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2021年8月13日,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团委的指导下,安信工“青春建功行”实践团走进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安徽省美好乡村示范村——宿州市砀山县曹庄镇许庄回族村,开展“百年党史奋斗征程中的少数民族村”主题调研系列三下乡实践活动。(图为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现场)早上8点,实践团在校青年志愿者协会葛茂宁同学的带领下早早到达许庄回族村,与村民委员会徐清华主任对接三下乡调研活动相关事宜。徐清华主任对志愿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鼓励志愿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少数民族村的发展做贡献。紧接着,许庄回族村村委会与志愿者们举行了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并签订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随后,本次主题调研活动正式开始。(图为清真寺阿訇向志愿者介绍许庄回族村清真寺)走进许庄回族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栋极具伊斯兰风格的建筑和一排排兼具伊斯兰和徽派建筑风格的两层洋楼。实践团首先来到许庄回族村清真寺,清真寺负责人阿訇向志愿者们介绍道:
团委
0
2021/08/16
本网讯 机械工程学院“一品梨斋”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队结束了前期的集中调研,8月5日,团队来到贾庄村“下地”实践。顶烈日,下梨园,实践出真知8月5日上午,实践团成员抵达贾庄村后首先对村子内进行采摘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实践团从果园年产量、耕作方式等方面对果园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通过针对性问题精准了解采摘知识。据了解,采摘工作者大多是村民的亲戚朋友,等梨子到了采摘季节即可采摘,有些梨子并不用等成熟才摘,它们可以在成熟前上市,别有一番风味。果农采摘后多以个体户收货形式进行销售。果园的负责人大多为每户的中老年人群,他们负责桃园、梨园的全年耕种、销售、陪伴采摘,团队找到一位热心的大妈愿意接纳团队到家里的梨园采摘,一番教导后,大家掌握了采摘技巧开始分工合作,采摘的采摘,分梨的分梨,运输的运输,一番热火朝天的工作下来直接装满了半车梨,大妈的第二个梨园就在前方,团队重整旗鼓再度出发。“互联网+”智领销售新渠道,室内、室外播出农业新花样团队根据调研结果分析,提出结合互联网优势将直播带货等新兴销售理念与果农
机械工程学院
0
2021/08/15
本网讯 七月盛夏,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一品梨斋”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队深入砀山地区,开展为期十四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政府协力,助力果农再增收提到安徽砀山,必说砀山酥梨,砀山酥梨栽培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三大名梨之首,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作为明星产品的原产地——砀山县,这里的不少果农却并没有相对可观的收入,为探寻原因,为果农增收贡献一份力量,实践团队首先来到砀山县玄庙镇开展实地调研。(团队与政府工作人员对接)(团队与当地政府对接)7月30日,“一品梨斋”社会实践团队来到砀山县玄庙镇人民政府党群服务站进行工作对接。服务站刘主任向团队介绍了玄庙镇的助农惠农政策和近几年玄庙镇的发展情况。近几年,几场自然灾害导致当地梨子大幅减产。面对这一情况,政府出台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并提供基本生产生活保障。玄庙镇农业种植以梨树为主,也正是由于政府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实,使得玄庙镇与“贫困”二字越来越远。但是由于个体农户销售渠道单一,种
机械工程学院
0
2021/08/15
为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精神血脉,汲取奋进力量,推进陵园文明建设工作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共创文明时代”实践团队于2021年8月13日前往合肥市蜀山烈士陵园学习红色文化知识和开展文明建设调研工作。(图为团队成员在蜀山烈士陵园合影)青山留名史,烽火淬英豪。蜀山烈士陵园为“中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先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城市红色文化的精神支柱。实践团队成员在陵园门口集合出发,迎面是一块由邓小平爷爷题写“蜀山烈士陵园”的红色方碑,走进大门几百个台阶的水泥路一直向上延伸。团队成员怀抱鲜花庄严肃穆地缓步向上,宽阔的广场上立着一块数十年历史的白色浮雕,成员们望着浮雕上的烈士思绪万千,在蒙蒙细雨中抱着花束深鞠躬表达了崇高的敬意,随后在纪念碑前集体宣读入党誓词,广场后面绿阴葱葱的山上埋葬着上千位烈士的遗体。革命烈士奉献了宝贵的生命,满腔的热血奉献给祖国,换来了如今的民族繁荣,国家富强。(图为团队成员在蜀山烈士陵园阶梯下悼念烈士)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0
2021/08/15
