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在暑假来临之际,后勤管理处开展校内商业网点隔油池清理专项行动,对校园餐饮商户使用的污水管网进行疏通清理。后勤管理处在不影响师生日常教学、生活的情况下,妥善安排、合理制定清污方案,并联系专业通污团队,对校园商业街重点部位隔油池、排污管道等进行了集中疏通和清理。在清理现场,工作人员无畏酷暑、齐心协力、先打开地上井盖,再由抽污车开动机械,打捞固体食物残渣及油脂,对其进行吸附、处理和清洗。(清理现场)在本次行动中,后勤管理处一再要求餐饮商户要提高环保意识、规范隔油池使用,从源头上避免污水管道淤堵,解决地下雨污倒灌和校园深度积水问题,从而达到“雨污分流、各行其道”的目标。此次清理隔油池工作是后勤管理处推进校园环境治理及校园环境美化的又一举措,不仅杜绝了污水、污渍“跑、冒、溢”等影响校园环境现象的发生,也进一步提升了校园环境品质。



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学校燃气安全工作的要求,7月7日,我校后勤管理处联合芜湖湾沚中燃城市燃气有限公司安检部门对校内食堂和小餐饮用户开展了一次全面的燃气安全专项检查。检查组首先是对校内燃气设施设备进行了风险排查,重点对燃气管道等硬件设备、燃气报警装置、燃气灶具熄火保护装置等进行专项检查,与此同时还进行了燃气管道的压力测试和泄漏检测,以确保输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此外,他们还对操作员工安全用气的使用知识进行了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 (燃气检查现场)此次专项检查采用“四不两直”方式,突击现场,检查组对于隐患问题要求立即整改,对于无法及时整改的隐患问题,现场下发燃气整改通知,指导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到位,要求相关负责人要提高对燃气安全工作的重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安全用气宣传教育培训,不断加大单位内部燃气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力度,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坚决筑牢校园燃气使用安全防线。后勤管理处将定期开展燃气检查及维保工作,及时督促整改、坚持“回头看”、加大燃气



为切实做好2023年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维护教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7月10日下午,校工会开展了“清凉度盛夏,安康伴我行”送清凉活动。工会委员王程、女工委员会委员赵靓及工会工作人员将精心准备的防暑降温物品及学校领导的关怀送至各个分工会,为奋战在高温一线的教职工们送上丝丝清凉。炎炎夏日,高温不下,学校广大教职工依然坚守在岗位上,奋战在校园建设、教学科研、招生录取、服务保障等工作一线,全心全意为学校建设和发展默默奉献。送清凉活动让在岗教职工倍感温馨和鼓舞,大家纷纷表示会将暖心的关怀化作不懈的动力,进一步立足岗位、攻坚克难,奋力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此次送清凉活动不仅为教职工提供了一份清凉,更传递了学校对教职工的关心与支持。未来,校工会将继续关注教职工的需求,举办更多有意义的活动,为创造和谐、温馨的校园环境贡献力量。



本网讯 7月10日上午9时,“大手牵小手,夏日乐悠悠”2023年教职工校园亲子活动在A32大学生活动中心欢乐开场。本次活动由校工会主办,机械工程学院分工会承办。工会副主席樊钒主持活动。(樊钒主持活动)(小朋友们合影)一百余名小朋友在家长们的带领下欢聚一堂,他们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驻足观察和体验一个又一个科学小实验;他们大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一起做粘土手工,给搪胶娃娃涂色;他们尽情享受游戏的乐趣,“套圈圈”和“盲盒抽奖”给他们带来无限的惊喜,更是在交换盲盒礼物中体会到分享的快乐。项目体验结束再围坐一起看电影、吃午餐,在安信工大家庭里其乐融融。(体验项目一:科学小实验)(体验项目二:粘土手工)(体验项目三:套圈圈)(体验项目四:娃娃彩绘)(体验项目五:盲盒抽奖)活动旨在增强教职工家属对学校了解,加强教职工与子女之间情感交流。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教职工践行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的内在自觉,做积极向上、文明高尚良好家风的建设者及和谐文明家庭的创建者。



