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12月11日下午,教育质量与评估办公室携手教师能力发展中心组织教学名师示范课专题讲座。特邀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主持系主任邵振奇教授现身安信工课堂,为大家亲身示范一堂优秀的教学示范课。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主任袁立庠及近两年入职新教师160余人参与讲座,讲座由教务处副处长程玉林主持。讲座伊始,程玉林向青年教师介绍了学校教学工作整体情况。教学工作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近些年,随着青年教师的持续加入,教师队伍逐步稳固,学校的教学工作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发展,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增强教师良好的教学体验感和学生学习收获感是学校教师教学发展的重要命题。为此学校将加大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邀请系列教学名师开展示范课程教学活动,让优秀名师现身安信工讲坛,为我们广大教师示范授课,携手青年教师共同提升教学能力,促成大家早日成长为安信工的教学名师而不懈努力。 (程玉林主持讲座活动)邵振奇教授以《课堂教学的术、法、




本网讯 为拓展学生视野,锻炼经营管理思维,丰富实战经验,管理工程学院于11月20日下午14时在博行楼E302举办了“站在COO视角,看企业经营管理实战”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特别邀请了历任科大讯飞集团执行总裁助理单思宇担任主讲嘉宾,由管理工程学院院长刘冰主持。(图为讲座现场)讲座伊始,单思宇以幽默风趣的方式进行自我介绍,迅速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随后,他围绕“特定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战”“企业管理体系——项目化运作管理”“企业管理体系——战略规划到执行”以及“企业管理体系——市场、客户及线索”四大主题展开深入讲解。在讲解过程中,单思宇运用大量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实际案例,将晦涩的企业管理知识生动呈现,使现场氛围轻松活跃,同学们听讲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图为单思宇讲话)(图为学生问答)讲座尾声,刘冰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他对单思宇先生的到来表达了热烈欢迎与诚挚谢意,并寄语同学们,希望大家能以此次讲座为契机,加深对本专业的理解与认知,努力成长为有能力、有才干、有想法的新时代青年。刘冰还提到,学院将




为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的论文写作能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根据学院2024年教师科研培训计划,学院负责组织开展关于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方面的培训。11月15日上午,学院在博雅楼N502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学术论文如何选题?》的专题讲座。邀请的主讲嘉宾是南阳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编辑部主任徐大超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胡安全主持本次讲座,全体思政课教师及学校部分人文社科类专任教师聆听了讲座。 (图为徐大超教授讲座现场)徐大超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编辑经验,分别从“什么是不好的选题”“什么样的选题是好的选题”“如何找好的选题”“关于选题的另一种观点”“与编辑相关的工作”等五大方面详细阐述了学术论文选题的原则和方法。首先,徐大超教授强调了学术论文选题在整个学术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性。他指出,一个好的选题不仅能够体现研究者的学术敏锐性,更是决定了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创新性、学术价值以及社会意义。其次,在谈到如何发现好的选题时,徐大超教授还分享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如在选题原则上坚




为了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素养,2024年9月19日下午2:00在A3博学楼W301教室,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邀请安徽工程大学翻译硕士教育中心主任张凤梅教授一行做了“人工智能时代的翻译学习与译者素养”主题讲座。讲座由教学副院长孙立主持,英语专业2022级全体同学参加了此次讲座。首先,孙立向同学们隆重介绍张凤梅教授、王钰博士以及现在安徽工程大学攻读翻译硕士我校2019级英语专业毕业生鲁云凤一行。(图为孙立主持讲座)讲座伊始,张凤梅教授向同学们提出“人工智能时代,机器翻译随处可见,我们还需要学翻译吗?”这一问题开启了本次精彩纷呈的讲座。张教授指出,机器翻译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高层级的翻译应该是“语义对应”,她融入一些著名翻译家的理论,向同学们深刻地阐述了翻译的内涵。通过介绍现在热映的电影片名和同学们耳熟能详的英文著作书名英译,她向同学们展示了英汉翻译的魅力,同时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向同学们展示了翻译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具有创造性、灵活性、实践性,译者既需要有严谨的态度




为了提高计算机(大数据)学院软件工程重点学科建设的水平,增强教师的科研能力,同时增进教师们对各类纵向课题申报工作的了解,提升青年教师纵向课题申报书撰写的能力,同时也为两校计算机方向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7月8日下午,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在校科技处的协助下,邀请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系副主任刘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和系教工党支部书记李春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一行四人来校,向全院青年老师面对面做了一次关于“省自科基金申报实战经验”的交流分享会议。会议由学院科研秘书何灏主持,全体教师参会。 (图为科研秘书何灏介绍会议嘉宾)会议伊始,由李春华副教授围绕青年教师个人发展,详细阐述了教师对于教学、科研及个人终身学习上应当如何做选择,针对老师们关注的问题、科研方向的选择、科研道路上的痛点难点予以支招解答,并从高级别科研课题的类型、理论与政策、方法与技术给老师们做了生动而精彩的报告,通过课题的“创新性、重要性、可行性”举例描述如何选题、选题名称中应注意的问题。(图为李春华副教授作报告)




