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学校动态 学校首页>新闻公告>学校动态>详情页
管理工程学院教师代表参加第58 • 59 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管理工程学院 2023/04/12

本网讯 4月8至10日,以“校地聚合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58 • 59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本届高博会是首次两届联合举办,主体活动由高新装备展览展示、高水平会议论坛、信息化及高端成果发布三大板块组成。管理工程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卢晓莉、国贸教研室副主任周文君和工商管理教研室副主任钱玉霞三位参加了此次高博会。


图片7.png

(图为参会教师在高博会现场合影)


参会期间,三位教师参观了信息化及智慧教育类展览展示专区,认真观看与学院专业及实验室建设有关的各种最新的教学软件演示,全面了解新产品和高新教育信息化技术及应用情况,也从现场带回来很多智慧教学产品解决方案。并且参加了高水平专家论坛,分别是新文科理论与实践论坛、ChatGPT助推教育数字化论坛、数字赋能教师教育发展论坛。


图片2.png

(图为教师参加展览及部分教学产品方案)


在“新文科理论与论坛”中,厦门大学邬大光教授提出了关于文科中“新”与“旧”,他提出新文科要符合数字化趋势,在文科研究范式上要改变,要扎根大地搞研究;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山东大学樊丽明教授指出新文科要在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上下功夫,建立资源配置、协同共建、能力提升、考核评价和质量保障5个微观机制。来自上海海事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专家分享了自己本校的主要做法。


图片8.png

(图为新文科建设理论与实践论坛现场)


在“ChatGPT助推教育数字化论坛”中,武汉理工大学强调技术赋能的“师-机-生”三元结构推动教育要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能力为重,价值为先”,但与此同时也要认识到四个“不变”,即教育的根本目标不变、师生的情感沟通不变、学生内部学习动机不变、“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改革”不变 ;华东师范大学提出高意识的学习是AIGC赋能的教育范式的创变,高意识学习包括7个核心要素,要促进学生的生成性学习,提出了教育要从知识本位走向技能本位,智慧教育的核心要素是思维技能。随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专家提出数字化是大势所趋,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推动数字化转型,要重新构建以技术平台和环境的搭建为基础、以教育教学模式的改变为核心、以教师能力及创新意识为关键、以学习者为中心用技术为教育赋能的智慧教育体系。 


图片9.png

(图为北大汪琼教授作主旨报告)


在“数字赋能教师教育发展论坛”中,科大讯飞的高教人才培养业务总裁胡江院分享了科大讯飞在数字化赋能教学方面的最新进展,提出了通过数字化赋能教育“人、课、场”,驱动人才模式的创新;浙江师范大学周跃良教师分享了该校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教师能力重构上所做的努力,提出了教师能力结构的“双核洋葱模型”,该模型中包括四个核心能力,分别是有效德育能力、课程教学能力、自我成长能力、人机协同能力;西南大学杨挺教授提出了“人工智能+教师教育”融合发展新路径。 


图片1(1).png

(图为浙师大周跃良教授作主旨报告)


本届高博会上来自全国各个领域的专家带来了很多最新的理论、观点及实践做法,很好地发挥了它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参会教师听后觉得受益良多。本次参会不仅增长了教师的视野,了解并学习到高教前沿动态和最新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新文科建设工作提供了一些新视角、新思路。


文:卢晓莉 图:卢晓莉 审核:曹长芳 发布:孙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