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部署要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提升师生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能力,5月7日下午,普通话测试站于紫云英创新创业学院A37梧桐学创教室N101开展了“突破普通话测试瓶颈:常见失分点规避与临场发挥技巧”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张磊老师担任主讲,紫云英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陈巧巧主持。(图为讲座现场)讲座中,张磊老师从《普通话水平测试规程》新要求出发,详细解析了“单音节字词”“多音节词语”“朗读短文”“命题说话”四大题型的评分标准,并对平翘舌混淆、前后鼻音混淆等明显的语音错误做了重点讲解。通过案例对比演示了声母、韵母、声调的规范发音技巧。在互动环节,张老师以易错读的汉字为例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普通话发音的示范与纠正。同时,从语速调整、发音轻重、学习训练等问题做了详细解答。他指出,在 “张口即交流” 的时代浪潮里,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是当代大学生的 “社交通行证”。他强调,普通话学习需持之以恒。通过科学方法并勤加练习,相信每位考



近日,管理工程学院与合肥顶津食品有限公司校外实习基地协议签约仪式在学院会议室隆重举行。合肥顶津食品有限公司人事经理周佳阳一行到访,管理工程学院副院长曹长芳、行政秘书王兵进行了接待。会议伊始,曹长芳首先代表学院对周佳阳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详细介绍了学院发展历程、专业建设成果以及实习安排情况,展现了学院在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方面的扎实基础与创新举措。他表示,学院一直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践机会,希望通过与合肥顶津食品有限公司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图为双方交流洽谈)紧接着,周佳阳介绍了合肥顶津食品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康师傅集团的业务布局与组织架构。他特别提到,集团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发展,集团内部人员发展路径畅通,所有领导层均是从基层逐步提拔上来的。周经理借此机会勉励学生们要沉下心来、踏实工作,通过实践积累经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图为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协议)在双方深入交流与洽谈后,管理工程学院与合肥顶津食品有限公司正式



近日,我校2025年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持续落实,积极利用“五一档期”,主动对接各地政府企业,搜集岗位需求,邀请到校参会,成功举办了2025年“五一职通车 职达新未来”主题招聘活动,旨在常态整合行业需求,为学校2025届毕业生送上一部部通往职场新未来的“五一职通车”。 (招聘活动现场)此次活动,学校主动向长三角地市企业发出邀约,合肥美的智慧家居有限公司、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宝银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冠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盟电气集团南京股份有限公司等近40家重点企业应约参会,带来电气机械及软件开发类工程师、市场及电子商务专员、产品及新媒体运营等对口岗位800余个,吸引了400余名毕业生到场求职,毕业生纷纷表示期待五一假期能收获一份惊喜职位。 (毕业生求职现场)进入五月,学校将以校园招聘活动为支点,建立“未就业毕业生动态追踪帮扶机制”,根据其就业意向因人施策,采用简历定点推送、求职面试辅导、岗位精准推送、校友内推等个性化举措进行帮扶,结合“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充分挖掘产



本网讯 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搭建优质就业平台,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5月6日机械工程学院与宝银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银特材”)代表围绕学生招聘就业、实习生联合培养及校企科研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图为交流会现场)交流会上,宝银特材股份有限公司经理周婷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核心业务及行业优势。作为国内特种材料研发与制造的领军企业,宝银特材专注于高性能金属材料的创新应用,业务涵盖核电、航空航天、军工装备等领域。同时周婷重点对2026年实习生项目进行了介绍,强调了实习生在数控机床使用和机加工方面的专业要求。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韩海东对宝银特材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宝银与机械工程学院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每年均有数十名优秀毕业生前往宝银特材发展,有些毕业生已经在企业的关键岗位发挥作用。这既得力于企业对我们毕业生的悉心培养,也得力于学院课程改革强化夯实了学生理论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基础。校企协同是培养新时代工程技术人才的关键路径。希望通过此次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同时



