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深化“第二课堂”育人阵地建设,加强社团管理运营,凝聚新学期发展合力。9月24日13:30,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学生社团管理中心社长大会在A2E301顺利召开,9月24日至9月28日,各社团结合新学期工作要求召开社团内部会议。社长大会由学生社团管理中心主办,社管主席团成员、社管办公室成员以及社团理事会成员100余人参会。 (图为大会现场)会议伊始,学生社团管理中心执行主席喻聪聚焦新学期社团工作重点部署,逐项明确六大关键事宜。针对社团日常管理,社管工作人员对“学生社团管理实施办法”核心内容进行提要讲解,从社团组织架构、成员管理到活动审批流程,为社团规范运营划定清晰标准;同步解读学生社团学年考核方案,明确考核指标与评价维度,引导各社团持续提升工作质量。 (图为喻聪主持会议)随后,喻聪分享了“社团工作宝典10.0”,该宝典结合往年社团工作经验与新学期需求编制,涵盖活动策划、资料归档、风险防控等实用内容,为社团负责人提供全流程工作指引。同时,大会详细说明社团软木板使用规范,明确



本网讯 为进一步充实学生组织队伍,激发校园文化活力,为2025级新生搭建融入校园、提升综合能力的实践平台,9月21日至28日,学校2025年学生组织招新活动正式启动,校学生会、学生社团管理中心、大学生媒体中心等21个校院级学生组织参与招新,覆盖思想引领、学生服务、媒体传播、社团管理、学术科技、文艺体育等多个领域,为新生提供了多元化的校园实践选择,本次招新吸引数千名2025级新生的关注与参与。 (图为招新现场)招新期间,各学生组织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在陶然餐厅、玉兔餐厅门口集中设置招新点,各组织向2025级新生详细介绍组织职能、日常工作及招新要求,面对新生提出的“组织活动时间是否与课程冲突”“加入后能参与哪些技能培训”“考核包含哪些环节”等问题,各组织负责人及骨干成员结合自身经历耐心解答,帮助新生根据兴趣与特长明确方向。招新现场气氛热烈,亮点纷呈,新生们在摊位前有序咨询,部分确定意向的新生现场填写并提交电子报名材料。许多组织还巧妙设计了互动环节和小礼品,让新生们感受到校园文化的丰富多彩与开放



本网讯 为进一步规范志愿服务管理,提升学生劳动教育实践能力,2025年9月26日晚18:30,由校团委主办、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办的“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劳动教育管理系统培训会暨志愿服务培训会”在A32一楼多功能报告厅开展。校团委副书记王灿、校青协全体成员、各学生组织及社团负责人、2025级班级负责人共计300余人参加会议。培训会开场,王灿做开场发言,她要求全体学生负责人一要践行志愿服务精神,通过积极参与志愿活动提升综合素质能力;二要遵守规章制度与安全底线,以志愿服务规范作为自觉的行动指南;三要发扬“传帮带”精神,资深志愿者做好新人导师,共建奉献友爱、互帮互助的和谐校园。随后,青年志愿者协会评议部许燕翔同学围绕志愿服务概念、活动申请流程、系统操作步骤、如何使用志愿汇、星级志愿者评定、志愿者招募6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解,并重点介绍了劳动教育管理系统的操作路径,包括登录方式、活动申请模块功能及数据填报规范等。参训志愿者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会为契机,把规范、责任意识融入日常志愿服务中。



为紧跟智能制造领域技术发展步伐,深化产教融合,拓展学生专业视野,近日芜湖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特邀安徽几何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平国祥,为第三届产业学院工业自动化方向的全体同学作了题为“机器人技术前沿:结构、学习与控制的融合”的专题讲座。(图为专题讲座)讲座中,平国祥结合其所在企业丰富的研发实践经验和行业前沿动态,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当前机器人技术发展的核心趋势。他重点分析了机器人机械结构创新、智能学习算法应用以及先进控制系统设计三者之间的深度融合如何推动机器人技术向智能化、柔性化、自主化方向演进。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介绍了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以及特种机器人在结构设计、感知决策、运动控制等方面的最新技术突破与实际应用场景,描绘了机器人技术在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在交流互动环节,平国祥与同学们就机器人技术学习路径、行业人才需求标准、未来职业发展规划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他鼓励同学们不仅要夯实自动化、机械、计算机等跨学科基础知识,更要积极关注技术前沿,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



