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下午,大学生主持爱好者协会成立仪式在新芜校区A1N104教室举行。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柴阜桐、副院长柴知章、院长助理于鹏、学工秘书夏俊,以及刘健、李飞老师出席仪式,社团全体会员以及学院主持爱好者参加了此次大会。大会由鲍婉婷主持。(柴阜桐院长致辞)(指导老师刘健发言)大会首先由院长柴阜桐致词,他表达了对协会成立的祝贺以及对协会未来发展的美好期望,希望以此为契机,逐步培养提高工科生的人文素养与内涵自信。随后,社团指导老师刘健从协会成立目的、协会将举行的培训活动内容等几个方面对大家进行了讲解,通过对协会成员的培训来提升他们的技能最终能够服务于学校和社会。协会会长刘鹏同学介绍了协会未来的工作规划并表达了对协会发展的信心。(集体小节目展示)(在《白桦林》演绎中圆满落幕)仪式上,协会成员表演了他们精心准备的诗朗诵节目,获得了台下观众的热情赞许,大会最后在刘鹏与鲍婉婷深情朗诵的《白桦林》中圆满落幕。 (文、图/刘鹏 校、审/孙奇慧)
机械工程学院
0
2019/07/12
为加强组织建设,保证工作有序开展,我校自律与督察委员会分别于6月27日及7月4日举行了年度述职暨竞聘会议。指导老师潘经健、主席团及各部门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在述职阶段,各部门负责人依次上台就本部门一年来的工作成果进行述职汇报,总结工作上的成果和经验教训。在竞聘阶段,参加竞选的21名同学,通过PPT就各自的基本情况、对岗位的认知、以及工作的设想进行了陈述;评委对各位竞选人员进行了点评、提问与打分。 (图为会议现场) (图为发言瞬间)会议最后,潘经健老师在总结发言中谈到,自律与督察委员会这一年以来的检查管理工作较上一学年有着一定的进步,但在活动开展、宣传等方面仍有欠缺,希望下一学年再接再厉,逐步实现活动引导、检查管理、服务同学三个方面的功能定位。(文/邓立蓉 图/臧世瑶 校/潘经健 审/吴晓)
学生处
0
2019/07/12
本网讯 7月8日下午,校长吴敏、党委书记汪奇燕、副校长陈跃东、教务处处长孙辉,来机械工程学院对《全球一流工程教育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进行交流讨论,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柴阜桐、副院长柴知章、院长助理陈一兵、于鹏以及多名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学习交流会。(机械工程学院《全球一流工程教育发展报告》学习交流会顺利举办)会上,吴敏校长首先总结了我校在工程教育改革中的做法和成绩,但同时指出我校与当前国内外一流院校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要在学习“报告”的基础上,结合校情,针对开展工程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培养一流工程教育人才,实现换道超车的新思路、新理念、新认识等方面进行探讨,并交流学习体会。(吴敏校长谈工程教育)接下来与会教师畅所欲言,畅谈学习“报告”后的感受和改革思路,并对下一步机械工程学院教学改革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会老师一致认可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工程学院等全球一流工程教育高校以项目设计驱动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推动教学的教育模式,并结合机械工程学院专业和学生特点指出,教
机械工程学院
0
2019/07/12
为更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感受乡村脱贫新面貌,提高我校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贴近社情国情,提升责任担当。2019年7月9日,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夏林老师带领院学生会、计算机协会以及APP创意俱乐部等组织的志愿者们,前往芜湖市无为县开展了“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2019年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一早,同学们从文津校区乘坐大巴,踏上本次AI筑梦的征程。经历两个小时的车程后到达芜湖市无为县走马村,与艺术学院、机械学院及其他学生组织代表们集结,开启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科技支农帮扶团的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结束后,各志愿分队便直入主题,宣扬科技对农业发展的帮助。其中,计算机学院志愿者为当地居民演示了新型智慧联农电商平台--农商网站,并对其功能进行了一一介绍。随后,部分志愿者来到无为瑞康渔网有限公司,在公司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了公司,双方签订了“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协议,科技支农第一枪便由此打响。志愿者们还对当地农业大户进行了调研采访,询问了他们对于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0
2019/07/12
