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红色精神,“乡约一夏,遇践青春”红色之旅暑期实践团队赴合肥市开展红色活动,旨在学习革命精神,弘扬时代精神,大力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缅怀革命先烈,传承民族精神8月15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乡约一夏,遇践青春”实践团,赴安徽省肥东县撮镇瑶岗社区“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进行“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启一场红色百年党史之旅。从工作人员口中得知谭震林将军的线编草鞋,陈毅元帅的留在墙壁上的七绝诗等,都是馆内非常珍贵的全国一级文物,目的是让后辈们睹物思人,深受爱国主义教育。生逢盛世,更应当不负韶华,学习了解中国共产党党史,铭记传承渡江战役精神,并将红色基因发扬光大。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图为团队成员在七绝诗下的合影)缅怀先烈精神,继承先烈遗志8月16日,“乡约一夏,遇践青春”实践团来到合肥西郊蜀山烈士陵园,陵园背靠青青大蜀山,坐西朝东。陵园大门上镌刻着原安徽省政协主席张恺帆手书的“蜀山烈士陵园”六个金字。日光之下,金字泛着耀眼的光辉,浩然之气尽显,我们在这样的



本网讯 为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扎实推进学院迎评准备工作,8月18日下午,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开展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校内考察第一次模拟演练。由执行院长刘德胜带队,全体院领导及学院秘书组成考察组参与此次演练。模拟演练按预定考察路线,实地考察了学院行政办公区、实验实训中心、室内外营地以及体育场馆。考察过程中,考察组详细了解了各考察点准备情况,认真听取了各个考察点的汇报讲解,并对考察点的迎评工作和解说进行了点评与交流,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把脉问诊,给出了整改方案。现场实地考察刘德胜在模拟演练总结时指出,合格评估是学校本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定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再落实,再落细,整改到位,保障合格评估顺利进行。他要求各考察点要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整改,加速落实,全力以赴做好专家组进校评估前的最后准备。本次预演是学院迎接正式评估工作前的进一步自查,是学院进一步查找问题、加快自身发展的机会。通过此次演练,全体教职工更清晰了评估的标准,接下来将更进一步提升水平,优化细节,以饱满



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把庆祝建团百年激发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传递下去,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学习百年党史”党史学习教育团赴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开展学习活动,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依托红色资源,重走红色足迹,了解红色故事“学习百年党史”团队于8月11日下午来到了学习活动的第一站:钟源阁红色文化博物馆。钟源阁红色文化博物馆以“务实、诚信、创新”为创办理念,以弘扬民族精神,宣传淮北地方文化为己任,致力于发掘淮北历史重大事件、名人轶事、社会发展过程,用书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收藏于博物馆内,供民众欣赏,记载历史,流传于后世。团队成员在这里参观了《淮北骑兵团》、《渠沟大屠杀》、《双堆战役》、《雕塑大师刘开渠》、《临涣总前委》等油画。同时与参观博物馆的游客进行了友好的沟通,并与其进行合影留念。通过此次参观,大家深有感触,尤其是在战场遗留物的参观环节,破损的士兵衣物,破旧的枪支炮弹仿佛将那段艰苦岁月重新展示在了我们面前,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红军先辈们不屈不挠



本网讯 为进一步提升全市民族宗教干部政策理论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8月19日,由市委统战部举办的全市民族宗教工作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班在繁昌区孙村镇中分村开班。来自全市各县(市区)、在芜高校分管民族宗教工作的负责人、业务骨干共40余人参与培训会议。我校宣传统战部门工作人员参会。此次培训会议邀请到安徽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一处处长汪安定作题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讲座,市委统战部三级调研员陈子华作题为《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此次培训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来源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三个方面,深刻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讲座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重点突出,为民族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明确方向和精准指导。此次培训还参观了繁昌区西街回族村、全国民品定点生产企业同福集团,全体学员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切实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到铸牢中华民族共



