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为了表达对户外工作者的敬意与关爱,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英语2303班“青春无限”实践团的10位同学于2024年6月25日至7月8日开展“暖蜂芜忧驿家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进驻湾沚区前进社区的户外工作者驿站,开展了一系列慰问活动。活动伊始,团队负责人罗旭与前进社区的工作人员完成对接。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检查了驿站矿泉水、风油精、降温喷雾等一系列物资的补给情况,同时检查了冰箱制冷、空调运作等情况。接下来的活动中,成员们分组合作,第一小组负责驿站的打扫工作,对书架、地面等进行了清洁,保证为户外工作者提供整洁的休憩环境:第二小组将矿泉水、风油精和降温喷雾等物资发放给户外工作者们;第三小组的同学与户外工作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环境和服务需求。(图为第一小组开展活动)(图为第二、第三小组活动现场)驿站中,环卫工人们辛勤劳作后的疲惫身影、快递小哥们匆忙奔波后的被汗水湿透的衣衫以及建筑工人粗糙双手中蕴含的坚韧力量,都深深触动着每一位队员的心灵。这一幕幕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0 2024/07/09

在骄阳似火的暑期,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英语2303班的学生们积极投身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组成了一支充满活力与爱心的队伍,深入乡村,走进农田,为当地的阳光玫瑰大棚种植户送去了温暖与实实在在的帮助。用实际行动帮助农民,展现了当代青年的担当与风采。这支名为“农情筑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怀着对农业的热爱和对乡村振兴的使命感,来到了芜湖市红杨镇月湾村。在室外温度36度的高温天气,同学们在阳光玫瑰大棚内气温更高,还有各种蚊虫的“偷袭”,但这丝毫没有阻挡大学生们的热情。他们认真倾听种植户的指导,迅速掌握了采摘、修剪枝叶、给葡萄套袋等农活的技巧,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手中的工作却一刻也没有停歇。在劳动过程中,大学生们不仅展现出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还从网上搜索了相关科学知识为种植户讲解了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提出了一些优化种植管理的建议。种植户周阿姨看着忙碌的大学生们,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这些孩子们不怕苦、不怕累,干起活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0 2024/07/09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鼓励青年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7月8日下午,艺术设计学院在博艺楼(A11)会议室举行了“青春心向党,筑梦新时代”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图为大会现场)仪式由学生会主席候选人任文达主持,学工主管陶涛老师、团总支书记胡亚男老师、副书记吴航老师、指导教师代表赵成老师、各年级辅导员、团队代表出席。国歌奏响后,学生代表郑璐琪发言,表达了对活动的期待与决心。赵成鼓励同学们勇于挑战,提升自我,杜绝摆拍,提倡抓拍。陶涛高度评价了此次活动,寄语同学们珍惜机会,深入基层服务师生。(图为陶涛、赵成发言)(图为全体人员合影)随后,全体志愿者在刘娜娜同学的带领下宣誓,承诺践行青春使命,服务乡村振兴。仪式在合影留念中结束,为志愿者们即将开始的实践活动鼓劲明向,也为学院社会实践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即将到来的暑假期间,艺术设计学院的志愿者们将分赴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

艺术设计学院 0 2024/07/09

本网讯 7月5日下午,芜湖市发明协会高校分会工作会议在我校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会议室召开。会议由芜湖市发明协会秘书长褚明主持。芜湖市发明协会、皖南医学院、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芜湖仪器仪表研究所相关代表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现场)会上,芜湖市发明协会秘书长褚明对今年上半年的工作做了简要回顾。芜湖市发明协会会长汪奇燕对发明协会高校分会、指导委员会成立思路,建立芜湖市发明智库,如何发展学生会员进行说明,并提出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推动高校间发明创造的有效协作,搭建师生与协会的沟通桥梁。 (芜湖市发明协会会长汪奇燕讲话) (芜湖市发明协会秘书长褚明讲话)随后,大家围绕促进高校分会产教融合,学生会员的高层次指导、高质量就业、发明成果高质量展示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讨。 (现场交流)