本网讯 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好更快发展,传播先进文化和科技,体验乡村民众生活,调研基层社会现状。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校团委的指导下,联合校科技处、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于2019年7月9日下午赴芜湖市无为县走马村和幸福村,共同开展了以 “青年观察家实践团”和“科技支农帮扶团”为主题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青年观察家实践团赴走马村实地调研)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观察家实践团”小分队在校办主任张靖、校团委书记陈振以及科技处处长高涛等老师的带领下,依次在无为县走马村和幸福村开展了实地调研工作。(启动仪式校领导合影)简短的开幕仪式后,志愿者们对走马村的资源、主导产业、经济发展情况、人口分布、土地、基础设施等基本情况进行了实地观察调研,并就繁殖、饲料配方等具体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团队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向村民发放有关电商支农以及科技种植的书籍,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讲解,希望能够为当地农户带来先进的种植理念及科学的种植技术。(图为志
团委
0
2019/07/12
根据学院整体部署安排和规划,艺术设计学院18级学生在文津校区学习生活一年后,于2019年7月11日从文津校区搬迁至新芜校区。保卫处高度重视此次学生搬迁工作,为保证搬迁工作安全、有序完成,保卫处提前部署、积极沟通,制定安保方案。对艺术系搬迁工作现场进行安全保障及交通指引。(图为文津校区搬迁现场)(图为文津校区搬迁现场) 搬迁当天,保卫处安排安保人员对校内部分道路进行临时交通管制,对搬迁的货车停车位置也进行了提前规划,顺利保障整个搬迁过程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并对搬运车停车位置进行规划。负责老师和物业安保部在搬迁现场引导安排,保证搬迁工作正常进行。 14辆卡车和7辆大巴分时段从学校东门进北门出。学校保卫人员及物业安保人员全部提前到岗,通过设置停车区域、现场疏导等方式,全力确保校内搬迁车辆以及私家车的有序通行。同时,也在搬迁期间,进一步加强执勤力度以及校内的巡查力度,巡控周边秩序,随时做好处置突发事件的应对准备,确保搬迁安全、有序地进行。(图为新芜校区搬迁现场)(图为新芜校区搬迁现场)
保卫处
0
2019/07/12
7月11日,艺术设计学院2018级学生搬迁工作全面启动,共计283名学生搬迁至新芜校区。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搬迁工作,在前期多次召开会议对搬迁总体方案及工作安排进行了充分沟通与协调。(图为学生会志愿者帮助学生搬迁)(图为文津校区学生搬迁现场)上午7点,在艺术设计学院宿舍搬迁现场,一辆接一辆的大巴、卡车陆续进入校园,有序停靠在了文津校区宿舍楼旁。各班同学严格遵守搬运时间表,8点整,第一批搬迁的学生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将打包好的物品搬运至卡车上,为保证搬迁方案切实有效,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叶克军、学工主管金亮、辅导员陈砚如亲自来到现场指挥调度并不时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尽管搬迁时间紧、任务重、流量大,现场仍然有条不紊,学生志愿者、安保员、宿管员、大巴司机等众多工作人员始终坚守各自岗位,全院学生互帮互助,保证搬迁过程有序、高效。(图为学生到达新芜校区现场)下午4时许,随着最后一批学生行李顺利搬进新芜校区,艺术设计学院18级宿舍搬迁工作圆满结束。新的校区新的起点,艺术设计学院会以更加团结友爱的面貌走向
艺术设计学院
0
2019/07/12
本网讯 敢为人先放飞青春梦,勇立潮头建功新时代。7月10日上午9点,我校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新芜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本次大赛由教务处、学生处和团委联合主办,各二级学院承办。校团委书记陈振、校赛负责人张杨老师出席活动,活动由张杨老师主持。各二级学院比赛负责人、辅导员、参赛项目指导教师及学生代表共同观摩了比赛。共青团安徽省委员会学校部部长卢蓉女士,安徽省第五届“互联网+”大赛组委会执行秘书长、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所所长李兴国教授,安徽医科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王平教授共同担任本次大赛评委。 (比赛海报) (比赛现场)大赛自2019年4月启动以来,得到了各学院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截止到比赛当天,共完成线上报名项目553项,其中主赛道510项,红色筑梦之旅赛道43项。本次决赛评审主要针对主赛道遴选出来的项目,截止到上周,各二级学院向教务处推荐校级复赛项目共90项,经教务处二次评审,遴选出三个组别共15个项目入围到本次校级决赛,其中师生共创组2项,初
教务处
0
2019/0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