本网讯 为响应深化产教融合的战略号召,芜湖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携手行业领军企业江森自控日立空调(芜湖)有限公司,正式启动“自动化设备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双方于近日签署技术服务协议,由学院专业教师担任讲师,培训企业工程师,双方共同打造高素质现场应用工程师(FAE)梯队,树立了校企协同育人、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新标杆。(图为与江森自控日立空调开展社会服务)本项目不仅是一次人才培养的探索,更是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产业学院依托自身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科研与教学优势,结合产业学院社会服务的职能定位,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推动校企协同向纵深发展。项目课程体系涵盖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PLC/HMI编程、伺服系统等六大前沿技术模块,采用“理论教学+项目化实战”的方式,帮助工程师由单一技能型人才成长为能够系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复合型人才,实现了人才供给由高校“输血”到产教融合“造血”的跨越。芜湖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始终坚持“扎根产业、服务区域”的办学理念。本次项目不仅是人才



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署,积极开拓更多优质就业岗位,深化校企合作,9月28日,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胡叶婷、党总支副书记邓辰、2026届毕业班辅导员刘荣荣一行先后前往芜湖市小石榴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和芜湖数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调研活动。此次走访旨在主动对接企业人才需求,精准挖掘就业岗位资源,为学院2026届毕业生拓展更多专业对口、质量优良的就业机会。(图为在小石榴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走访)在芜湖市小石榴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受到企业负责人的热情接待。双方围绕当前行业发展趋势、企业人才需求标准、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胡叶婷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学科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优势以及2026届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希望双方能在实习实践基地建设、课程共建、人才输送等方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图为在芜湖数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走访)随后,学院领导一行来到芜湖数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参观企业办公环境、了解其业务范围与发展规划后,双方举行了座谈。企业对学院毕业生和实



本网讯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进一步激发全院教职工的爱国热情与使命担当,9月25日下午,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组织了一场红色观影活动,集体观看了历史题材电影《731》。此次活动是学院党总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一项重要举措。影片《731》通过真实的历史视角,深刻揭露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残酷暴行,展现了那段充满苦难与抗争的岁月,为全体教职工上了一堂震撼人心的历史教育课。观影过程中,影片中触目惊心的场景和先烈们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深深触动了每一位在场教师,大家神情凝重,深受教育。(图为党员同志合影)观影结束后,教职工们反响强烈,纷纷表达内心的震撼与感悟。大家一致认为,历史的悲剧不容忘却,和平的成果来之不易。这段惨痛的历史更加警示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捍卫历史真相,维护人类和平与正义。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将爱国情怀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



9月24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戴平率队赴安徽海螺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学院分管科研副院长夏林、学术委员会主任毕硕本、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过敏、院长助理柏琪、科研秘书刘剑琴参与,公司副总经理王超华及杨旺生、章凯、王书信、於旭红、陈朋等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伊始,王超华对学院一行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公司相关参会人员和公司的整体情况。戴平介绍了学校相关参会人员,同时表达了学院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的意愿。(图为会议现场)随后,王书信详细介绍了海螺云工大模型在水泥建材行业的技术进展与应用方向。目前,该模型已在熟料强度预测、烧成全局寻优、带式输送机多模态监控、安全生产智能监控、智能知识问答系统等多个场景实现落地。下一步,公司将围绕AI赋能水泥工艺全流程、拓展行业应用场景、构建水泥智能体等重点方向持续推进,助力建材行业高质量发展。他表示,期待与高校共享AI资源,共建行业智能生态。在交流环节,双方围绕产学研协同、硕博人才挂职、联合课题申报等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