家训和家规是家庭的核心价值,家风则是族人恪守这些价值的精神文化。在参观过程中,成员们对赵氏祠堂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以及文化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这次参观,成员们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家族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同感。
(图为赵文静为队员讲解赵氏优良家风)
(图为实践团参观赵氏宗祠)
通过此次活动,实践团成员们不仅增进了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了解,也对社会主义事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安信工“寻访红色踪迹,传承红色精神”实践团将会继续深入挖掘和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精神,通过实地考察、学习和体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到红色精神的力量,同时实践团也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用所学知识和能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