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7月16日,艺术设计学院“一路生花”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联合湾沚区血防站,来到陶辛镇倪家村,开展了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血吸虫预防宣传活动。(图为实践团队、血防站工作人员及倪家村工作人员合影) 在活动策划阶段,指导老师胡亚男、王路明、姚松和张旭对活动前期的策划、物资准备、人员分工、活动的安全开展和后期总结宣传都进行了详细的线上和线下指导。(图为实践团队前期指导) 血吸虫病是一种长期困扰农村水乡地区的地方病,对居民的健康及地区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倪家村作为此次宣传活动的地点,是一个典型的水乡村落,长期以来面临血吸虫病的威胁。活动开始,宣传走访小组在血防站专业老师的培训指导下,结合血防站的专业资源,开展血吸虫病防治走访宣传。宣传内容包括血吸虫生活史的详细讲解、预防措施的演示,以及如何识别和报告病情的讲解。(图为血防站专业人员现场指导实践团队)  此外,

艺术设计学院 0 2024/07/18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进一步服务和谐社会建设,锻造思想政治素质,展示大学生风采,7月,“熹微之光,引心向阳”暑期社会实践团在芜湖古城社区夏主任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郝峰山老师的带领下成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0 2024/07/16

为了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老人在晚年享受更加宁静、舒适和有意义的生活;同时,增强老年人的防诈骗意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财产和权益,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卓越实践团赴芜湖市湾沚区湾沚镇新都社区开展了“银龄跨越数字鸿沟”主题活动。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0 2024/07/16

近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张豪老师携孙加逸团队(指导老师汪中霞、张豪)和王萱团队(指导老师邓玉、陶龙高)赴合肥工业大学参加第二届安徽省高校电力电子应用设计竞赛决赛,均斩获决赛三等奖。本次竞赛的题目为“TMS320F28335控制的数字化三相逆变变频电源”设计。我校两支参赛团队在比赛中两支参赛队伍的设计凭借其创新性、实用性和技术含量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不仅展示了他们对电力电子应用的深入理解,更通过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成功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得到了评委和同行的高度认可。本次比赛所取得的杰出成绩,不仅充分体现了参赛团队的辛勤努力,也进一步验证了我校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卓越水平。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将持续为学生参与各类学术竞赛和实践活动提供坚强的后盾,为他们搭建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图为决赛现场)(图为获奖证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0 2024/07/16

本网讯 本着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奋进思想、弘扬中华非遗文化熠熠之光的初心和使命,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簟纹如水”实践团赶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苏成军舒席制造厂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切身实践,深入了解这座具有传统古朴韵味,以手工艺制作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图为实践团成员与传承人和指导老师合影)实践团队通过非遗继承人苏成军老师的介绍,不仅系统地了解舒席从选材、取材到编织的全过程,还深刻感悟到舒席传统手工艺制作所面临的困境和行业发展现状。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购买舒席,延长舒席产业链,苏成军舒席制造厂逐渐由原始的家庭式手工作坊发展成为现在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书习技艺的传承基地,产品从单一的睡席发展为现在多元化并具有公益审美的舒席。苏成军师傅表示,因为有国家对非遗文化政策的鼓励与支持,龙舒贡席的知名度和销售途径得到了大力开拓。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传承人进行交流)(图为实践团成员聆听传承人的讲解)实践团队还在苏师傅的指导下亲手参与到剖竹、起黄、匀撕、蒸煮等手工制作过程中来,切身感受到了舒

管理工程学院 0 2024/07/16

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绘就文化新篇章。7月13日至7月16日,管理工程学院“龙绘竹兴”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文昌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图为实践团与指导老师合影) 竹韵织梦传千古,编艺流芳映今朝传统之篾,流传千年的手艺。实践第一站,团队前往竹编手艺人家中,学习了解竹编文化。竹编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老匠人手中的竹编,编织着历史的长河,实践团成员们围坐在老师傅的工作台旁,观看竹编过程,聆听他讲述竹编的历史与技艺,目睹一根根普通的竹子在他手中逐渐变成精美的艺术品。团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这门手艺的复杂与精妙,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致的操作。(图为竹编编制过程) 桨影翻波绘龙舟,文化传承逐梦流随后,实践团踏入历史悠久的龙舟存放仓库,深入体验和学习这一传统文化遗产。龙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

管理工程学院 0 2024/07/16

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知识才干、厚植爱农情怀、投身社会实践,7月12日至7月15日,由艺术设计学院动画2201班组织的“绿野青春”实践团队来到芜湖市湾沚区龙尾张村,联合龙尾张村南湖生态公园社会实践点,在指导教师汪冰啸和邢龙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调研访谈、环保宣传、农业技术支持等形式,探寻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径,开启助力乡村振兴的“寻绿之旅”。            (图为活动合照)    活动现场,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到各项农事体验项目中。他们挽起衣袖,走进农田,亲自参与播种、除草、采摘等农事活动,亲身感受农民劳作的辛勤与大自然的神奇。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不仅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农具,还了解到许多关于农作物生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图为同学们参与农作活动)   同学们通过了解绿色、生态、环保理念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意义,懂得了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只有遵循自然规律,采用绿色环保的种植方式,才能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同学们介绍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环

艺术设计学院 0 2024/07/16

2024年7月5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传承非物质文化,守护精神家园”实践队在指导老师陈玮婕的带领下前往芜湖市湾沚区陶辛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访调查的方式唤起民众对芜湖铁画的了解与兴趣,让非遗传承下去,扎深根,结硕果。志愿者们在当地的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活动,向来往的居民跟工作人员热情地派发问卷,耐心解释本次活动的目的与意义。大家积极参与,认真填写问卷,其中不乏对铁画艺术有着深厚情感的老一辈人,也有对传统文化充满好奇的年轻人。问卷内容涉及对芜湖铁画的认知、欣赏习惯、宣传改进建议等方面。一名年长的参与者在填写问卷后,与志愿者深入交谈,他提到:“铁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品,更承载了我们芜湖的文化记忆和精神象征,希望年轻人也能继续传承下去。”他的话语引起了周围人的共鸣,现场气氛温馨而活跃。(图为活动现场)此次问卷内容覆盖了芜湖铁画的知晓率、观众年龄分布、艺术形式喜好等多项指标,同时征集公众对提升铁画艺术传播的许多建议。活动不仅为芜湖铁画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料,也为铁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0 2024/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