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经过前期的宣讲及面试,我院与中联重机“海外服务工程师”合作培养班开班仪式在求是楼二楼会议室顺利进行,中联重机海外事业部总监张兴华、人力资源部杨珊,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柴阜桐、副院长柴知章、院长助理陈一兵、班主任于凯烁以及通过面试考核的30余名学员参加了开班仪式。(中联重机 “海外服务工程师”合作培养班开班典礼如期进行)首先,柴阜桐就本次合作培养的目的及意义做了详细介绍,围绕“工程能力、产品意识、工匠精神”的新工科育人理念,通过与中联重机的产教融合,植入前沿的且可实际操作的新课程,塑造学生的工程能力;通过对产品、产品观的课程体系研发,塑造学生的产品意识,转变原先视内容为技术的“割裂观”,融入用户体验及商业意识的产品观;结合独具一格的工匠精神,同时借助海外平台拓宽国际视野,将公司战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实现学生有竞争力、校园有品牌力、企业有创造力的共赢效应。(校企双方代表在开班典礼上讲话)随后,张兴华通过讲述自己的求学以及在中联的奋斗经历,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紧接着,他表示
机械工程学院
0
2019/05/30
在中华五千年的浩瀚历史中,古诗词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艺术的星空中熠熠生辉。为进一步弘扬中华诗词文化,让学生接受传统经典的洗礼,打造书香校园,2019年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诗词大会决赛于5月22日14:00在新芜校区A1W301教室举办。机械工程学院辅导员孙奇慧、李小亮出席本次大会,20组晋级决赛的参赛队,近百人参加本次大赛。(“飞花令”如火如荼进行中)本次大赛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4队,首先是抢答环节,参赛队伍根据大屏幕展示的题目进行抢答,比赛现场气氛异常激烈。接着进入必答题环节,要求参赛选手按组答题,有的组抽到难题磕磕巴巴不能流畅作答时,会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为他们捏了一把汗;如果参赛选手轻松自如作答完毕,全场便会响起阵阵掌声喝彩声。比赛过程中,选手们发挥得淋漓尽致,深厚的诗词积累屡屡赢得对手和观众们的热烈掌声。最后是附加题“飞花令”,参赛队全员参与,一刻不敢耽误。比赛最终产生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六名。(出席嘉宾为获奖者颁奖)此次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诗词的独特魅力,
机械工程学院
0
2019/05/30
为深化产教融合,同时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继我校与中联重机签署人才合作培养协议之后,我院于5月17日上午9点在A1W101举行“海外服务工程师”合作培养班宣讲报告会。中联重机海外事业部CEO吴海燕、人力资源部经理张燕一行参加,学院16级学生聆听了报告会。大会由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助理陈一兵主持。(企业宣讲)陈一兵从这次与中联重机合作培养的背景出发,重点介绍了学院推动此次校企合作的实质意义及预期目标,希望通过此次合作逐步深化学院“品牌育人”模式的课程体系,加强学生对“工程能力、产品意识、工匠精神”的认识,借助中联重机的平台,拓宽学生在工程技术方面的海外视野,培养一批“走出去”的产业工程师。随后,中联重机海外事业部CEO吴海燕向同学们介绍了中联重科的发展历程、重机业务板块的历史由来、企业未来定位以及跨国经营的业务及模式,重点介绍了本次合作培养的内涵体系、课程设置、实习种类、考核细则、职业发展渠道、薪酬待遇等等。(现场交流答疑)最后,为加强学生对企业的认知,现场同学们就自身关心的问题及疑虑如加班补贴、
机械工程学院
0
2019/05/30
5月29日下午1点,艺术设计学院邀请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客座教授,上海堤旁树木工俱乐部总经理、上海“吴淞工匠”称号的余韬老师在东三103 IFLY木艺实验室,作了题为“从木艺连接技术中窥视设计与加工”的行业讲座。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周建、产品教研室副主任钱琳,环境设计教研室、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专职教师,另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产品教研室讲师王旸老师也莅临指导,我院50余名设计学子参加讲座。讲座由实验中心副主任江鹏主持。 图为讲座现场1余韬首先介绍了六种家具设计、加工行业中主流的连接技术。他说:中国的榫卯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核心技术掌握在工艺师傅手里,大众无法参与其中,所以传统榫卯家具也几乎都是成品家具,拆装只是维修时候的事情。现代精细木工技术的出现某种程度上打破了这个局面,它通过开放式的斜插锥榫和鲁班锁式结构设计,让榫卯可以像玩具一样自由拆装,设计师可以最快速度的掌握技术,零件化的生产对接了现代生产工艺,平板化的包装适应了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需求。我们把西方的螺丝钉连接方式融合进来,进一步提
