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为了宣传家乡美景,助力经济振兴,切实参与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计算机学院乡村振兴实践团队于2021年7月15日在六安市金寨县青山镇姜河村党群服务中心顺利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启动仪式。姜河村书记王瑞与指导老师徐善山及团队成员们进行了初步的交流对接,并表示会支持实践团队此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图为实践团队在青山镇开展启动仪式)“藏在深闺人未知”描述的正是十里溪景区。 7月18日,团队成员们在景区内利用新媒体平台对景区进行了宣传,短短几个小时就超过五千人浏览。为让前往十里溪的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队员们不仅为游客准备了防疫口罩,还有应急冰袋,纱布等药品,给游客带来良好的游玩体验,希望游客能带他们的亲朋好友来这里感受大自然的馈赠。(图为实践团队在景区内设置服务台)为了解十里溪景区卫生真实情况。7月20日宣家乡传美景实践团队走进十里溪景区。五位同学身着志愿服,与景区环卫工人实地交谈,感受烈日下他们的工作状态,了解现阶段景区坏境卫生情况,与工人们一同打扫山路,交流彼此的生活。通过此次亲身实践,团队鼓励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0 2021/08/02

为尽快完成校区搬迁,计算机(大数据)学院于7月24日早晨7:00开始了为期两天的学生搬迁工作。为保障整个过程安全、有序,副校长葛付才亲临文津校区现场指挥,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副院长戴平、院长助理夏林、全体辅导员、学生志愿者等共同参与文津校区搬迁工作,学生处处长吴晓于新芜校区现场指挥,学生处潘经健老师、学生志愿者共同参与。学校校长办公室、后勤处、保卫处等各部门安排专人现场相互协助,共同助力。7月25日晚学生校区搬迁工作圆满完成。搬迁开始,副校长葛付才早早的来到了文津现场,有条不紊指挥。学院领导、全体辅导员及志愿者们提前到位,在布置场地、设点接待、装卸行李、引领入宿、答疑解惑、后勤保障等方面,为搬迁工作提供了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一位搬至新区的学生说:“一开始很担心行李太多不好搬,到新校区不适应,但来到新校区,有负责的老师、有热心的志愿者,帮我全方位解决各类问题,很快就安顿适应了”。搬迁现场随处可见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搬迁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图为志愿者们协助搬迁照片)(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0 2021/08/02

为进一步深入农村了解农村的经济、教育、农业等方面的相关情况,2021年7月20日,大数据人工智能学院“科技助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宣城宁国市,团队在甲路镇团委,甲路村政府的帮助合作下,开展了“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图为甲路镇团委书记黄欢、指导教师、队员合影)启动仪式伊始,“科技助农”实践团队成员们来到甲路村村委会,认真听取了甲路镇团委书记黄欢介绍有关甲路村的发展。黄书记指出,青龙湾水库填补了水上交通空白,交通十分便利。此地物产丰富,盛产山核桃、毛、元竹、木材和茶叶等特色农产品,畜禽养殖、盆景苗木种植已初具规模。庄村附近有“故隐士汪君墓志铭”碑刻、青龙湾生态度假区、夏霖九天银瀑等旅游景点。随后由指导老师和队长说明本次来访的目的并对甲路村政府对团队的接待表示感谢。(图为启动仪式)在宁国市委青发维部负责人刘恩泽和甲路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的带领下,“科技助农”实践队员们来到农户家里了解情况。在农户的热心配合下,队员们了解到当地村民以种茶树、玉米、小麦等为主要经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 0 2021/08/02

为响应国家“大学生三下乡”政策号召,增强当代青年大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7月24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守常”实践团来到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半塔镇开展以“走访红色基地,访谈红色人物,追溯红色记忆”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实践团与当地半塔镇退役军人事务局和皖东烈士陵园负责人积极沟通开展实地调研。“守常”实践团在队长陈雨乐的带领下,来到位于来安县半塔镇的皖东烈士陵园。进入皖东烈士陵园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纪念碑。在纪念碑前,实践团成员重温了共青团入团誓词。实践团如今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经受了长久了恶劣环境,无数的枪林弹雨换来的。在悼念烈士们的同时实践团成员也表示,更要学习革命先烈的红色精神和爱国主义,并以青春的姿态继承并传扬这份爱国的责任和担当。(图为 “守常”暑期实践团到达皖东烈士林园实地调研)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进入半塔革命纪念馆。经过讲解员的介绍,实践团了解到半塔解放战争的历史。半塔是皖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1940年春,半塔保卫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0 2021/08/02

