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倡导和推动青年爱心助人、奉献社会的志愿服务精神,帮助人们节约开支,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服务人民走进大众生活的活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协会“飛吧”暑期社会实践团14名成员在指导老师许涛的带领下于2023年7月25日来到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绿地国际花都,开展家电维修、技术培训与知识普及活动,以专业知识技能走进社区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免费维修家电公益服务活动。7月25日上午8点,“飛吧”实践团全体成员在学校东大门集合,许涛勉励大家掌握好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契机,在活动中不怕吃苦,乐于奉献,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在整理好活动物资后,“飛吧”暑期社会实践团所有成员踏上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之旅。到达绿地国际花都后,社区工作人员帮忙发布通知,居民以自主填写报名维修家电申请,实践团成员进行收集整理、集中维修、上门维修,有条不紊的对居民家中部分家用电器进行故障排查,并讲解老化电器存在的安全隐患,帮助居民更好的使用家用电器。下午13点,实践团成员共同探讨故障原因,认真、积极的对待每一部需要



为提高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英语教研室外语教师教学能力,推进思政育人工作,英语教研室组织了英语教师参加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观摩,2023年8月3日,全国“教学之星”大赛在西安拉开帷幕,8组参赛教师团队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为教学材料,展示了教学设计与课堂活动,探索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学生素养培养相统一的外语课堂教学路径。(图为教师参会场景)上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扬州大学俞洪亮教授以课程思政教育为切入,阐述推进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新思路,指出教师应准确把握四个教育发展动态:高等教育普及化、教育教学范式转变、“四新”建设和课程思政教育。余教授还提出:提升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余教授还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资源、教学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等方面切入,强调大学外语教师需要反思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和研究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图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3年工作要点》、《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等相关文件精神,加快培养紧缺人才,加强虚拟现实经管类学科专业建设,推动教学模式向自主体验升级,打造支持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沉浸式新课堂,2023年7月28日至8月2日,管理工程学院派出了市场营销教研室的梁爽、倪文娟、胡文怡、陶飞扬四位青年教师代表参加由高教国培(北京)教育科技研究院在山东青岛举办的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2.0建设暨高质量实验示范中心打造研修班。(图为参会老师代表合影)本次研修班邀请了山东建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实验室示范中心负责人和实验室建设知名专家做专题报告和案例分享,聚焦数字化背景下实验室数字化建设与实验教学创新发展、教育新基建与数字化转型保障措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化建设与管理、虚仿实验教学项目设计与创新实践,从国家政策解读、推广和示范高校典型工作等方面展开,总结交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经验,促进高校实验技术人



本网讯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寻源溯流,红色觉醒”革命历史探索团于八一建军节当天,来到革命老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六安。在数天的实践活动中,走遍六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系列志愿学习活动,围绕金寨红色旅游发展和文化传承情况展开调查研究,慰问勇救朝鲜小女孩的志愿军老战士。寻革命印记,忆烈士英魂时代敬仰英雄,时代缅怀英雄,时代永记英雄。在走访实践阶段,队员们先后瞻仰和参观了金寨烈士纪念馆、金寨革命博物馆、大别山烈士纪念园和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了解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领悟大别山精神内涵。(团队在金寨烈士纪念馆前合影)“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六安市金寨县,同时又称为“将军县”。当时不足23万人的金寨县在革命年代先后有10万人参军,“最后一把米,拿去当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儿、送去上战场”,革命博物馆中讲述的一段段红色往事壮怀激烈。“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血一抔魂。”通往纪念碑的百余级台阶,每一段都饱含血泪,寓意深远,由刘伯承元



本网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解农村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聚焦绿色资源利用,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7月8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星与心源 夏乡之源”实践团来到合肥市蜀山区结义桃源,开展为期两周的绿色农场考察调研活动。(活动前交流)本次实践活动分为项目筹备阶段和项目进行阶段。在项目筹备阶段,实践团队对有关乡村绿色农业的发展和变革进行了学习了解,为后续的实践活动奠定了基础。在项目进行阶段,实践团队深入当地农村,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包括户外活动、周边考察、果园采摘等。在果园采摘活动中,实践团队成员亲身体验了采摘过程,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和大自然的美好。在三十多度的高温天气里,队员们穿梭在各个桃树之间,体会劳动价值,感受农民艰辛,锻炼磨练坚强意志,培养崇尚的劳动精神。此外,实践团队还通过拍摄农产品解说视频、农机科普视频、种植视频等形式,为当地绿色农业做宣传工作,助力乡村发展。(果园采摘)(园艺修剪)实践团队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通过有机种植、无公害种植等方式进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过程当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一种力量。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切实发挥共青团作为广大青年在社会实践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思想,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黄梅花开,戏传百年”实践团来到安徽安庆,开展为期两周的暑期社会实践。(图为实践团队和指导老师合影)为调研当今社会黄梅戏的宣传发展情况,以青春之力助力非遗传承,实践团队在孙宏和章芳两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完成了实践活动策划、出行、参观、安排和采访稿大纲审核等准备工作。活动分为参观学习、走访调研及体验观看三个部分,实践团队从黄梅戏博物馆、剧院以及市民公园三个方面入手,通过实地参观和采访相关人员,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安庆市黄梅戏的发展宣传现状。寻味古韵安庆 细嗅黄梅花香7月29日,实践团队来到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在悠悠戏腔的伴随下沿寻黄梅戏发展脉络,感受其深厚的历史底蕴。随着讲解员的引导,实践团队仔细观看了黄梅戏的展览。他们了解到黄梅



为响应国家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锤炼实践能力,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大数据)学院“人工智能引领新时代调研”实践团于2023年7月13日前往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和合肥市蜀山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在指导老师王玉堂的带领下,此次调研活动于学校图书馆前开展启动仪式。启动仪式过程中,王玉堂向团队成员介绍本次调研活动是围绕着“人工智能引领新时代”进行开展,强调调研时所需注意的相关事项,明确实践调研任务与分工,以确保本次活动的顺利进行。(图为活动启动仪式)活动伊始,实践团于安徽省芜湖市百得思维公司进行相关活动调研。实践团团队成员首先针对安小信的跑步问题进行提问,以安小信的问答系统为切入点,对星火认知大模型的功能模块及实现方法进行深入探讨。随后,王玉堂进行总结,提出智能大模型本地化部署的全新概念,百得思维董事长葛宏与技术总监刘壮对其发言表示肯定,并对团队成员后期发展提出建议。(图为王玉堂与刘壮进行交流)接下来,实践团一行来到科讯嘉联,就人工智能领域



在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数字时代信息技术与养老服务的嵌合为老年生活的质量保证、智慧化水平提供了有效实现手段,却因多重因素陷入老年数字鸿沟的桎梏。为帮助老年群众更好融入智能时代,跨越数字鸿沟,充分享受数字化、智能化带来的便利。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常青树”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于2023年7月20日来到滁州市庆祝村和花园村展开了“青春智慧助老,乐享数字时代”助老跨鸿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7月20日,“常青树”实践团队首先与庆祝村村委会进行对接,与庆祝村村委会协商本次志愿服务活动具体事项。随后开始走访活动,实践团队成员们走进乡间地头,向老人发放了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彩页,并结合一些实际案例向老人讲解了电信诈骗案件的特点、方式以及如何识别、防止上当受骗等方法,提醒中老年居民一定不要轻信任何索要财物的陌生电话或短信,如遇到诈骗,及时和亲属沟通,并拨打报警电话。随后实践团队来到天长市秦栏镇养老敬老院,实践团队成员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为老年群体进行智能手机的操作指导,并且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