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四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电子类国赛于6日10日圆满落幕。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的学子们在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林钟毓同学在EDA赛道上荣获国家三等奖,桂思思同学获得优秀奖。作为我国IT行业最具影响力的赛事之一,蓝桥杯自1997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十四届。本次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学子参加,共有超过十万名选手报名参赛。经过层层选拔,最终近万名选手成功晋级复赛。在复赛阶段,选手通过实操,检测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激烈比拼,最终数百名选手脱颖而出,晋级全国总决赛。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一直非常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验资源和实践机会,还积极开展各类科技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创新实践热情,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在本次蓝桥杯比赛中,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学子再次展示了学院教育成果,为学校赢得了荣誉。本次比赛,选手充分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实践能力。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将继续再接再厉,在蓝桥杯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展现安徽信息




6月2日-6月4日,由教育部、商务部、无锡市人民政府主办,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承办,江苏万维艾斯网络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及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南京)软件谷—万维艾斯—中兴通讯—尽微致广—东软集团东部区域赛决赛在南京软件谷云密城落下帷幕,我校奈尔若智能团队参赛项目荣获东部赛区创业实践类一等奖,同时晋级全国总决赛。(图为奈尔若智能参赛团队部分成员)本届大赛紧贴服务外包、创新创业主题,以应用为导向,加强产学互动,搭建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能力展示平台。大赛设置企业命题类、创业实践类,经过前期的严格选拔,最终在区域赛决赛舞台(包括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安徽、香港、澳门、台湾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共有 213 支队伍参加答辩,其中 A 类作品团队 168 支,B 类作品团队 45 支, 其中包括南京大学、江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实力院校。(图为颁奖嘉宾为我校获奖学子颁奖)本次比赛我校由管理工程学院组织,竞赛




6月9日-6月10日,由教育部、商务部、无锡市人民政府主办,无锡学院承办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创业实践类“创响无锡”赛道复赛在无锡学院落下帷幕。我校POWER小分队、精益工艺两支团队的参赛项目在复赛中喜获佳绩,荣获两个国家级三等奖奖项。(图为获奖名单公告截图)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已经进入了第14个年头。在历届的参赛项目中,组委会发现有越来越多的项目成熟度很高,创新性突出,具备了良好的产业化基础。无锡是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在智能装备、物联网、芯片制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有着深厚的创新基础和产业底蕴。为此,第十四届大赛组委会在本届大赛中特别设立了一个新的赛道:“创响无锡”赛道,为具备产业化条件的创新项目提供一个产业化和投融资的通道,帮助优秀的创业团队和师生共创的项目加快成长,加速产业化,为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创新提供新动能。本次“创响无锡”赛道共吸引了186所院校的536支队伍报名,最终进入复赛的有202支队伍支队伍,其中不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




本网讯 挑战青春,科创未来。6月11日下午,由共青团安徽省委员会、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和安徽省学生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第十届“挑战杯·华安证券”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安徽理工大学落下帷幕。学校有8支队伍进入决赛,表现优异,荣获大赛金奖1项,银奖7项,铜奖4项,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图为学校金奖获得团队,左十三)+(图为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左六)据悉,第十届“挑战杯”赛事启动以来,全省98所高校提交作品867件,参与高校数、申报作品数均创历届最高。867件作品经过组委会办公室初审和专家评审委员会的复审,目前有来自85所高校(本科高校45所,职业院校40所)的299件作品入围到本次决赛。决赛采用“路演+答辩”方式进行,现场由产业专家、创业导师、风投机构负责人等组成的现场评审专家组,从创新水平、市场前景、现场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打分。经比赛角逐,管理工程学院贾彬彬团队的作品《铜银协力——高效纳米铜-银双离子抗菌抗病毒滤层材料》斩获金奖,其余7支参赛团队作




