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精神,在社会实践中增长真才实干,安信工“候鸟归巢”实践团于2023年8月1日-8月14日来到安徽省淮南寿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举行授牌仪式,助力乡村振兴了解寿县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来到安徽省淮南寿县板桥镇双门街道举行授牌仪式。仪式上,指导老师张贵强对本次活动给予肯定,并嘱咐了相关事宜。在与当地居委会的交涉中,实践团成员表示希望在接下来的活动时间里,对当地进行调研,了解当地的发展历程,用自己的方式实现助力乡村振兴的目的。当地居委会对实践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也对实践团助力乡村振兴寄予了殷切期望。(图为指导老师与居委会人员合影)开展主题宣讲,表明青年担当实践团成员在安徽寿县板桥镇双门村居委会举行了“青春有为,强国有我”主题宣讲活动。青春是美好的,青春是有为的,青春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在宣讲中,实践团成员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立志勤奋学习,提高自身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力争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推广乡村美食文化,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2023年7月25日-8月11日,由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学生会骨干成员组成的安信工“寻味皖南,‘数字大厨’引领智造美食”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张丹龙、张高奇的带领下走进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线上开展启动仪式,线下追寻百年足迹7月25日,安信工“寻味皖南,‘数字大厨’引领智造美食”实践团全体成员在线上举行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张丹龙表示希望同学们敢于吃苦,不怕困难,在平凡的实践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增长才干,将自身所学转化为服务人民、社会的具体实践,此外,还要增强安全意识,要以保证安全为首要前提,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展示安信工青年的风采和学识。(图为线上开展启动仪式)每座纪念馆,都是一部生动的教材,也是见证百年初心的精神火炬。7月27日,安信工“寻味皖南,‘数字大厨’引领智



为了积极响应2023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发挥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的本领,艺术设计学院的同学于2023年8月15日至17日开展“献小我,利大家”主题宣传教育志愿活动。本次活动在三天分别开展多个主题教育活动,邀请专业人士进行相关指导,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主题明确,目标清晰,活动负责人与芜湖市弋江区铁桥社区相配合,向广大社区居民宣传法律知识、红色精神与社会意识,鼓励引导人们敬党爱党、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建设美好社会,共同努力实现中国梦想。(志愿者与指导老师合影) 2023年8月15日,志愿者来到铁桥社区带领社区孩子们开展“童心向党,童梦齐圆”红色小课堂。活动中,志愿者进行“半条被子一条心”视频宣讲,为孩子们解读红色革命故事,带孩子们感受军民鱼水情,引领孩子们学习红色革命精神。活动中,孩子们为“半条被子一条心”的故事所感动,切实体会到了党与人民不可分割的联系,立下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



为深入推进我校大学英语改革,提高英语专业教学水平,全面提升我院英语教师教科研能力,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外语教研室的专职教师在暑假期间参加了不同场次的专业研修。其中,仰晶晶,汪昆,张翔,王晨,恽芳芸和沈婕蓓老师于2023年7月17日至7月19日出席并观摩了在长沙召开的2023年全国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暨“教学之星大赛”。祁亚伟老师参加了8月6日至8月11日由中教服国培(北京)教育科技院在银川举办的“SSCI论文写作与发表”专题培训班。会后,老师们纷纷进行学习总结并发表受训感言,表示要把培训所学的新方法、新理念、新知识应用到未来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去。沈婕蓓老师表示,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英语已经成为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工具。作为一门重要的外语,大学英语教育承担着为学生提供良好英语交流能力的责任。只有加强大学英语教学,才能培养出具有广泛视野和国际胸怀的人才,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仰晶晶老师认为,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以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为重,而现代大学英语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培



8月3日-5日,我校受邀参加“滁州市琅琊区2023年千企百校行高校毕业生集中招引-高校就业处长琅琊行”活动,我校招生就业处处长黄武勇代表学校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共邀请江苏及安徽两省10余所高校招生就业处处长到场参观交流,共谋校政企深层次、全方位合作。琅琊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魏凯,琅琊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蒲东诚出席活动并致辞,与会各高校和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就开发校政企之间“人才共建、多层次的校政产学研合作、市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合作新模式,拓展多维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就业市场管理机制,促进高校和产业供需精准匹配,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黄武勇发言)(签约现场)座谈会后,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奶酪博士、元气森林、昇兴包装等滁州市龙头企业、琅琊区现代服务产业园,近距离感受滁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参会现场,我校与滁州市琅琊区政府、企事业用人单位三方签订《“政校企”协同发展工作组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在校园招聘活动开展,市场资源整合等方面深度合作。



为宣传非遗文化,深入研究乡村非遗文化保存和发展现状,探索文化赋能乡村共富的新路径,2023年7月,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非遗调研”小分队前往宣城市郎溪县梅渚古镇、伍子胥文化记忆馆、五猖馆、侯村祠堂等地,开展系列非遗调研活动。(图为成员合照) 7月17日,调研小分队来到郎溪县进行实地调研,在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梅渚古镇和伍子胥文化记忆馆,对郎溪县古建筑保存和开发,尤其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斐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伍子胥文化记忆馆,队员们以伍子胥的生平为视角沉浸式体验群雄并起的春秋战国时期,并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积极参与解说工作,为当地文化宣传贡献青春力量。(图为参观梅渚古镇和伍子胥文化记忆馆) 7月19日,队员们前往非遗项目馆——五猖馆,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对跳五猖这一民俗活动进行了解和学习,展柜中陈列的面具见证着郎溪县的发展与变迁。随后,队员们走访附近村民了解跳五猖活动当前的保护与发展情况,并在与当地村民的交谈中了解到村民对乡村非遗发展的疑惑与期望。(图为参观



为追寻革命先辈光辉事迹,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学习感悟革命精神。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红心向党,助梦青春”团队全体成员赴安徽省合肥市撮镇镇瑶岗社区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图为团队成员与馆内建筑合影)7月25日上午,实践团准时来到合肥市滨海新区渡江战役纪念馆参观,学习渡江精神。在参观中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攻坚克难的精神,这种精神经过七十多年的锤炼,最终形成了“勇往直前、不畏困难”的渡江精神。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历史文物) 7月26日,“红心向党,助梦青春”团队成员来到合肥蜀山烈士陵园,大家在庄严肃穆的纪念碑前集体肃立,并向先烈们献上承载崇敬之情的鲜花,以表当代青年大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意。接着,实践团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陈列馆存有450幅图画及烈士手抄、名人字画、领导题词等,还有全省各地县的烈士英名录,令人震撼,心生敬畏,实践团的成员们通过参观学习,深刻感悟革命精神。(图为团队成员在烈士陵园的集体合照)随后,实践团队成员来到撮镇撮城社区居民委员会,与



8月9日,芜湖市湾沚区汽车零部件行业协会副会长陈孝钱一行4人来管理工程学院考察交流,管理工程学院副院长曹长芳进行了接待。(图为双方开展座谈会)在座谈会上,曹长芳详细介绍了管理工程学院的专业设置、师资力量以及近年来在教学改革和科研成果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他表示希望通过此次交流,能够进一步加深双方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领域的了解与合作,为推动湾沚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陈孝钱表示湾沚区汽车零部件行业协会非常重视与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希望通过此次交流,能够进一步提升协会内部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的专业素质。此次交流活动,双方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达成了初步共识,并约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举行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班、专业技能培训班等活动,共同促进湾沚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