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2020年3月,正是新冠疫情最危急的时刻,居家、隔离……神州大地处处静默。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学校开始了线上教学。停课不停学,这本是便利学子们的举措,却愁坏了年逾古稀的老教授陈永煌。作为全校教学第一线年纪最长的教师,他线下教学经验丰富,但对于线上教学这个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相较青年教师有差距。一想到学生们的学业可能被耽误,他就心急如焚。
于是,老教授当起了不耻下问的好学生——通过向青年教师学习、寻求家人帮助,经过多方努力,逐步摸索,不断试错,反复尝试,他终于适应了新的授课方式。他不但学会了课前在QQ群学生发布学习任务、在FIF平台上传教学视频、利用腾讯会议直播进行新的教学内容的讲解和答疑,还能够在学生看不清老师鼠标勾画知识点的位置时,与其他老师分享自己的解决办法。
(陈永煌老师的“网红”照)
面对着冷冰冰的电脑屏幕,他将一个个知识点娓娓道来,屏幕那头,是同学们求知若渴的目光。疫情阻挡了师生间的空间距离,但没能阻挡他的教学魅力。许多同学笑言:“老教授变成了新网红。”
在二十多年的执教生涯中,陈永煌对待教学工作始终不忘初心。学生们说,上他的课,玩手机绝对一件风险系数很高的事情。“上课玩手机,第一次发现,自己写检讨,才能取回。第二次发现,就要请家长出面了”。
除了在课堂上一丝不苟,他还经常牺牲休息时间为差生补课,在晚自习的教室里,经常能够看到他的身影,俯身在学生中间,为学生讲解习题。“对于学生而言,现在是学习的最好时机,我们多督促一点,多指导一点,对孩子们的成长就是一大步”。
虽然严厉,但他的用心良苦同学们也都记在了心里,“走在路上,学生们都主动和我打招呼。虽然学生课堂上一时可能觉得受不了,但他们毕竟还是清楚,什么样的老师才是真正对他们负责。
(课堂上的陈永煌)
在助力青年教师的成长上,他也毫无保留,全心引导。“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成长不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学校,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党所交付的‘立德树人’事业”。
从科大讯飞参与并主导办学开始,陈永煌亲历了学院新校区建设、转设更名等所有重大历史变革。他回忆起在2012年时自己与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面对面交流的场景,“他们提出的“产业工程师、创业企业家的摇篮”的办学愿景,在那时看,简直是不敢想象的。”
十一年来,他与安信工同呼吸、共命运,亲眼见证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成效,他由衷地感慨:“当年科大讯飞给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多么的富有远见。”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思路指导下,加上学校领导团队坚定不移的改革创新,灵活的体制机制,引入企业化的管理工具,学校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诸多引人注目的成就。“教学改革、学科竞赛、专利发明,亮点很多,确实让人振奋,为之欣喜”。
通过陈永煌老师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坚韧与担当,他用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贡献力量,诠释了什么是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二十年栉风沐雨,正是有着许许多多像他一样的教师们的坚守和付出,才有了今天的安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