6月3日至4日,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主办、浙江理工大学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综合能力竞赛本科组第五赛区成功在浙江理工大学举办。本次大赛共有来自浙江、江苏、上海、安徽、福建等地高校的369支队伍参赛,其中晋级线下“HR实务设计”环节共有86支参赛队伍。前期,经过校赛、HR大数据分析等多轮角逐,我校选出一支队伍参加本次区域赛并获得一等奖。(图为本次比赛团队合影)本次大赛分为“HR大数据分析”和“HR实务设计”两个环节。在线上的“HR大数据分析”环节,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参赛队伍对所给案例进行挖掘、获取、处理数据并构建模型,通过数据模型对人力资源管理离职风险、人才发展等工作进行诊断性分析并撰写成大数据分析报告。在线下的“HR实务设计”汇报环节,各参赛队伍根据生成的HR大数据分析报告,运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对人力资源选、育、用、留相关实务进行设计并对其内容进行现场答辩阐述。我校学子依靠扎实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知识,通过数据模型的构建,从多角度深入分析汇报了所给案例中存在的人力




由全球华人营销联盟(GCMF)、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等主办的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中图科信杯”品牌策划竞赛暨(新加坡)全球品牌策划大赛全国总决赛圆满落幕。我校学子在本次比赛中经过激烈的竞争取得优异的成绩,经过知识赛、校赛、省赛/全国预选赛、全国总决赛等多轮角逐,共有5支队伍入围全国总决赛,获得全国总决赛国赛一等奖1项,国赛二等奖2项,国赛三等奖2项,同时我校荣获“最佳院校组织奖”称号。(图为获奖名单)本次大赛自2022年12月份启动以来,得到了学校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度支持,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各参赛队伍积极备赛,学习品牌知识、调研企业文化、思索品牌定位、制定品牌传播活动,设计品牌策划方案,多次进行线上模拟答辩,屡次完善作品展示形式,不断提升团队竞争力,最终斩获佳绩。本次比赛历时一天,比赛时采取陈述视频展示和线上实时答辩结合的方式,比赛期间参赛选手严格按照比赛要求,遵守比赛规则,团队成员相互协作,互相配合,充分展示了参赛选手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他们的灵活应变能力




近期,2023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安徽省级赛评审结果已揭晓。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参赛作品59件,获奖56件作品,获奖率高达95%。其中一等奖11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0项、优胜奖12项,获奖质量名列全省前三,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程云老师被授予“优秀赛务工作者”的称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是高校面向本科生最早的赛事之一,也是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榜单赛事之一。大赛的目的是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服务。自2008年开赛至今已连续举办15届,一直由教育部高校与计算机相关教指委或独立或联合主办。(图为各本科高校获奖统计图)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名列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榜单和安徽省大学生学科竞赛B类赛事列表。大赛涉及软件应用与开发、物联网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媒动漫与短片、信息可视化设计、计算机音乐等11个领域。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非常重视此次比赛,鼓励在校学生积极参加,通过宣讲会帮助学生了解赛事,本着公平、公正




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经济与管理学科组和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主办、铜陵学院承办、杭州贝腾科技有限公司支持的2023年第十届“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安徽省选拔赛圆满落幕。应赛方要求,本次比赛采取网络竞赛方式,比赛全程实时监控,所有参赛选手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历时五个小时,同学们相互配合,灵活操作,顺利完成此项比赛!此次安徽省选拔赛共有30所高校,125支队伍,这是我校第二次组织学生共派出六支队伍代表参加比赛,在这次比赛中,同学们的成绩有了质的飞跃,在数量和奖项级别上都有了突破。其中参与综合模拟竞赛的三支队伍中,有两支队伍获得三等奖。参与营销赛项的三支队伍全部获奖,其中一支队伍以小组第一,遥遥领先的成绩强势获得一等奖,顺利获得晋级国赛的资格,另两支队伍获得二等奖,学生们以优异的成绩为学校争光!(图为获奖名单)比赛筹备期间定期举行线上线下的训练,备赛过程中得到了管理工程学院老师的大力支持,为参赛选手提供了必要的场地和硬件设施,并积极地指导参赛选手,确保了比赛圆满成功!本次选




本网讯 4月23日,第十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以下简称“大唐杯”比赛)安徽赛区比赛成绩揭晓,我校共计56支队伍参赛,获得省一等奖13组(晋级国赛),省二等奖19组,省三等奖13组,获奖率80%,获奖质量及数量均位居安徽省参赛高校之首。(图为比赛现场)“大唐杯”比赛是由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与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主办,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教委北京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群共同组织承办的全国性创新实践型的竞赛,也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学会“全国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内排名最前的信息通信类专业竞赛。本届大赛安徽省共有13所本科高校的近440支队伍参加,最终有35支队伍进入国赛。(图为公布的我校13支晋级国赛队伍名单)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科竞赛已经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在备赛的过程中,广泛动员,同时组织精干力量培训、指导学生,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为目的,依托学院双师的技术底蕴,实现了竞赛从理论培训、实操模拟到工程实