为加强对教职工的人文关怀,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扎实推进“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校工会组织开展教职工夏季“送清凉”活动。8月18日和19日,校工会副主席樊钒、工会委员王程、女工委员会委员赵靓及工会工作人员将精心准备的防暑降温物品及学校领导的关怀送至各个分工会,为奋战在高温一线的教职工们送上丝丝清凉。(图为分工会慰问现场) 我校合格评估已进入紧张的倒计时阶段,尽管近期芜湖市连续高温,学校广大教职工依然坚守在岗位上,奋战在校园建设、教学科研、招生录取、服务保障等工作一线,全心全意为学校建设和发展默默奉献。夏季“送清凉”活动让在岗教职工倍感温馨和鼓舞,学校的贴心和暖心汇聚成盛夏里的蔚然清风,真正为大家“解暑降温”。教职工们纷纷表示,一定坚守岗位,认真履职,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迎接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引导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艺术设计学院“蚌埠住了”队在汪青老师的指导下,于8月2日-8月17日以探索蚌埠老品牌“长淮卫”小磨麻油为契机,结合专业优势,升级产品包装,进行市场调研,在线宣传推广,弘扬传统文化,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以实际行动讲述乡村企业故事。一、结合专业优势,设计企业品牌2日下午,实践队一行八位同学前往长淮卫小磨油有限公司与负责人对接,了解公司基本情况和产品包装,对公司新老包装、不同产品类别的包装做一定的了解,为接下来的设计提供参考。通过调研“长淮卫”小磨麻油的发展历程及相关资料收集,实践队员们结合自身专业特长,提取麻油传统制作工艺过程中的代表元素,为品牌升级产品包装,实现老品牌和现代化市场的有效衔接。作品展示:(图为学生设计的产品包装) 二、走进传统工艺,体验文化传承为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实践队成员们积极投入生产一线参观麻油生产传统工艺,体验麻油生产过程,进行了清水淘洗、炒制芝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精准资助政策,切实了解家庭贫困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精准帮扶,推进资助育人见成效.管理工程学院各年级辅导员根据学校的统一要求,利用暑期走进贫困学生家中,对来自安庆、六安等不同地区的18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实习走访慰问,家校联动,精准资助,打通资助育人工作“最后一公里”。(图为各年级辅导员走访困难学生家庭)在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中,辅导员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以及暑期在家的表现,更加真实、更全面地了解情况。与家长沟通教育方面困难,使家长主动参与教育管理,更有信心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教育工作。同时,各辅导员耐心地介绍了国家、学校的各项帮扶政策,同时也带去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关心和问候,给予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和精神上的帮助,鼓励学生坦然面对贫困,正视贫困,激励了学生自尊自强自立的品质,让家长放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家庭困难。此次贫困生走访慰问,有利于学生家长理解学校工作,加强了家校沟通,不仅将温暖与育人理念传递到困难学生家庭中,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精确帮扶起到了



俯首是夏,仰首是秋。为迎评促建、夯实新学期各项准备工作。8月17日下午,管理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工齐聚一堂,传达学习学校新学期教学工作及各项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新学期学院各项工作。学院领导及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会议由刘冰主持召开。会议伊始,院长刘冰肯定了学院上学期工作的同时,也对本学期的各项工作提出要求。他对教师们在暑假期间积极参与各项教学交流培训给予认可,介绍本学期新入职的教师,并就学院师资队伍的不断壮大、教学总体工作以及即将到来的合格评估“迎评”工作做出总体部署安排。明确了新学期的工作方向,为学院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图为刘冰进行整体工作部署)随后,副院长卢晓莉认真传达和解读了学校新学期重点工作及教学任务。她就评估涉及教学材料的检查、试卷整改及规范性、毕业设计相关材料的复查、实习材料的规范、实验室认定材料、教学大纲的编写、新学期教师磨课、合格评估应知应会、定向教改项目的申报以及新学期开学备课事宜等工作提出详细要求。(图为卢晓莉作教学工作部署)副院长曹长芳就校级科研创新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