艺术设计学院
0
2019/05/30
为拓宽学生会工作思路,规范组织建设,加强与兄弟院校之间的沟通学习,5月29日下午,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学生会主席团及各部门代表一行9人在团总支书记华静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安徽师范大学开展工作交流。交流会于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校团委会议室举行,安徽师范大学校团委学生会指导老师蔡志鹏,校学生会主席团全体成员,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学生会主席团全体成员、各部门部长代表,共计15人参加交流会。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0
2019/05/30
“前进!”稚嫩的嗓音发出一声简单的指令后,地上一辆模型车仿佛听懂了指令,开始向前突进。原来,这是一辆由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学生研发制作的AI智能模型车——它内置由该校学生自主设计制作的语音识别和程序控制芯片,这让模型车有了“大脑”,具备人工智能“黑科技”,可以和孩子们对话,听懂孩子们对它的语音控制。这充满童趣和科技感的一幕,发生在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留守儿童之家。在这里,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生们正在用一场别开生面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孩子们的想象力安装“引擎”。(孩子们近距离观看科学实验)(志愿者讲解无人机)义务安装编译器志愿活动彰显代码魅力;“大手牵小手,小学进大学”留守儿童进校园活动让3D打印、机器人离孩子们不再遥远;义务维修电脑志愿服务活动向社区居民普及电脑知识;“科技下乡”——走进芜湖县湾沚镇赵桥小学志愿服务活动为小学生们点燃科学梦想;新芜学校少年宫义务支教活动新增3D打印及机器人操作两门课程,学生近距离感受科技力量……一场场志愿服务活动,让“神秘”的AI技术走进了学校教室、街道社区,激发
党委宣传部
0
2019/05/30
5月29日,艺术设计学院在文津校区东三、西三教学楼开展2019届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此次答辩专业包含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动画与视觉传达设计四个专业分成12组进行。(答辩现场一) 答辩过程中,答辩学生通过PPT演示,陈述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清楚地阐述了论文的主要观点。评委仔细审阅学生论文,并就毕业论文创新点存在的问题或疑点对学生逐一提问,另外对毕业论文中存在的学术规范等问题提出了相应修改的建议,并指出在日后做学术研究或设计创作时,要端正学习态度,认真严谨,探索自我的创新之路。(答辩现场二) 此次学院高度重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通过本次答辩全面检查了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情况,考察了学生对专业基本理论、设计理念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全面分析能力,为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基础。 (文/黄路远 图/胡新舟 核/李奇辰 审/叶克军)
艺术设计学院
0
2019/05/30
校园文化活动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延伸和拓展,对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方面有着潜移默化、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社团活动日益蓬勃,功能日渐彰显,已成为构建校园文化的主力。(电子科技协会成员共同研究智能车)2018年,学校社团总数为42个,同期增长17.9%;社员共3781人,同期增长80.3%;全年举办活动60个,总参与人次达12667人。各类社团积极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其中,8个品牌社团充分结合专业优势,全年共举办活动40余项,共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奖项152项。其中智能制造协会获得西门子杯智能制造挑战赛华东赛区特等奖两项、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国家二等奖两项,国家特等奖一项;电子科技协会获“恩智浦”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国家二等奖;KAB创业俱乐部获2018年全国高校创业社团百强称号;计算机协会获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二等奖、中国软件杯国赛二等奖、全国最具影响力科技创造社团第9名,实现了社团打造品牌、彰显个
党委宣传部
0
2019/0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