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10日,由省教育厅主办的2024年安徽省大学生生物标本制作大赛决赛在淮南师范学院举行,共有全省44所高校的280件作品同场竞技。作为大赛“新势力”,艺术设计学院通过校赛评选共报送5个作品,获得三等奖1项。(图为大赛现场) 大赛共分为三个赛道:动物组、植物组和创意组。决赛分为两个阶段进行,评审专家根据各个团队展示作品的专业性、科学性、创新性和观赏性现场评分,参赛团队进行现场答辩,以两项综合得分产生最终评审结果。获奖作品《京韵植语》融入“火花”和“京剧脸谱”的非遗元素,以植物种子、叶片为材料媒介,以色彩、形态、质感设计为创作法则,经过组员耐心而深入细致的加工创作,形成一幅别致的艺术作品。(图为作品《非遗·云肩》)(图为我院获奖作品《京韵植语》)(图为会展作品) 通过参加此次大赛,锻炼了师生制作标本的实践技能,通过观摩兄弟院校优秀作品开阔了视野,促进了课程改革深入进行。赛后指导教师携学生对备赛、参赛的过程加以分析,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近日,芜湖市人社局公布了2023年度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评审认定结果,在紫云英创新创业学院的精心准备和支持下,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广场”再次通过芜湖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认定。根据《关于印发<芜湖市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施细则>的通知》(芜人社秘〔2021〕326号)文件要求,芜湖市人社部门每年都要对市级创业孵化载体进行严格的考核和认定。紫云英创新创业学院充分发挥创业资源丰富、管理体制灵活、创业氛围良好等优势,坚持对标运营、高标服务的原则,使“大学生创新创业广场”连续通过芜湖市创业孵化载体的考核认定,为我校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图为通知文件)学校历来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将其作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之一,全面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融入整体人才培养过程,打造了一批创新创业的优秀典型和代表。创业孵化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此次认定是对我校创新创业工作的肯定,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优化创业环境,提升服务水平,为更多创业者提供支持与帮助。



在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近日,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吴锦华、科研秘书何灏应邀前往湾沚区数据资源管理局进行考察交流。此次考察旨在深化校政合作,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在智慧城市治理中的应用与发展。数据资源管理局局长张跃带队接待,双方就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图为参观现场)考察的第一站是湾沚区数据资源管理局的大数据应用场景展示中心。在这里,吴锦华一行详细了解了湾沚区大数据应用的多个功能模块,包括城市管理、交通监控、公共安全等关键领域。管理局工作人员对每个模块的功能和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演示,展示了大数据技术在提升城市治理效率和居民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随后,湾沚区大数据中心主任沈启叶对湾沚区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治理活动方案进行了深入解读。沈主任详细介绍了湾沚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具体规划和实施步骤,包括智能交通系统、智慧医疗、智能教育等多个方面的应用案例。他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将极大地推动城市治理的现代化进程,提高城市管理的



【导语】在教育这片广袤的田野上,班级导师(班主任)如同辛勤的园丁,用爱心、耐心与智慧浇灌着每一颗幼苗,助力他们茁壮成长。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灵魂的工程师,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理解,引领着学生们在学习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探索未知、塑造自我。本文带您走进优秀班级导师(班主任)的内心世界,聆听他们关于教育、关于成长、关于爱的深刻见解。从班级管理的艺术到学生个性的培养,从学习生活的关怀到比赛运动的旅程,每一位班级导师(班主任)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教育的真谛与魅力。在这里,您将发现,每一个成功班级的背后,都凝聚着班级导师(班主任)无数的心血与汗水;每一次学生的进步与突破,都离不开他们悉心的指导与鼓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充满挑战与收获的旅程,感受那份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共同探索如何成为一位卓越的班级引领者,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一)以身作则,引领学生成长——宋卫卫老师作为一名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的班主任,我有幸见证了网络2201班学生们的成长与变化。在两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



本网讯 青春扬帆正当时,信工青年绘未来。为了深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发展。11月11日上午7时,由校学生处主办、管理工程学院承办的升国旗仪式暨“勇担当,践使命,争做时代追梦人”主题活动在学校体育场举行。各学院分管学工负责人、学工秘书、2024级辅导员以及2024级全体学生参加此次活动。活动由管理工程学院副院长于凤主持。 (图为于凤主持)(图为升国旗仪式)听!国旗护卫队嘹亮的口号声如同号角般响起,他们迈着坚定的步伐前进,伴随着激昂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恰似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升国旗仪式结束后,校督导蒋庆洋教授以《勇担当,践使命,争做时代追梦人》为题讲授11月的思政第一课。他提出“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是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时代,更是青年一代大有可为, 也必将大有作为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不仅要心怀梦想,更要勇于担当,积极践行自己的使命,努力成为新时代的追梦人”。随后他分别从“勇担当,是时代



11月6日,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及省、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开发岗位资源,我校与芜湖湖南商会联合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生面对面交流活动,也是学校探索更好促进精准就业系列举措。此次活动旨在搭建一个企业与学生直接沟通的桥梁,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同时为企业提供优秀的人才资源。 (交流活动现场)活动当天,芜湖湖南商会会长携商会多家知名企业代表齐聚我校,我校学生也对此次活动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纷纷到场主动与企业代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互动。通过活动,学生不仅详细了解了商会参会企业基本情况、用人标准和需求,还积极向企业展示个人发展规划和思考,得到了行业企业家们的积极回应,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部分学生与协会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学生踊跃发言)商会企业代表们也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表示高度认可。未来商会将持续开发更多优质岗位,吸引学生留皖、留芜就业



本网讯 为深化项目制课程与混合式课程的构建与优化,全面回顾并提炼课程建设精髓,管理工程学院于11月7日在博行楼一楼展厅举行了项目制与混合式课程教学改革成果验收展览。此次活动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自有专任教师观摩学习,促进与各课程建设负责人的经验交流与借鉴。(图为成果展现场)(图为教师现场交流)此次线下展示,共计展出21门课程。其中,6门验收为优秀课程,15门验收为良好课程。活动现场,课程负责人围绕项目制与混合式教学的核心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交流分享。他们细致阐述了项目教学设计的逻辑框架、实施流程、考核评价机制以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反思,为听众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启示。同时,他们还从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教学平台搭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评价模式革新及教学成果多维度进行展示,详尽介绍了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执行策略,展现了学院在课程创新领域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果。项目制与混合式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学院始终高度重视,学院教师始终全情投入。此次展示活动,正是学院



为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帮助新生做好职业规划,同时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于11月6日赴湾沚区航空产业园--飞趣飞徠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企业认知暨实习走访活动。学院党总支书记孙立、副书记邓辰、教学副院长胡叶婷、实习指导教师王晴晴、21级辅导员杨丽萍、24级辅导员王丹以及英语2401班学生参与了本次活动。学生们通过企业参观,实地参与了办公过程,感受真实办公场景,对企业用人需求有了深入认识;在企业负责人的详细介绍下,大家就跨境电商、海外合作贸易等与英语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图为企业参观)学院领导老师、企业代表与在飞趣飞徠科技有限公司实习的2021级学生开展交流座谈。会上,企业负责人表达了对院校支持的感谢,并对实习学生的整体表现给予高度赞扬;实习学生表示实习经历极大丰富了自身阅历,积攒了实战工作经验,也让自己对今后的就业方向与路径有了更明确的规划;孙立叮嘱学生们要学会掌握行业趋势,拓展视野,紧跟时代的脚步做专业能力提升;胡叶婷指出大家要进行学习实践,在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