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为响应国家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组建“科技支农-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队,投身进入“三下乡”调研志愿服务,结合自己所学所知,将新时代科技带到乡村。(图为活动启动仪式)8月9日上午8时30分,在团总支书记冷自永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们前往共青团濉溪县委员会开展本次活动的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团县委副书记张庚对实践团成员提出要求,希望学生们能在实践中展示风采、锤炼品质、练就本领,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才智,同时表示会全力配合、精心保障,为社会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图为启动仪式现场)上午10时30分,实践团队的成员们前往位于濉溪县蒙村的七彩蒙村孔雀园进行调研活动。据工作人员介绍,七彩蒙村孔雀园系淮北地区最大的孔雀基地。(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蒙村孔雀园)下午2时30分,团总支书记冷自永老师与队员们前往濉溪县蒙村长治种植家庭农场实践基地进行授牌仪式。在该实践基地负责人的带领下,我们了解到该农场所种植的猕猴桃,火龙果,葡萄等等的生长期与其生存的温度条件。(图为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0 2021/08/10

为积极响应国家发展非遗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时代力量,2021年7月15号,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民风传承”实践团队八位成员从学校东门出发,前往黄山市黟县西递镇展开了为期5天的实践调研,随后又在7月28日到达合肥进行了支教活动。此次暑期实践行动,致力于电商致富,将非遗产品与互联网相互结合,围绕“美丽乡村”、“乡村文化”等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暑期社会实践,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积极向上的青春面貌。(图为实践团队与西递古村落负责人合影)传承使命 弘扬红色精神7月16日上午,实践团队在当地负责人的带领下,有幸拜访到了有56年党龄的查冬九前辈。查老的热情让实践团队感到分外亲切,在团队离开时查老叮嘱的那句“为人民服务”成为团队成员最大的感触。在与党员前辈近距离接触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切身地感受到老一辈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图为实践团队向党员前辈学习)文化自信 感受非遗魅力为了让当地村民对带去的电商项目有更深的认知,7月18日,实践团队成员在政府负责人章自强的带领下,拜访了当地三位省级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0 2021/08/10

小我融入大我,科技成就未来。计算机(大数据)学院“AI-芜中声有”实践团队于2021年8月3日和4日在合肥和安庆两地成功进行基地授牌仪式。芜中声有,我们在合肥(图为李京阳老师与村民代表交谈)8月3日下午,实践团队合肥组成员以及肥东县元疃镇马皇社区几位负责人在马皇社区村委会会议室成功进行了本次“三下乡”活动合肥站基地授牌仪式。(图为实践团合肥组基地授牌仪式)授牌仪式活动中,地方政府代表与团队指导老师分别表示了对通过AI技术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肯定,同时,殷切希望可以通过实践团为期三天的考察,更深入的了解乡村居民的生活情况,并借助人工智能的应用特点来彰显辅助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芜中声有,我们在安庆8月4日下午,实践团安庆组成员来到了安庆市太湖县汤泉乡黄岗村并在黄岗村村委会会议室成功进行了安庆站基地授牌仪式。(图为当地政府与实践团队交流会现场)会议伊始,村委成员对此次大学生“三下乡”活动走进安庆表示欢迎。随后,团队指导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表达了对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的感谢。实践团学生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0 2021/08/08

为了解村民对互联网与人工智能产品的接受程度,实时掌握乡村科技发展现状,并深入了解乡亲们的诉求。计算机(大数据)学院“AI-芜中声有”实践团队于7月30日至8月4日在合肥、安庆两地开展了关于AIUI智能产品普及程度的问卷调查活动。(图为实践团队采集调查问卷)“实用,当然要实用!”实践团成员询问个体户陈爷爷对于未来AI产品的需求,是具有实用性,还是外观美观,或是服务好,老人说:“实用,当然要实用!”。(图为团队成员卢炳悦访问个体户陈爷爷)当前,市面上各种智能产品的功能趋于多样化,其实,对老年人群而言,实用便捷始终是他们选择产品的第一要求!实践团也相信在不久以后,人工智能将会走进千家万户,惠及更多人。“希望科技让大伙都能病有所医!”药店店长封先生告诉团队成员,镇子上医疗条件较从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跟城市相比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他期冀乡镇医疗条件改善能得到更多重视,希望科技让大伙都能病有所医!(图为团队成员王海淼访问药店店长封先生)现如今,智能一体化医疗管理已不再是梦,优质医疗资源对基层人民群众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0 2021/08/08

