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4日,第六届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公布华中分赛区决赛获奖名单,招生就业处任丽娜、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马利祥共同指导的“匠人”团队获得华中赛区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图为比赛获奖)“匠人”团队由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学生自发组建,队长李鹏飞为电气1901班的学生,同时也是RM团队的核心队员。“匠人”团队的参赛作品为一款智能化的消防机器设备,采用墙壁轨道式运行,不占用地面空间,可适用仓储不同高度的需求,为RM哨兵机器人的工业化应用。该装置能完成实时监控,精确识别火灾源头,快速应急扑救,为集监控、预测、消防为一体的智能机器设备,此设备解决了目前火灾预防只巡不灭,只灭不查的痛点,墙壁轨道式运行方式有效避免了地面路况的干扰,大大提高设备运行速度,对火灾预防扑救更加灵敏。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是国内集成电路方向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大学生全国性赛事,也是集成电路学科唯一入选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的赛事。华中赛区共有近100所院校、600支团队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零一周年、建团一百周年,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深入推进红色文化学习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帮助青年学子厚植爱国情怀、追逐青春梦想。2022年7月9日-15日,计算机(大数据)学院“溯流从源”实践团在指导老师朱德义的带领下前往凤台县安徽六和同心风能设备有限公司及彭庄村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旨在通过此次实践调研充分运用自身所学,践行对党史的学习,积极参与支持太阳能光伏巩固扶贫成果,打造美丽乡村的发展,借助光伏照亮乡村振兴路。实践启程,建立实践基地指导老师及实践团成员于7月11号下午汇合,前往安徽六合同心风能设备有限公司,与公司进行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基地的签约暨授牌仪式。仪式开始,企业党支部书记魏修玉表示愿意为实践团的调研工作提供帮助。并希望加强校地合作,建立互利共赢模式,推动资源整合再优化、科技创新再突破、人才智力再集聚,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汇集新优势。随后,指导老师朱德义向各位领导对安信工“溯流



为深入学习人工智能知识,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探究新型科技、学习钻研精神、勇于担当,2022年7月8日,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安信工“新型智能技术调研”实践团开展以“凝聚青春力量,学习新型科技”为主题的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活动在指导老师韩慧慧的带领下正式拉开帷幕。实践团到达维度装饰有限公司进行了相关调研,团队成员就人工智能方面提出关键性问题,设计师郝鑫铭结合公司发展对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队员们从中学习到了如何将人工智能融入到装饰中去,开阔了眼界。随后,项目经理魏策带领团队学习现在主流的人工智能家居,队员们在功能、成本、市场需求等方面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接待人员阐释的十分详细、通俗易懂,对于团队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引作用,接待员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有素的专业能力给团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他对团队未来项目的计划表示了充分的肯定,让队员们在项目上充满信心。7月10日上午,安信工“新型智能技术调研”实践团在韩慧慧的带领下访问了阜阳市第一人民医



为响应国家“创新无止境 科技振乡村”与“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的号召,计算机(大数据)学院“成长稻穗”实践团于7月7日至7月12日在安徽省蚌埠市顺利开展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指导老师何增宇和团队负责人支飞扬的带领下,团队围绕“红色记忆”和“乡村振兴”的主题开展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7月8日与7月10日,实践团分别在蚌埠市革命历史陈列馆和蚌埠市博物馆开展了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在现场近距离感受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显现的的红色文化,探寻共产党人的百年初心,再次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这加深了团队成员对革命精神及红色文化的认知,弘扬红色文化、争做红色传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终身。(图为团队开展活动)7月9日,实践团走进蚌埠市城乡规划展览馆,探索蚌埠城乡发展的转型与嬗变,感受蚌埠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在这里队员们更能体会到蚌埠市的深厚魅力,激发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7月11日,实践团前往怀远县龙亢镇开展一系列活动。当地政府带领实践团认识了现