本网讯 近日,由紫云英创新创业学院主办、机械工程学院承办、材料创新协会协办的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校内选拔赛于新芜校区A7求是楼N207金相实验室成功举办并圆满结束。在完成专业培训后,同学们带着充分准备进入金相学技能考核与竞赛环节。赛场上,参赛者专注投入,认真完成每道工序。大家先使用不同型号砂纸对样品进行粗加工,随后借助专业设备完成抛光、侵蚀等精细操作,力求呈现高质量的实验成果。本次竞赛共有200余名选手参与初赛选拔,最终脱颖而出的参赛者齐聚决赛现场展开技能比拼。比赛期间,选手们全神贯注、有条不紊地操作,现场工作人员细致做好赛前准备,提前备齐砂纸等耗材,并及时协助处理突发状况,保障赛事顺利进行。比赛结束后,八位评委老师通过显微镜对样品进行专业观察,经过严谨的评分,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0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34名。在此次选拔赛决赛中,参赛学生通过精密的样品制备过程,不仅深化了金相实验的专业知识,更在实践操作中领悟了“精工细作、匠心独运”的职业精神内涵。本次赛事以技能实训为载体,有



为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推动学科竞赛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于4月30日成功举办第七届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并同步开展"学科竞赛赋能应用型人才专题研讨会"。活动吸引了校内外专家、师生代表共同参与,展现了学校在智能科技创新领域的实践成果与育人成效。 本届智能汽车竞赛以“驭见智能,驰骋创新赛道”为主题,吸引了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近40支队伍参赛。竞赛设置基础摄像头、独轮信标、无气垫越野等多个赛道,要求参赛车辆自主完成环境感知、路径规划、运动控制等任务。比赛现场,各团队设计的智能车在赛道上展开激烈角逐,展现了激光雷达、深度学习、多传感器融合等前沿技术的创新应用。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安徽赛区组委会秘书长吴晔老师表示:“参赛作品体现了学生扎实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跨学科融合意识,部分技术方案已达到省级赛事水准。”(图为比赛剪影)(图为专家点评)赛事结束后,学校组织召开了学科竞赛赋能应用型人才专题研讨会。吴晔老师与安徽工程大学王冠凌老师、安徽中医药大学金力老师、安徽交通职业技术



本网讯 为厚植青少年家国情怀,激发科学探索精神,2025年4月30日,芜湖市咸保小学30名六年级学生走进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开展“行走的课堂”主题研学活动。通过红色教育、科技实践、校园探秘三大主题模块,开启了一场沉浸式成长之旅。科技启蒙:在动手实践中播撒创新火种上午11时50分,学生们在A20“一站式”学生社区迎来实践课堂。学院志愿者带领孩子们进行“太阳能风扇”“松鼠发电机”“两轮平行车”等趣味科学实验,通过分组协作完成手工制作。当双翼滑行飞机载着彩绘梦想腾空而起时,教室里内响起阵阵欢呼,拼命扇动着的机械的翅膀,给孩子们带去新的希望和成长。“原来科学可以这么好玩!”六年级(2)班王同学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组装的太阳能小车。(图为科技启蒙环节1)(图为科技启蒙环节2)精神传承:红色家书里的信仰力量中午13时30分,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张贤法以“跨越时空的对话”为主题,再现革命烈士家书。看着展板上浮现的泛黄信笺,孩子们轻声诵读着“待风息波静,凯然而归,全家团聚,以报此恩”的牵挂之情,不少学生眼眶



【赛事聚焦】2025年安徽省学生体育联赛大学生羽毛球比赛于4月21-28日在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本届赛事由省教育厅主办,共吸引全省85所高校逾990名师生参赛,创下历年办赛规模之最。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我校代表队历经七轮鏖战,最终以团体总分第五名的优异成绩,实现历史性突破!(图为开幕式)【突破之路】面对合肥工业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等传统劲旅,我校健儿展现出超强斗志。特别在16进8关键场次对决中,第一男单失利的情况下,男子双打彭程俊/席陆雨顶住压力逆袭比分,为第二单打创造上场机会,第二单打龚曦灿,更是以大一年级身份第一次参加此种大赛,最终以2:0拿下第三场,顺利进入前八强。这支“老带新”的队伍既延续了往届经验,又注入新鲜血液,最终以黑马之姿成为唯一晋级的民办高校代表。(图为比赛场地)【荣耀时刻】◆ 实现“三级跳”:连续三届闯入八强(第八→第八→第五)◆ 民办高校新标杆:本届唯一进入前八的民办院校,也是连续三届唯一进入前八的民办院校。◆ 教改新成果:赛前集训采用“体能+心理”双轨训练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