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2018年8月,我院共有三组老师参加了由外研社在北京、天津、成都由外举办的暑期教师研修会,其中陈蕾老师参加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主办的“英汉对比理论与实践”研修班,张银银、陈娜、杨金月三位教师参加了2018年全国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祁亚伟、宋志俊、高丽平、胡叶婷三位教师参加了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测评中心主办的全国高等学校英语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系列研修班,其中胡叶婷老师还受邀担任研修期间的全国“教学之星”大赛复赛评委工作。通过此次研修,各位参会教师都感到受益匪浅。
陈蕾老师在现场聆听了专家汇报: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文斌教授通过对英汉语言在词语、句子和语篇层面上的差异的研习,共同探讨了英汉语言的特质、两种语言的差异对外语教学和翻译的启示以及如何进行英汉对比研究。通过学习,陈蕾老师对汉英语言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她未来的翻译研究、语言教学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图为陈蕾老师参加“英汉对比理论与实践”研修班)
陈娜、张银银、杨金月三位教师在天津站观摩了全国高校优秀教师“教学之星”复赛。 复赛开始之前,三位老师聆听了专家关于语言测评的报告,了解了当代语言发展的趋势、语言测评的机制、测评体系评价等相关内容。报告结束后,现场参会教师分别进入7个分会场观摩“教学之星”复赛。在此次比赛观摩过程中,我校三位教师受益匪浅,特别是对于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评价有了新的认识:第一,教学设计要明确目标,符合学情;要根据本校各专业不同特质的学生进行具体规划,因材施教;第二,教学内容要基于任务进行设计,任务服务于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课堂任务不仅要来源于书本教材,语言的学习还在于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侧重运用,因此任务设计还应当聚焦真实情景中的英语沟通能力,体现学生语言运用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关注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协同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第三,任务设计中还要考虑学生评价,评价维度与标准要清晰,有助于学生明确任务的要求,也有助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三位教师一致认为只有通过类似这样的学习才能有助于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图为成都分赛场教学之星大赛会场)
祁亚伟、宋志俊、高丽平、胡叶婷四位教师前往成都观摩了全国高校优秀教师“教学之星”复赛观摩之前仔细聆听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王文斌做了题为“外语人才培养,教育能力为基”的报告,其间胡叶婷老师还受大会委托担任成都赛区的评委工作。据悉,成都赛区共有来自全国40余所学校参加了本场比赛,复赛采用现场“说课+授课”形式,展现产出任务设计方案,并呈现实际课堂教学流程。
(图为胡叶婷老师担任“教学之星”大赛的评委工作)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一直以来鼓励教师尝试教学改革,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优化教学。通过暑期的研修,参会教师纷纷表示获益良多,都认为本次研修能为自己今后的课堂设计和教学能力的提升带来了很多的启发,并表示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参加更多此类研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