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和大数据学院“云系列”学雷锋志愿活动由APP创意俱乐部、计算机和大数据学院团总支学生会承办,历时近一周,受到多家媒体广泛关注。未来网、今日头条、人民日报和百度APP等多家媒体都相继报道了此次学习雷锋精神“云系列”志愿活动。疫情当下,“云系列”学雷锋志愿活动让同学们看到了雷锋精神在新时代闪光,他们将继续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向新时代先锋致敬!(图为多家媒体对此次活动相继报道)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深刻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对于端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新时代的追梦路上,希望大家继续不忘初心、勇担使命,长存雷锋精神,奋力前行。此外,此次活动也将继续改进、传承,从“共情”到“力行”,将学习“雷锋精神”转化为自觉行动,将雷锋精神的种子深埋在同学们的心中。(文/董雪姝 图/董雪姝 核/随小莉 审/夏林)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0
2020/04/14
陌上轻寒,拢不住一烟黛翠,正如疫情险恶,终敌不过万众攻坚。值此暖春四月,为进一步响应学校号召,督促学生严格落实居家防疫,居家学习,提升自我。软件1701-1704班于4月13日线上召开“让青春在战役中绽放,让理想在行动中闪光”主题班会,班会由辅导员薛梦婷主持,软件1701-1704班全体学生参会。再见寒冬,让青春在战役中绽放。班会第一项,薛梦婷以六张分别代表“热情、成长、担当、坚韧、积极、勇敢”六种寓意的战役“逆行者”的照片开始讲解,同时激发大家自我反思:作为一名90甚至是00后,我们在这场疫情战场应该是不落后的。随后她提出三点要求:一、思想高度重视:青年大学习;二、行动快速有效:今日校园平安打卡;三、疫情期间注意事项:(1)注意防护(2)心理积极调适(3)少出门,多宅家。(图为线上会议截图)让理想在行动中闪光,班会第二项,战胜疫情的国之重器源自中国医学研究的最高水平,由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院士的事迹警醒同学们想要实现理想务必要将其落实在行动上。薛梦婷表示“网课可以选择让人代刷,但无知的代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0
2020/04/1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党支部认真执行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校党委、学院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制定有效防控预案,采取有力措施,扎实细致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能量。(图为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党员志愿者投入到抗“疫”工作中)越是危机时刻越要突出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疫情防控期间,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党员积极参加的抗击疫情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共27名党员、发展对象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于抗疫志愿活动,实践青年党员“我是党员,我先上”的社会责任和情怀。16级学生党员戴汶岂,父女两代党员共同坚守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她表示,“受到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加上对父亲辛苦工作的心疼,主动加入到社区防疫工作中,连日来,一直与父亲一起坚守在抗“疫”第一线,致力于用志愿力量筑起红色屏障。” (图为戴汶岂与父亲和记者的对话)同时,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发挥团队优势,与学生建立紧密联系,精准了解学生身体状况和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学生在学习、心理、生活
艺术设计学院
0
2020/04/13
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学风建设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机械工程学院在学校的领导下高度重视学院的学风建设,始终把学风建设作为年度重点工作。院长柴阜桐不仅多次在学院全体教职工大会上强调养成良好的学风是学生成才和发展必备的素质和条件,要紧抓学风建设,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还单独召开教师队伍和学工队伍学风建设座谈会,要求老师们把“工程能力、产品意识、工匠精神”融入到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中,注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创新教学方法,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要传授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与辅导员们进行座谈时,柴阜桐指出辅导员们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正确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和辅导员也要相互沟通,协同合作,共同为学院学风建设添砖加瓦。(学院多次召开学风建设工作相关会议)优良的学风是在办学过程中,通过