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一个农村建设阶段,保护和传承文化,改善农村精神文明需要,建成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当代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观念和宗旨。安信工“农商科创”实践团于7月21日在淮北市濉溪县洪南村进行大学生公益墙绘与废旧轮胎美化志愿服务圆满完成。活动开展前几天,同学们在完成了手绘墙的初稿设计后,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多次练习,力争在活动中把最美的画面留在墙上,并进一步吸引村民,设计稿主题鲜明,富有创意,整洁美观。7月21日上午,活动准时开始,志愿者们分组合作,分别来到几面需绘制的墙面开始作画。队员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构图,在墙体上勾勒出清晰轮廓;有的负责调色;有的负责涂色。手绘墙,需要扎实的美术功底,需要耐心细致的心理品质,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更需要一颗热爱科普、关心乡村的赤诚之心。(图为志愿者进行墙面绘制)下午活动进行时,志愿者首先对轮胎进行清洗,接着洪南村的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将轮胎摆放好,利用彩漆、颜料对轮胎进行涂色、勾勒。后期志愿者将涂鸦好的轮胎



本网讯 7月28日上午,学校线上召开文明创建工作推进会,对响应芜湖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及学校申报省级文明校园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副校长、校文明办主任汪忠国主持会议,校长助理宋小秋、各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汪忠国传达了芜湖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解读了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实地考察中对于高校的考察标准。他强调,各单位要按照上级会议精神,各单位要坚持目标导向抓认识、坚持问题导向抓重点、坚持结果导向抓责任,助力全市文明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党委办公室副主任赵靓传达了湾沚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通报了区文明办实地考察情况和学校整改情况,并结合合格评估相关要求就各单位后续工作进行了说明。汪忠国指出,文明创建工作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并将文明校园创建与学校合格评估工作结合起来,全面对标提升,着力形成推动文明创建工作的坚强合力,以最快行动、最实举措全力抓好全国文明城市和省级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线上会议)



本网讯 百年正是风华茂,青春筑梦随向前。为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2022年7月19—21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徽风皖韵”实践团一行5人赴黄山市黟县宏村、西递开展活动,同时在黟县碧阳镇横岗村举行社会实践基地签约授牌仪式,助力横岗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黟县桃源百里间,乡村发展助振兴第一站,实践团赴黄山市黟县宏村感受当地徽式建筑之美,粉墙青瓦分列规整,檐角起垫飞翘,整个村落选址、布局和建筑形态,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理想境界,使宏村村落的整体轮廓与地形、地貌、山水等自然风光和谐统一。在参观徽式建筑的同时,实践团也认识到当地的文化底蕴与特色,感受南湖书院之悠久文化,体会汪氏宗祠之深厚历史。且通过采访考察,实践团了解到当地多以对外租赁房屋的方式与外部进行合作,将徽式建筑与自然环境结合,中国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相融合,同时创建奇墅湖、滑翔伞等农村休闲旅游项目,通过“乡村+旅游+产业”,“支部+基地”等举措,打造特色农旅融合项目,以此来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宏村经济发展。(图为



本网讯 为响应国家号召,助力乡村振兴,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知晓民情和国情,更好地了解乡村振兴成果,积极对外宣传乡村特色产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7月20日,安信工“农商科创”实践团启动仪式暨少儿编程教学在淮北市濉溪县洪南村顺利举行。此次启动仪式出席的有洪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宏亮、团市委常务委员、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郭子文、四铺镇团委书记吴欣瞳、四铺镇妇联主席张文静、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学工主管冷自永、以及实践团全体成员。(图为启动仪式现场)仪式上,郭子文对实践团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本次大学生“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概况,接着讲述了淮北市濉溪县的基本情况。对于如何做好这次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冷自永谈了自己的想法:结合实际,学以致用,如何将所学知识更好的运用于服务当地人民是本次实践活动的核心主题,同时叮嘱实践团成员在活动中注意安全与疫情防控,期待实践团在此次活动中能够表现出彩,并在实践中有所收获。(图为指导老师讲解实践活动注意事项)启动仪式后,为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