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主题教育,7月3日下午,机关第一党支部书记孙怡川同志在图书馆一楼2号会议室讲授《新时代新征程青年的使命担当》专题党课,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孙怡川授课)孙怡川从当代中国的历史性跨越,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职责,立志有为、勇于担当不负伟大新时代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分析讲解。我们广大党员同志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会议现场)与会的各位党员们深受触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



本网讯 为提高青年大学生对垃圾分类的意识,增强同学们对改善社会卫生环境的意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提出的“三化四类五原则”指导思想以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英语2102班“助推垃圾分类”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5日至7日前往芜湖市湾沚区垃圾中转站、环卫所、相关社区开展了解垃圾分类,如何处理生活垃圾等社会实践活动,致力于缓解由于分类系统没做好、缺少垃圾处置设施、居民没有主动分类意识等原因导致垃圾分类效果不佳等问题。本次实践活动由调研观察和社区访谈两部分组成,在芜湖市湾沚区城市管理局负责人及其相关工作人员的支持和带领下,志愿者们首先观摩了城区洒水车和扫地车的作业原理,感受到道路清理车为城市道路清洁提供的极大便利。接着,环卫所工作人员为志愿者介绍了垃圾中转站的发展和现状,改变了人们以往对垃圾中转站规模小、技术低的印象。座谈会上,区环卫所所长张胜通过PPT为志愿者们详细讲解了近年来湾沚区在各社区、街道、城



本网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人必备的生活工具,对于年轻人来说,智能手机让生活更加便捷,而对于老年人来说,智能机使用过于复杂,许多老人感觉很难跟上新型通讯工具的步伐,为了引导和帮助托老所老年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共享数字时代的美好生活,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爱老助老”暑期三下乡团队在辅导员杨丽萍的指导下,于6月27日前往湾沚区爱心托老所开展帮助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的志愿活动。在实践活动开始之前,“爱老助老”暑期实践团队提前与托老所负责人取得联系并得到其支持。活动前期,团队调研组志愿者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老年人在使用智能手机上的种种问题,例如接打电话不熟练、不知如何进行微信视频、不会二维码支付等,根据调研问题,活动期间志愿者们两人一组,帮助老人从接打电话开始学起,再教老人如何拨打微信视频、如何使用相机、怎样读听新闻等,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志愿者们耐心、详细的讲解,赢得了老人们和托老所负责人的一致好评。活动最后,志愿者们还给老人们送上了水果、牛奶等慰问品,祝福他们健康、快乐地享受晚年生



为促进传承和保护红色资源背景下古村落生态开发,7月6日至7月8日,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古镇古村落文旅融合开发”调研团队在辅导员刘荣荣老师的指导下,分组先后赴芜湖古城、安庆市潜山市五庙乡吴桥村、山东省济南玉河泉村等地开展调研活动。在分组实践过程中,志愿者们与当地村民一起唠家常、共同干农活,一边询问了解当地的文化旅游发展情况。一边收集整理问题。例如,在潜山市五庙乡吴桥村,志愿者们了解到,当地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茶叶和桑蚕等种植收入,吴桥村的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虽然当地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了开发,但是对五庙乡其他村落的辐射并不明显,导致很少有游客前往。结合其他走访村落的调研情况,针对古村落文化旅游不景气的现状,实践团队总结了以下几点问题:一是游玩项目较少;二是当地接待游客住宿的酒店、民宿较少,导致游客只能安排一天的旅游行程;三是当地村落的修缮范围遍及不广。(图为志愿者们实地走访)针对收集的问题,实践团队与当地政府进行座谈交流并提出相应建议,例如,当地可以依托已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和良好的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