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微光”社会实践团于8月23日至25日走进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花桥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亲身感受并记录周边美好乡村的建设发展以及了解美好乡村发展取得的成绩,学习和了解花桥镇的基层治理工作的经验,记录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美丽景象。在经过一系列充足的前期准备后,8月23日上午,实践团做好防疫准备工作,乘车前往目的地花桥镇复兴村。花桥镇历史文化悠久、产业特色鲜明,物产量多样化,是粮、棉、油和其它经济作物的综合农业区。传统的农作物有稻、麦、油菜、棉花、山芋、茶叶和瓜果蔬菜、近年来,中药材、烟草、元胡普遍种植。在行驶途中,我们见到了许多正在茁壮成长的农作物和美丽的风景。(图为复兴村党群服务中心)实践团成员来到复兴村村委会,与当地村干部进行交流后,了解到村长正在视察核酸采集工作,实践团便前往核酸采集处



为加强学风建设,做好学业困难学生帮扶工作,2022年8月31日,教务处于博雅楼(A1)W301组织召开了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的学生学业预警帮扶交流会,教务处副处长孙怡川主持会议。由于疫情原因,部分学生无法返校,学校也同步建立腾讯会议,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做到一个不少、精准帮扶。(交流会现场)会上孙怡川带领同学们认真学习了《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在校学生学业预警制度》、《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本科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课程重修管理办法》、《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授予学士学位实施细则》等相关制度中的关键条款,使学生认识到了学业预警机制的目的和意义。最后向学业预警的学生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要端正学习态度,保持健康的心态,正确评价自己,树立信心;二是要合理利用时间,做大学生涯的规划者;三是要加强沟通联系,及时与任课老师、家长和辅导员进行沟通交流;四是要敢于面对眼前的困难,积极树立勤学意识,争取早日迎头赶上。本次学业预警帮扶交流,不仅让学业困难的学生认清了自身的问题,使他们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



本网讯 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上午,刚走到博雅楼N306的教室门口,就被王老师激情洋溢的授课情绪所感染,“听王老师的课很过瘾,很有感染力!”“王老师的课非常精彩,在王老师的课堂上我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价值观的塑造和行为习惯的培养。”“王老师非常专业,从她的身上我能感受到职场人的专业素养。”在学生们的眼中王老师是一位非常专业、非常有感染力的老师。听王老师的课很“过瘾”也很“有趣”,就像在看一部精彩的“电影”,整堂课波澜起伏,教学内容层层深入,多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多种教学方式融会贯通,课堂节奏张弛有度,课堂气氛快乐融洽,每堂课最后还会给学生留下一个“开放式的结局”,让学生课后去回味,让人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这样精彩的课堂怎能不俘获学生们的心呢。(王蕾老师授课现场)学生们口中所说的王老师,就是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综合素质教研室的骨干教师——王蕾,她毕业于澳门科技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后先后在多家高校及企业任职,有着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授课及实战经验,曾取得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大赛北京地区第一



7月29至30日,由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与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组委会主办的第十四届“创新创业”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总决赛落下帷幕。因疫情,本届赛事全程采用线上参赛方式,自五月中旬启动,历经两个半月,经过四轮激烈角逐,最终有1支团队晋级全国总决赛(96支队伍)并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其余8支团队获得国家级三等奖。(图为9支获奖团队合影)(图为总决赛一等奖获奖证书)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旨在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强实验教学优质资源建设与应用,促进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精神而举办的全国性重要赛事。在创新创业的时代大潮中,该赛事走在了时代的前列,通过寓教于乐、课赛结合的虚拟仿真管理决策实践,培养学生勤于实践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谋定而动的决策能力,唤醒学生化危为机的开拓意识,培育学生经世济民的企业家精神。(图为比赛现场)我校学子在此届大赛的各阶段比赛中表现优异,这彰显了我校学子优良的专业素质及扎实的创新创业能力,充分展现了团队合作精神和



“甘愿成为祖国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以及美好乡村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的一颗螺丝钉,积极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这是他的座右铭,更是他入学3年来为之奋斗的方向与动力。他始终秉承“立志、诚毅、创新”的校训精神,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累计获得包括第23届中国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赛国家级一等奖、第六届全国财经院校创新创业比赛国家级二等奖、第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三等奖等在内的,累计国家级与省市级奖项30余项。他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连续两年综合成绩为全专业第一,连续两年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与国家励志奖学金,同时还获得了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此外,还荣获2020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020年中国电信奖学金。多次组织“生态保护”、“青春筑梦”、“乡村生态保护与水质监测”等多个不同主题的生态保护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志愿时常超过500小时。先后为班级争得“院级十佳班级” 、“校级先进班级”等集体称号。他稳步前进,不断向着自己的理想奋进。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青年学子



2022年的7月初,安信工的学子已经收拾行囊准备放假回家,有一批学生熬住酷暑,留在学校开展集训活动。8月中旬,当大部分学生还在家享受假期的时候,同样是这一批学生,已经早早返校,在同样提前返校的老师的辛勤带领下不受干扰,心无旁骛,孜孜以求,汇聚在一起,投身2022年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赛前集训,他们就是学校数学建模工作室的31名成员。他们用心准备的比赛叫做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这个竞赛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竞赛涉及到计算机科学、软件编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计算方法、运筹学、图论、MATLAB软件等方面的知识,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好的数学知识,还要有较好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快速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技能、海量资源检索能力及写作技能和排版技术等。对于大多数理科生来说,数学是一门高深的学科,但在数学建模工作室的成员们眼中,数学的魅力就在于其定义的严瑾,逻辑的清晰,结果的完美。数学建模的存在本意是根据实际问题来建立数



本网讯 骄阳似火,烁玉流金。2022年8月,机械工程学院多个学生学科竞赛团队在参加的各项竞赛中,斩获21个国家级奖项:“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三等奖8项;“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在众多获奖团队中有6支队伍来自同一个工作室——“厚积薄发”工作室,他们几乎人人拿奖,他们团结拼搏,实现了学院和学校在多项赛事上的突破。就让我们来听听工作室团队成员的心声,看看他们的竞赛成长之路。竞赛目的谈到参赛初心,团队成员表示:“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加入各种各样的实验室忙着各类比赛,感觉他们都得到了历练、提升,所以我也想找实验室想要加入进去”。团队组成机电1901学长陈龙飞——很幸运的是我们刚好是学长招的第一批学弟学妹组成的团队,所以学长不仅在竞赛的指导上,还有资源的分配上,都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学科竞赛领路人通过了解后发现陈龙飞学长是学校的学科竞赛强人,不仅在机械专业类比赛中获得过国奖



为深入贯彻落实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全力促进学院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着力提升学生的企业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8月25日上午,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副院长戴平,院长助理张文竹及部分教师与辅导员赴芜湖百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走访交流。(图为走访合影)在公司总经理胡宏伟的热情接待与陪同下,戴平一行首先看望慰问了正在岗位实习的学生们,询问了同学们日常的实习工作和生活情况以及对实习岗位工作的满意度。同学们对领导老师的到来感到非常的亲切,大家对目前的实习岗位都比较满意,特别是岗位性质和专业关联度较高,在实习中大大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水平。老师们在听取了同学们的反馈后,鼓励大家要抓住机遇,尽快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在专业领域的激烈角逐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图为走访老师与学生座谈)在随后的座谈会上,胡宏伟对学院领导、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公司对学院实习生在单位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表示,高水平的师资和优良的学风才能培养出基础扎实、认真刻苦的优秀学子,学院实习生为本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