3月18日,我校两支队伍在指导教师周文君、高晴、徐清清和吕轶群的带领下,在“安徽技术杯”第五届安徽省大学生国际商务模拟谈判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获省一等奖和二等奖,实现历史性突破。(图为指导教师与参赛学生合影)安徽省大学生国际商务模拟谈判大赛不仅巩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进一步认知,更是培养和发掘视野开阔、知识丰富、思辨能力强、善于竞争合作与共赢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管理工程学院积极宣传,鼓励学生报名参赛,根据商务谈判比赛整体方案要求,资格赛包括案例分析和正式谈判两部分,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满怀热情,踊跃报名参加选拔赛,共计132名同学,22支队伍参与,经过激烈比拼后,最终排名前12名同学组成两组晋级省赛。(图为资格赛现场)复赛队伍将比赛过程用视频方式发送给组委会,组委会在全省范围内,挑选出32支队伍进入省赛决赛。在32支队伍中包括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高校,我校两支代表队以丰富的专业知识、流利的口才双双晋级,最终在上周举办的决赛中脱颖而出,取得优异




3月15日、16日、17日,由国家邮政局,国家邮政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国快递协会、中国邮政快递报社以及多个知名组织联合举办的第七届全国“互联网+”快递业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通过线上(各位参赛选手线上汇报与答辩)加线下(专家评委在北京,合肥等线下会场)相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从3200余名参赛选手、来自全国27个省(区、市)的102个单位和社会组织报送的759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参赛团队来自于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多所双一流高校以及企业的团队。(图为总决赛宣传图)我校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的方强龙、王书生、马孟可、王雅丽等同学在吴锦华、冷自永、汪怡老师的指导下一路披荆斩棘,最终取得了本届赛事全国金奖、银奖以及本次大赛学生组唯一一个最受关注奖的好成绩。(图为获奖截图)(图为成员讨论方案)本次的顺利参赛充分体现我校对于国家邮政局等颁布的工业互联网+快递业主题政策的重视与积极响应,学院也将持续深入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




本网讯 3月19日,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社部、中国科协、北京市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在北京理工大学落下帷幕。学校张继东、随小莉、何东伟、柴知章4位老师指导,由机械工程学院陈龙飞、刘祖悦、黄浦倩文、曹娟娟、陈扬、刘士环(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董玉飞(艺术设计学院)、陈为涛、孙洪旭、秦苗苗(管理工程学院)、吴庆龙等12位同学主要参与的创业项目《点刹成金——汽车制动领域出谋划策的引领者》,在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赛道脱颖而出,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金奖。全国共有154个项目获此殊荣,安徽省仅有我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合肥工业大学获得金奖。这也是我校获得“挑战杯”系列全国比赛三项国家铜奖后实现的新的突破。(图为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窦贤琨为我校项目“点赞”) (图为颁奖典礼现场,右四为陈龙飞同学)(图为获奖团队合影) 在备赛期间,项目团队在学校组织下积极做好赛事训练,学校领导老师多次指导赛事、听取汇报、加油鼓劲。机械工程学院高度重视




2023年2月27日、28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圳华龙迅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芜湖市人民政府以及多个知名企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工业数字孪生大赛暨第四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专业赛总决赛在芜湖市悦圆方酒店顺利举行。我校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的方强龙、张国澳、支飞扬、周竹阳四位同学在高旭、吴锦华两位老师的指导下一路披荆斩棘,最终取得了本届赛事算法赛道全国二等奖(算法赛总排名第二)的好成绩,赢得赛事奖金5万元整。(图为颁奖典礼的获奖现场)本次大赛中,在比赛的准备阶段,参赛团队充分的进行了公司和市场的走访调研,前往安徽海行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观摩学习,了解本次大赛赛题汽车制造工艺的详细流程。在充分了解汽车制造工艺流程的具体情况后,参赛团队结合本次大赛推出的汽车制造行业车身喷涂工艺的主题,开发仿真分析模型,构建数字孪生解决方案;学生团队在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利用二十多天的时间,对给出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反复推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