在7月27日进行授牌仪式,成立了培养实验点后。7月28日计算机(大数据)学院蚌埠小分队对沱湖乡大岗村稻渔综合种养项目的进行深入的调研,团队针对基地凸显的问题向基地提出了相关战略性的管理策略。(图为团队负责人李乐芃正在介绍项目)(图为稻鱼基地主任(右))通过对沱湖乡大岗村稻渔综合种养项目的深入了解,团队负责人李乐芃向当地负责人展示管理预案PPT,详细讲解团队针对基地实际情况针对基地凸显的问题制定相应管理方针。团队与基地负责人交谈过后,团队表示将会结合基地给出的建议对方案进行再次的完善,使方案可以早日上线,为基地之后的管理提供便利。此外,团队表示将会一直关注着基地的管理情况,希望基地可以定期反馈基地数据,方便团队进行数据分析。基地负责人表示,非常愿意和团队形成合作关系,为加强沱湖乡大岗村稻渔综合种养项目实施做好铺垫。(图为稻鱼基地主任正在与团队热切商议中)经过数天的活动,计算机(大数据)学院蚌埠小分队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即将画上句号。乡村振兴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的,而农村经济发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0 2021/08/01

为全面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文明素养,推进城市乡村文明建设。7月27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大数据)学院蚌埠小分队于蚌埠市五河县沱湖乡大岗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对当地稻渔综合种养项目进行调研,了解当地特色产业体系构成以及该产业养殖模式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五河县为淮浍漴潼沱五条河流交汇之地,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沱湖乡大岗村科学合理利用当地资源,实施稻渔综合种养。(图为黄先生向成员们介绍当地稻渔综合种养项目实施情况)团队在抵达五河县沱湖乡大岗村后,五河县沱湖乡党委副书记兼人大副主席杨杰、安徽润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耀宗和沱湖乡大岗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沈先玉负责接待,并向团队成员介绍了稻渔综合种养项目在当地的实施情况,稻渔共作生态养殖项目占地5000亩,建成了农业物联网,水温水质监测体系及防盗体系;在坝北区域建设1700亩观光农业产业园,沿沱湖打造观光农业产业带,在游览的过程中成员们深刻体会到农业科技创新以及“互联网+农业”对农业发展方向的影响。(图为当地干部与团队成员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0 2021/08/01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长期的任务,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为加强疫情防控,2021年7月12日,计算机(大数据)学院“疫情防控”小分队来到了合肥市庐阳区杏林花园小区,在小区物业金永忠经理的帮助下,开始了为期14天的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主题的“疫情防控”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图为指导老师柏琪与小分队成员)活动前期,同学们经过与杏林小区所属单位的协商,在小区门口设置了志愿服务点,向居民发放疫情防控的宣传单;科普、宣传防疫知识;给居民免费分发口罩。同学们认真宣传疫情防控相关政策,以提高居民的防患意识。(图为小分队成员在志愿服务点合影)活动最后,同学们与杏林花园小区物业单位进行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与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杏林花园小区成为了安信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基地之一。(图为队长马从卫与物业负责人王芳进行授牌仪式)在为期14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该小区物业给予了同学们很大的帮助。本次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为今后社会实践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使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贡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0 2021/08/01

为深入了解乡村科技发展现状,挖掘人工智能技术在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可用之处,计算机(大数据)学院AI-芜中声有实践团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于2021年7月26日上午10时顺利举行。(图为线下启动仪式)参与本次启动仪式的包括指导老师李京阳及实践团队成员。仪式中李京阳对实践团队成员的前期工作表示肯定,并强调了后期的安全问题。队长张丽丽再次明确各组分工。(图为指导教师李京阳对安全问题进行强调)实践团队前期计划分为两组:合肥组与安庆组。在合肥组抵达计划地点后,团队成员于26日晚上通过腾讯会议开展了第一次总结会议,队长张丽丽对当天情况进行汇报,并对后续的计划及安排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图为第一次线上总结会议)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点燃了全体参与人员的热情,相信在接下来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定会齐心协力,展现出团队的风采。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预祝AI-芜中声团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文/卢炳悦 图/实践团队宣传组 核/李京阳、孟慧 审/夏林)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0 2021/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