科技处 0 2024/07/09

本网讯 7月5日上午,管理工程学院在A5E401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漫谈科研意识和文科科研课题(项目)申报的有关问题》的培训讲座,旨在提高教师们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为推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次讲座邀请的主讲嘉宾是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陈昌来,他是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管理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刘冰主持本次讲座,学院全体专任教师聆听了讲座内容。(图为刘冰主持发言)陈昌来教授首先从科研意识的重要性入手,指出科研意识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他表示,科研意识不仅仅是对科学研究的认识和理解,更是一种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和对科学方法的运用。他强调,科研工作者要具备创新意识、求真务实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才能在科研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图为阮成武开讲中)接下来,陈昌来教授详细解读了文科科研课题(项目)申报的有关问题。他表示,申报科研项目是科研工作者展示自己研究成果和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获取科研经费支持的关键。因此,

管理工程学院 0 2024/07/08

基层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层社区也不例外。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结构不断变化,社区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需求,包括人口老龄化,网络诈骗等问题。7月4日,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筑服务初心,写惠民答卷”基层服务实践团队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孟慧老师的指导下来到了湾沚镇罗保社区。团队通过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助力社区治理创新和建设社区治理共同体,为基层社区治理贡献青年力量。经过前期与社区工作人员的沟通交流,此次的暑期社会实践分为两支队伍,分别在罗保社区、美好锦城小区进行防诈骗宣传、防溺水宣传及环境清洁等活动。(图为志愿活动现场)团队成员积极与当地居民交流,通过走访调研,志愿者们发现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社区内仍有许多居民不会使用互联网,甚至有过被诈骗的经历。针对这一情况,志愿者们迅速行动起来开展社区防诈骗入户宣传活动。他们耐心教老人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并向他们讲解网络安全防护知识,让居民们感受到了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也有效提升了他们的防诈骗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0 2024/07/08

  随着暑期的到来,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英语2202班“力振乡旅,情满西河”志愿服务团队的志愿者们踏上了前往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西河古镇的旅程,开启了为期十四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在这项旨在促进乡村振兴和古镇旅游业发展的活动中,志愿者们深入古镇,为当地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图为志愿者们走访调查古镇景点)西河古镇,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与丰富文化遗产的地方,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发展乡村旅游,努力打造区域旅游亮点。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志愿者们积极行动起来,他们利用所学的知识,对古镇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在充分了解古镇的地理环境、文化特色及旅游现状的基础上,志愿者们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导老师张齐云的带领下开展了一系列的志愿服务活动。针对游客需求,志愿者们设计了一系列旅游路线和文化体验活动,让游客能够更加深入地体验古镇的历史和文化魅力。除此之外,志愿者们还深入古镇各个角落,面对面为游客提供服务,用掌握的丰富知识向游客介绍古镇的历史故事、文化景点和特色美食,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其中,志愿者们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0 2024/07/08

7月6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李津津老师带领李欣怡团队(指导老师龙海燕、李津津)和陈文博团队(指导老师袁荫)赴武汉参加第八届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华中赛区决赛,均斩获华中赛区决赛三等奖。(图为比赛合影)(图为获奖名单)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集成电路行业作为推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核心力量,其创新与创业活动受到业界以及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本次大赛聚集了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以及行业企业的众多参赛队伍,共同展示集成电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技术创新。李欣怡团队的“生态智能定位驱鸟系统”注重实践探索,通过多次内部讨论和实验验证实现复杂环境下的实时分析和鸟群声音定位,实现及时驱赶鸟群的效果。陈文博团队的“卫安居士——基于频谱分析监测无线网络安全的一体化高效型设备”,项目直击市场痛点,实时监测无线网络安全,优化网络攻击的拦截效果,营造良好网络生态环境。经过积极的备赛,各团队成员现场答辩10分钟、回答问题5分钟,评委老师从项目背景、技术原理、市场价值、创新特色等方面进行了提问,最终斩获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0 2024/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