本网讯 7月5日上午,管理工程学院在A5E401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漫谈科研意识和文科科研课题(项目)申报的有关问题》的培训讲座,旨在提高教师们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为推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次讲座邀请的主讲嘉宾是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陈昌来,他是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管理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刘冰主持本次讲座,学院全体专任教师聆听了讲座内容。(图为刘冰主持发言)陈昌来教授首先从科研意识的重要性入手,指出科研意识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他表示,科研意识不仅仅是对科学研究的认识和理解,更是一种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和对科学方法的运用。他强调,科研工作者要具备创新意识、求真务实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才能在科研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图为阮成武开讲中)接下来,陈昌来教授详细解读了文科科研课题(项目)申报的有关问题。他表示,申报科研项目是科研工作者展示自己研究成果和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获取科研经费支持的关键。因此,




本网讯 6月14日下午,学校邀请德国开罗大学联合创始人、柏林科技与经济应用科学大学原副校长Katrin Hinz教授来校参加第六期穷理沙龙,并作《德国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人才培养》主题交流。校长吴敏,副校长孙辉,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糜澜,教务处副处长程玉林,艺术设计学院执行院长袁立庠,副院长周建、骆琼、钱琳、学院全体教师参加沙龙。(沙龙现场)(孙辉主持沙龙)Katrin Hinz教授自1981年获得柏林白湖艺术学院建筑学学位后,先后担任过建筑师、舞台设计师、展览设计师和传播设计师。1987年开始,她先后在广告与设计学院、柏林工程经济大学担任教职。尤其是1994年至2022年,她担任柏林科技与经济应用科学大学教授期间,创立了多个学位课程,并担任院长和副校长。2008年以来,她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事务,不仅在欧洲多所大学任教,还在设计工作室“use Identity Design Network”工作,是柏林国际设计中心的成员。其多元的职业经历、丰富的国际教育教学经验积累,为她多年来跨学科




本网讯 为了提升2022、2023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激发专业知识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职业规划意识。5月24日下午,管理工程学院邀请安徽师范大学朱立冬副教授、杨康副教授来校开展两场专题讲座,讲座主题分别是“客户沟通与客户拜访技巧”、“供应链管理理论与实践”。(图为朱立冬老师讲座现场)朱立冬副教授围绕“客户沟通与客户拜访技巧”这一主题,为同学们深入剖析在商务活动中如何以营销理念做销售、进行客户的拜访与追踪、有效的沟通技巧、以及如何赢得客户信任等关键问题。重点讲解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客户沟通的重要性与技巧。他阐述了在商务活动中,有效的客户沟通对于建立信任、促进合作、提升业绩的重要作用,并分享一系列实用的沟通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与客户沟通交流。二是客户拜访的准备工作与实战策略。他详细介绍在客户拜访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客户信息、制定拜访计划、准备相关资料等,并分享他在客户拜访中的实战经验和策略,帮助大家更加高效地完成客户拜访任务。三是客户关系的维护与拓展。他讲述了如何通过优质的




本网讯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普及,越来越多的网络诈骗事件也随之出现,诈骗分子通常会以大学生心思单纯、防范意识不佳为突破口用各种手段骗取学生钱财,为提高同学们的反诈意识,5月23日下午14时,管理工程学院在博行楼E202举办了一场主题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总体形势和防范措施”为主题的讲座。本次活动特邀芜湖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反电诈中心队长谢亮亮警官主讲,学院副院长于凤,2022级、2023级辅导员及200名同学参加此次讲座。(图为讲座现场)讲座伊始,由于凤致开幕词。她首先对谢亮亮警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强调了当前网络安全的严峻形势,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本次讲座学到实用的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图为于凤讲话)随后,谢亮亮警官以自身丰富的警务经验为基础,生动地介绍了国内外多起典型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包括裸聊、刷单、游戏代练等多种形式。他详细解析了这些骗局的操作手法及受害者常犯的错误,让学生们对这类诈骗案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外,谢警官还分享了一系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有效方法,如警惕不明来源的电话




