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学校动态 学校首页>新闻公告>学校动态>详情页
【建校二十周年庆】铸魂育人守初心 立德树人担使命——专访机械工程学院辅导员孙奇慧
党委宣传部 2023/06/11

本网讯 2016年夏天,怀揣着新鲜、好奇和踌躇满志,刚刚研究生毕业的孙奇慧老师第一次来到位于芜湖县的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新芜校区,那正是学校部分搬迁至新芜校区的第一年。“富有现代感的图书馆与周边大片的荒坡形成了鲜明对比,偌大的办公室只有3个辅导员”。在那样的环境下,她与14级学生共同度过夏季小学期,顶着骄阳在素质拓展基地和新同事们完成团建,构成了与安信工相识的最初的一幅图景。回忆起往事,她感慨地说:“初入职场,幸得领导和同事们的指导、支持,让我较为顺利的接手工作,这种关怀也在辅导员队伍的发展中一直传承和延续着。”

在她看来,辅导员主要承担的是三个角色,一是“大管家”的角色,穿针引线,完成琐碎繁杂的日常管理工作,关照学生的方方面面;二是“知心朋友”的角色,深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心”;三是“导师”的角色,从学生的角度为他们出谋划策、答疑解惑,指导学生们成长成才,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实”。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孙奇慧的教育格言在学生最需要她的时候,她总能及时陪伴左右,为他们答疑解惑,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必要的帮助。每周至少看一遍课堂,每个学期初、中、末至少走两遍宿舍,与每个寝室和所有学生都能有一次长谈是她的坚持,她从学生的学习、生活、朋友圈动态中的细节发现问题,让及时的教育入心入脑。


个人生活照.jpg

(孙奇慧老师)

对待后进生、贫困学子、陷入心理危机的学生,她都能一视同仁,并且给予更大的关怀。她设置了四级防护网寝室、班干、辅导员、家长四级联动,不落下任何一个学生。有一位因病休学结束转到孙老师班的学生,长期与病痛斗争的他意志消磨殆尽,时常萌生退学的想法她明白这个学生十分矛盾的内心,不断宽慰和指导他以平常心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切困难撰写毕业设计阶段该名学生倍感煎熬于是在朋友圈里发布了一条消极言论。而已经对他设置了特别关注的孙老师第一时间发现了来自他的“求救信号”,便立刻赶到寝室来到他的身边,并主动和他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建立紧密沟通,及时掌握论文进展情况和心理动态,用自己的关爱为他克服“毕业综合症”注入一剂慰藉心灵的良药。终于学生顺利地完成了他的大学梦。“孙姐是我最要感激的人,她对我的关心胜过了所有的老师,也让我常怀感恩。来自学生的反馈,也让孙奇慧深感欣慰。

考虑到新生可能存在因暂时的目标缺失而陷入迷茫和颓废的情况,孙老师便为大家划定了一学期的立规期和职业理想初探期,然后指导同学们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帮助大家认识自己,认识行业,认识肩负的责任,正视内心真实的向往,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规划方案,让同学们逐级设置“跳一跳就能摘到的苹果”。针对不同类型的选择,她通过主题班会、谈心谈话等形式强化过程干预,及时提醒和帮助学生调整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指导他们制定并落实分阶段目标管理。她以“引路人”的角色,让学生从第二课堂中找到不断前进的动力与乐趣,将学生的基础素质、技能素养与职业能力培养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紧密结合,帮助学生在不断完成阶段性目标中实现人生理想。


IMG_6398(20220513-085554).JPG

(孙奇慧为学生做讲座)

时代在前行,学生群体的状况也在变化。站在学生工作的最前沿,她深刻感到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个人能力与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从14级到18级再到22级,工作经验虽然可以让自己面对各种问题时相对沉稳,但教育的方式方法却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动、顺势而变,仅凭经验有时候并不能起到教育实效。”因此她不断给自己充电,一方面是加强对学生工作的研究能力,掌握学生特征和产生问题的根源,找寻破解难题的方法;另一方面是提高个人的心理韧性。“应对各方面挑战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还需要善于寻求资源和外部力量助力成功。”压力总是伴随着动力,在应对一切困难、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支撑她在彷徨、疲惫时依然能坚守下去的,依然是教育者立德树人的如磐初心。

从初入职场的懵懂新人,到同学们口中亦师亦友的“大姐姐”,七年来,孙奇慧伴随着安信工一起成长,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深刻地体会到这所大学也在不断地自我革新:“师生人数越来越多,建筑面积越来越大,设施越来越齐全,设备越来越先进,办学成果越来越丰硕,身为信工人自豪在心,但也责任在肩。”

“学校正在发展的快车道上,希望自己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围绕学校发展目标,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采访最后,她动情地说到。

文:咸友健 图:本人提供 审核:赵靓 发布:咸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