  为实现学校对安防、消防、人员、空间、设备资产和设备运行情况的有效管理,提升学校智慧安防,实现设备管理自动化,提升工作效率。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底,保卫处与智慧校园建设办公室联合完成学校三维管控平台建设运行工作。  学校在之前已经完成了一期以图书馆为试点的三维管控平台的建设,但仍存在着信息化系统无法联通应用,信息化系统存在数据量不足,数据信息更新不及时、数据信息系统数据延迟等问题,建设的软硬件智慧管理系统无法可视化及有效的监管与调用。智慧校园的建设阶段需将保卫处、后勤处管理的业务模块,以及管辖的设备设施、物联网终端采集器纳入统一监管,在web端(平台端)以及PC端(大屏端)集成展现业务管理情况,并进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统计数据查看。通过在大屏端的三维模型展现,集成虚拟模型与现实的视频监控信号,呈现“虚实结合”的先进效果,结合视频安防、消防、报警、出入口管控信息等数据统计图表,提供所见即所得的管控工具。(图为学校三维模型)  三维管控平台可以实现智慧消防管理和电气火灾检测,综

保卫处 0 2021/08/06

本网讯  7月30日上午,副校长王彬在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赴教职工公寓看望新入职教师,深入了解教师们的住宿环境和生活状态。在走访中,王彬仔细询问了教师们来校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并认真查看了公寓的家具配置、厨卫设施和空调水电等一系列居住条件。他指出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关心教职工生活,提升教育幸福感,因为只有生活稳定了,教师才能安心工作和学习,同时他也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和物业公司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畅通沟通渠道,不断改善公寓条件,及时解决生活困难,用心用情用功为教职工办实事、解难事,全力营造舒适、干净的生活环境,让人才来得了、留得下、干得好。(王彬查看教师公寓设施设备)在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下,新进教师们倍受感动,大家纷纷表示会牢记立德树人教育初心,为学校的美好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图/范宇平    核/邓晨晖   审/汪涛 )

后勤管理处 0 2021/08/05

本网讯 2021年7月24至26日,第十四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在西南交通大学成功举办。我校机械工程学院组队参赛,学生获个人全能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并获团体三等奖。

机械工程学院 0 2021/08/04

2021年8月,在疫情与文津校区整体搬迁的双重前提下,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夏季小学期顺利拉开序幕,原计划线下实施的夏季小学期暂定线上实施,本次小学期参与学生1140余人,含第一届专升本同学,课程正式开始之前,课程教学团队老师展开课程实施模式研讨,结合去年疫情期间授课经验,借助博思智慧教学平台及项目化教学平台,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授课+线上答疑辅导的形式开展课程教学。(图为2021年2020级夏季小学期整体安排)本次夏季小学期是专业实训课的实践教学环节,相较于去年有了一定的线上教学经验和积累,本次线上教学依然采用博思智慧学习平台为直播工具,配合博思平台的学习资源,基本能满足和保障学生的自主学习,大大方便了老师的线上教学需要,也为线上教学提供了保障。(图为第一天线上宣讲及教学ppt)夏季小学期以企业项目工作制模式进行教学探索,项目进度计划、作息时间、请假制度等都是按照企业流程来规范管理,小学期开课第一天,老师也从这几个方面着重宣贯,希望所有同学即使不在教室,也可以在“网络”课堂学好每一堂课。夏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0 202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