机械工程学院
0
2020/04/13
通过现场采访、情景模拟、实操演练、专家讲解等方式,直观的让大学生了解宿舍火灾危险隐患、火场逃生注意事项、实验室操作误区、火灾处理程序等内容,这一气呵成的场景来自4月9日自中国消防救援局开设的“大学消防公开课”网络直播课内容。电气学院第一时间将直播信息通知到各班级,在不影响正常线上教学的前提下,有序组织安排学生在家观看。学院注重安全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学校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培训,经常深入学生宿舍、实验室等重点区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努力营造和谐、稳定、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同上“思政大课”)(参与“消防公开课”)(观看“就业直播课”)疫情期间,除了线上教学和主题班会外,学院积极组织学生与全国大学生“同上直播课”。3月9日,“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4月9日,“大学消防公开课”;4月12日,“互联网+就业公益直播课”。通过这些公益直播课,看到了全国众志抗击疫情的团结,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看到了青年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文/杨鑫涛 图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0
2020/04/13
为进一步增强师生交流、凝练学院学生记者队伍、提高学生记者新闻素养和写作能力。4月12日下午,电气院组织了本学期第一次线上新闻写作培训交流会,学工主管吕海涛、院学生记者团参会,会议由记者团负责人刘珊珊主持。(培训内容)培训会上,刘珊珊从“如何做好学生新闻报道”方面进行分析讲解。重点说明了新闻宣传的意义和写作格式要求,并通过学校新闻网站的例文分析,强调了新闻写作的注意事项,指出了优秀的新闻稿使人阅读起来重点突出,又不显累赘、晦涩。她要求学生记者团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多读、多看、多钻研新闻报道的好习惯,不断夯实的理论基础,提升写作水平。随后,校优秀学生记者代表王俊杰同记者团的同学们分享了新闻写作和照片拍摄的经验,建议大家平时多浏览高校新闻,汲取写作经验。(参会人员)会议尾声,吕海涛再次强调了新闻宣传的意义。“千锤百炼出真知”,新闻写作亦是如此,希望记者团的所有同学,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善于抓住学习生活中的新闻点,做一个对新闻点敏感、善于思考、及时总结、会讲故事的人。(文/图 陈丹君 核/刘珊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0
2020/04/13
疫情期间,电气学院积极搭建以学院网站、自媒体及各工作群为载体的“云党建”平台,发挥思想引领,拓宽育人渠道,努力实现“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师生齐力共展抗“疫”风采。全体师生党员积极自愿为疫情防控捐款,教师党员认真开展线上教学研讨,做好网上教学的组织实施,确保“停课不停学”活动;辅导员将工作旗帜插在“云端”,先后举办了各类主题班会、“解忧杂货铺”、十佳歌手PK、简历大赛及“云祭扫”等线上活动;学生党员和共青团员主动投身当地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为身边百姓生活筑起安全防线。(志愿者风采集锦)结对帮扶传递人文关怀。学院党总支部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生活等实际情况,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教师党支部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指导居家学习和研究生复试辅导答疑,做到因人施教。学生党支部重点关注湖北籍及经济困难学生,帮助其解决疫情期间居家和线上学习遇到的困难,密切关注和掌握学生动态。(部分活动组图)贴近实际开展主题活动。学院各党支部深入开展线上主题党日活动。教工党支部开展“向疫情宣战,我是党员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0
2020/04/12
为进一步发挥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营造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创建优良学风校风。电气学院团总支组织全院各团支部开展2019-2020学年优秀团员、团干及先进团支部评选工作。 学院学生会举行专门会议详细介绍了优团优干评选细则,重点强调评选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最终保证推选出各方面品学兼优的团员、团干作为优团优干的代表。各年级团支部在团支书的组织和辅导员的指导下也相继开始了评选工作。各支部尽心尽责收集整理申请材料,严格按照评选工作文件要求,保证评选结果第一时间通过班级群共享,进行结果公示,真正做到了公开环节、公平评选、公正结果。克服了疫情期间线上工作的各种困难,展现了学院基层团组织创新、高效的工作能力。(团支部按照流程开展线上评选) 年度团内评选工作历来受到各级团组织的高度重视。评选工作的认真落实有利于深化基层团组织建设,进一步调动基层团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团支部工作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其团结、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0
2020/0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