为了寻找信工之根脉,从校企合作中汲取工业设计及产品设计的创新魂魄和活力之源,5月22日产品设计专业“前进的脚印,带你走近科大讯飞”的交流讲座在A1W301正式召开,会议特邀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总监、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人工智能分会秘书长诸臣开展讲座,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骆琼,产品设计专业负责人李广栋、产品设计专业教师及各年级学生参加,会议由李广栋主持。会议伊始,李广栋代表学院向特邀嘉宾的到来表示热列欢迎,并向大家详细介绍了特邀嘉宾诸臣,同学们聚精会神,对此次活动充满期待。(图为讲座现场) 接下来,诸臣就“前进的脚印,带你走近科大讯飞”开始经验分享,分享内容包括三个部分,首先诸总针对科大讯飞的产品线进行了讲述,包括翻译、转写和大模型三个板块,从产品线的介绍让同学们深刻了解到科大讯飞这所公司在改革开放后在国内、国际产生的巨大影响,获得的各项伟大成就。其次,针对Ai的背景下,2023年讯飞进行了一次深刻的转型,科大讯飞抓住了时代的特征,将Ai人工智能与产品深度融合,在教育




本网讯 5月21日,由校工会、教务处共同举办,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工会承办的2024年度“工会大讲堂”第二期主题讲座在博学楼W301教室举行。活动邀请了巢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卜洪漩,以“文质兼美,德才相融:关于课堂教学的一点思考”为题,帮助青年教师创新教学理念,优化教育方法。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工会主席陈巧巧担任主持。(图为讲座现场) 卜洪漩作为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先后获得了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二等奖全国第七名、安徽省第五届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第一名等成绩,具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她以“如何有效教授一门课程”为切入点开启了本次讲座,结合自己的参赛经验以及教学实践,鼓励青年教师们积极主动参加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学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研”,在融入课程思政的同时不断反思改进教学设计,带领学生共同打造“理想课堂”。(图为卜洪漩讲课)讲座结束后,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环节,也是教师




本网讯 为进一步推进落实学校新闻宣传及意识形态工作,提升全体党务工作者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和思想育人水平,根据第十期党务工作者培训班课程安排,5月17日下午,学校邀请国防大学博士生导师吴兵教授作新闻舆论和意识形态专题讲座。校党委书记陈永红,党委副书记宋小秋,在校党委委员,各职能部门分管负责人,各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及基层党务工作者、辅导员等150余人聆听讲座。(讲座现场)吴兵教授以古今中外抓好新闻舆论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名言典故导入,从新闻舆论工作在意识形态斗争中的特点、互联网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意识形态斗争的若干表现和提升意识形态舆论引导能力等方面,结合自身的研究积累及丰富的工作经历,用生动的案例和翔实的资料深入分析了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正在发生的变革、面临的风险挑战及应对策略,深刻阐述了自媒体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吴兵教授作讲座)宋小秋在总结讲话时指出,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全体党务工作者要认真




本网讯 5月14日,由校工会举办,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工会承办的2024年度“工会大讲堂”第一期主题讲座在博学楼W301教室举行。活动邀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安徽省“张卫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大师、国营芜湖机械厂机械制造技术员、特级技师张卫以“竞技锻造才艺,实干收获梦想”为主题分享自己的故事。学校300多名师生参加了讲座。讲座由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工会主席陈巧巧主持,她详细介绍了本次主讲嘉宾信息,并希望在座师生认真聆听,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图为陈巧巧主持)张卫以“劳动、工匠精神与我的故事”为主要内容,讲述了他和他的团队艰苦奋斗、敢闯敢试、苦干实干的劳动故事;以自身的经历和成就,展示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为祖国国防事业无私奉献的劳动精神和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他鼓励学生要珍惜当下的校园学习生活,积极参加学科竞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戒骄戒躁、精益求精、勇攀高峰,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岗位的工作,都要干一行、爱一




为了提升设计思维能力、拓展专业知识面、明确对所学专业、未来工作的奋斗方向,5月10日艺术设计学院特邀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范圣玺教授、东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冯信群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翟勇教授三位行业专家来校开展学术专题讲座,讲座由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孙辉副校长主持,艺术设计学院执行院长袁立庠、副院长周建、钱琳、骆琼及师生代表四百余人参加现场学习。(图为孙辉发言现场)(图为讲座现场) 讲座第一部分由范圣玺教授为师生做题为《设计教育的创作力的培养》的主题讲解,旨在探讨设计教育的未来方向及设计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图为范圣玺教授讲座现场) 范圣玺表示,大数据时代的心智成长,从关注事物本身到在复杂中建立关系,因此,建立关系的能力应该成为设计的核心能力。他进一步提出“设计教育如何与时俱进”“变化的实质是什么”“对设计意味着什么”“我们需要做出什么改变”等问题。他认为,专业学位的培养要强调问题意识与创造性思维,在交叉跨界是必由之路的趋势下,要批判性看待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从跨界和深耕方面阐述水平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