“龙眠山上茶,紫来桥下水。”桐城小花作为清明时期皇室的贡茶,有着其独特的香味和清甜的口感。为更加了解茶农种茶,产茶,制茶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为他们提供帮助,“兴农振乡”团队于8月13日来到黄甲镇水岭村调研。“兴农振乡”实践团队受桐城市黄甲镇村民委员会、桐城市茶业发展中心、茶业协会邀请前往水邻村,为切实了解并解决茶农相关问题,开展了茶叶产业绿色发展交流会。会上种茶大户提出他们现面临的问题,如专业知识水平有限、规模小、销售难等,茶叶协会王会长指出,加快桐城小花品牌化建设并制定标准,严格按照标准种茶,制茶。桐城市茶业发展中心茶叶专家齐主任也为减少茶叶虫害给予技术指导,解决茶农种植专业技术缺乏等问题。(图为交流会现场图片)为解决会上发现的问题,团队立即展开交流,结合自身所学专业知识为茶农提供技术指导。如建立云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让茶农线上实时查询种植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同时我们可以采用直播带货、“互联网+”技术、自媒体技术拓展销售渠道来解决销售难的问题。(图为会后就相关问题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0
2021/08/15
为落实贯彻习近平同志乡村振兴策略,让广大青年更加深入了解田间劳作辛苦。2021年7月28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与你同行”实践团队再次出发前往淮上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图为与农户一起除草)活动伊始,成员们顶着烈日在田间帮助农户进行劳作。大家热情高涨,活动在农户的带领下,成员们有条不紊进行劳作。有的天地里杂草茂盛,没有干过农活的成员也不甘示弱,跟着学习,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即使被野草拉伤,即使被蚊虫叮咬,成员们仍旧坚持着直到做完所有事情。(图为队员清理杂草)此次活动得到了淮上村农户们的大力支持,团队成员积极向上、一丝不苟的态度也得到农户极大的认可和赞许。 通过这次活动,成员们在实践中深入乡村了解到现阶段农民的真实生活现状,丰富了各自的人生经历,更加明白农村工作要从基层做起的道理。(图为队员和农户合影)走进乡村,切身的感受农户的辛勤劳作,体味生活的不易,磨练大学生艰苦奋斗的意志,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走出教室,走进基层感受人民的不易,激发斗志,引导当代大学生服务基层,为基础建设添砖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0
2021/08/15
为了贯彻习近平同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深入了解城市文化,探索公园文明建设在推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作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共创文明时代”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2021年8月12日到达了合肥市蜀山区蜀山森林公园,开展大蜀山和半边街等旅游景点文明建设调研工作。(图为团队成员半边街合影)初入公园,实践团队来到了大蜀山北门的半边街。团队成员通过与工作人员交流了解到半边街依山而建,将公园建在街里,将街区融入山林中,充分利用景观组团、情景雕塑、互动装置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现文化节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其商业化构造在带动当地文明创建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图为公园内部注有“请勿翻越围挡”字样的标识牌)(图为公园内“片言只语现修养 小事细节彰显文明”的宣传标语)随后,团队成员攀登了大蜀山。公园的管理人员表示每天游客量很大,为了维护公园环境和监督游客文明出行,在沿途中设置了很多文明指示牌,安排专人转岗管理,但仍然存在一些不文明的现象,需要一些更好的解决方案。团队代表袁自政将团队方案进行了详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0
2021/08/14
为进一步提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质量,促进社会实践团队进行经验交流,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兴农振乡”科技帮扶团队于7月20上午11:40,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文津校区东一栋教学楼举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启动仪式。仪式到场的老师有教研室主任朱洪军,科研主管吴锦华以及团总支书记冷自永。团队从“乡村振兴”和“科技助农”两个方向出发,旨在通过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帮助当地茶农解决传统手工(茶)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让茶叶数字化、机械化、品牌化、产业化,最终实现茶叶富农的目标。(图为“兴农振乡”科技帮扶团队启动仪式现场图片)8月11日正式召开第一次“三下乡”准备会议,团队队长饶浩天向我们介绍了我们此次活动第一天到第二天详细活动安排,指导老师朱洪军希望我们作为“兴农振乡”科技帮扶团,可以充分发挥团队精神,相互合作,彼此配合,顺利完成此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图为第一次“三下乡”前准备会议图片)(图为第一次“三下乡”前准备会议图片)通过此次活动希望团队可以相互沟通,增强团队凝聚力,发挥个人所长,以“乡村振兴”和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0
2021/08/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