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院“三风”建设工作,提高学生干部的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增强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将我院学生干部们打造成为一个具有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的优秀团体,管理工程学院于5月15日下午在A1W101举行了首届“精英摇篮”学生干部培训班第四次课程,本次课程由我院团总支书记张婷婷担任主讲老师,所有学员到场参加。   课程伊始,张婷婷首先向我们明确了学生干部的职责:发挥学生干部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精神,端正学生干部的工作目的与工作思想,引导学生干部应如何处理好学习,生活,与工作之间的关系,以及处理好学生干部与同学间的关系。接着,她指出,作为学生干部,要增强自己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培养自己的个人品德和自身素质。同时,也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大局观,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更好的为同学、为班级服务。   课程最后,张婷婷进行了总结,她分享了自身从业多年来的经验与想法,让参训学生干部更加明确自己的方向。我院通过开展学生干部培训班,有效地巩固了我院学

管理工程学院 0 2019/05/20

   5月15日-16日,管理工程学院2015级毕业生论文答辩会在A3部分多媒体教室举行。参加此次答辩会的有管理工程学院院长刘冰、副院长曹长芳、院长助理卢晓莉及管理工程学院各专业教师和15级学生。   在经历了论文开题、中期检查、论文查重、论文盲评等几个阶段的精心准备后,参加答辩的同学早已准备就绪,等待大学期间最后一场实战性的“考试”。答辩过程中,他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结合PPT阐述自己论文的选题目的、理论框架、研究问题的方法及其实际意义。随后,答辩评委针对论文内容提出相关问题,由同学现场回答,这一方面考察了同学们对论文的熟悉程度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一定程度上考验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同学们回答简明准确,虽然仍然存在不足,但是在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锻炼与提升。有些同学还带来了自身论文的实验成果,与老师同学共同分享。   毕业论文答辩是一个增长知识、交流信息、教学相长的过程,不仅学员可以从答辩老师那里获得新的知识和宝贵的建议,答辩老师也可以从有独特见解的学员论文中

管理工程学院 0 2019/05/20

 2018年,我校学科竞赛全面开花,成绩斐然。各类学科竞赛参赛人数达4000余人,占在校学生数的42%,学生参与面进一步扩大。获省级以上奖项511项,其中国家级奖项43项,实现大丰收,在适合我校参加A类重点赛事中,成绩排名均位于安徽省本科高校前十。其中,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安徽赛区比赛我校获奖级别及数量名列所有参赛高校榜首;第十二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在华东赛区脱颖而出,且实现A类赛事国赛特等奖的突破,国赛成绩排名全省第四。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奖26项,平面类和视频类成绩位居全省第四…… (A类赛事排名) 众多成果的背后,是学校政策的高度支持,是教师的殷殷教导,是学生的艰苦奋斗。为确保学科竞赛健康有序发展,同时激发学生的参赛热情,解决后顾之忧,学校出台《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管理暂行办法》、《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奖励实施办法》和《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学生课程替代和学分置换认定实施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竞赛的组织实施到

党委宣传部 0 2019/05/20

为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社团学生对学习、生活的热情。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中心组织了户外团建活动,5月18日下午,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中心社团的40多名学生来到了芜湖县花桥镇的天源时光农场进行团建活动。接近中午时分,文津、新芜两个校区的40多名学生来到农场,大家先是自由活动,参观农场,带着兴奋和喜悦,畅游天地间。在湖边钓鱼、钓虾,在外婆桥上摇晃,接着在错落有致的水杉树下进行丛林午餐。午饭后,开始团建活动,由王睿老师给社团学生进行了团建破冰,同学们在湖边的草坪上开始了各种各样的游戏,趾压板、旱地龙舟等,现场笑声连连。接着王睿老师给大家上了帐篷搭建课程,作为野外生存的一项重要技能,帐篷搭建看起来复杂,做起来也并不容易,非常考验动手能力。同学们在自己搭建的帐篷中小憩片刻,感受湖面吹来的微风,非常惬意。     最后,同学们来到篝火场地,开始准备烧烤,自己动手的感觉非常棒,大学生们都热情高涨。社团指导老师王睿点燃篝火,同学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感受农耕

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中心 0 2019/05/20

    为了培养更多合格的、社会需要的高水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新工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改革。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中心本年度第六批次大学生进素拓营地活动展开。(集体合影)5月18日上午,来自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18级的113名同学参加了本次课程。本次课程分两个班进行,持续一天。通过团队建设、挑战150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本次课程由高级体验式培训师洪杰和徐永刚主训。课程开始前,主训师王睿与该专业辅导员老师进行了充分调研,也加入了专业班长群,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充分掌握,也对学生群体的一些共性问题有了基本了解。大数据专业的学生成绩优秀、思维活跃,但是对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所以本次课程主要从团队合作方面进行主题深化。首先是角色蹲活动,通过有趣的活动,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活动现场) 其次,团队建设,将学生分成几个小队,在队长的带领下完成一些任务,这个活动中,从未担任过班级管理者的同学也对管理有了新的认识,而担任队员的同学也认识到自己一个人的优秀

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中心 0 2019/05/20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提升我校综合素质教学教师的理论和教学水平, 2019年5月17日,通识学院综合素质教研室开展了 “精准教学 探讨课程体系搭建,以赛促教 实现教学相长”的主题教学研讨会,会上集中讨论了大学生综合素质课程体系搭建和就业指导课程大赛的内容。会议主持人为教研室副主任陈巧巧老师,刘德胜副院长、刘阳、王蕾、洪杰、王睿、周启航老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现场)智慧工具传职业理念 精准教学授规划方略 大学生综合素质课程体系建设是素培中心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次会议集中讨论了课程知识点模块和教学设计两方面问题。知识点模块进入2.0版本讨论,各位老师从学生角度、企业角度出发,结合教学经验发表了看法,现场气氛热烈。课程设计部分运用智慧教学工具,推动课前预习精准评估学生学情,课程结合实践操作注重能力培养,通过线上线下教学结合,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促进“软素质”——综合素质的提升。 赛前准备讲就业技巧 课程大赛促教学相长经

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中心 0 2019/05/20

为组织好安徽信息工程学院2019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充分发挥院级大赛的组织水平和效果,做到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以赛促教,探索体验教育新途径;以赛促创,形成创新带动创业新局面。 5月26日下午通识教育与外国学院素培中心在新芜校区   召开了2019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指导教师培训会暨历届获奖教师经验分享会。通识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中心主任刘德胜出席并主持会议,创新创业赛事资深指导教师王睿进行了主题演讲和经验分享,学院有关教师共16人参加了此次培训。会上,刘德胜主任简单介绍了学校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的成绩,分析了今年大赛的形势,并就组织好院级比赛提出了五点具体要求:一是要充满信心、扎实推进大赛的有关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比赛,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赛来推动学院的教学改革。二是在培育项目过程中要注重专创融合,深度挖掘每一个项目的内涵。三是要求各学院全体动员,通过开展专题动员会、研讨会等形式,共同谋划,形成参赛合力。四是要下任务,进行层层分解。

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中心 0 2019/05/20

为进一步帮助低年级同学做好大学规划,提前了解就业形势,提高自身竞争力,5月16日下午,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分别于A3S201、A3S203、A3S101、A3S105教室举行“就业被看重的的那些事”主题讨论会。本次讨论会特邀2019届优秀毕业生主讲,分享学习与就业经验,学院副院长孙惠玲主持会议,2017、2018级同学参加。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0 2019/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