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坚定理想信念,7月,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探索安徽名人馆,传承名人精神”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名人馆开展以“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伊始,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们依次参观了安徽名人馆馆内的八大展厅。展馆以史为纲,以时为序,展出了120位安徽历史名人。在解说员细致入微的解说下,实践团成员们首先了解到了邓稼先的故事,他组织探索氢弹设计原理、技术途径,领导参与中国首颗氢弹研制、试验,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科学家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以及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他的生活和工作,是对科学报国、无私奉献的最好诠释。随后,团队成员跟随讲解员的引导步入第七展厅,在目睹新中国成立前期那一位位勇于冲锋陷阵、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们,每一位实践团成员都深受触动,对革命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图为实践团在聆听工作人员对历史的解说)在细致地观赏了馆内陈列的丰富展品之后,团队成员们自由分组,通过向馆内参观者发放问卷的调查方式



为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消防和安全意识,增加特殊儿童用电安全的防护知识,关爱特殊儿童成长,同时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鼓励广大青年积极服务社会。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慧火童行”实践团在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刘志琪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赖敏老师的指导下于2024年7月8日前往宣城市宣州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图为实践团与指导老师合影)在宣州区金坝街道,实践团组织开展了消防安全宣讲活动。实践团成员分成若干小组深入金坝街道向社区居民分发消防宣传单,宣传单页上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火灾逃生自救、居家防火、灭火器材正确使用等消防安全知识。期间团队成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地解答居民关于电气安全和消防安全的问题,分享如何正确使用电器、如何避免火灾的发生等日常注意事项,提醒居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确保家庭安全。社区居民对实践团的宣传工作表示十分支持和肯定,并对团队成员的答疑解惑表示衷心的感谢。(图为“慧火童心”实践团向社区居民宣传消防知识)7月9日,实践团前往宣州区社会福利中心,为那里的特殊儿童举办了一场关于消防用电安



为整合校政资源,搭建校政合作平台,共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同时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润物无声地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7月16日,艺术设计学院实验中心“木工手作”团队利用专业所长,赴华庆社区开展实践活动,活动结合专业实验项目,以托班的形式面向社区内儿童提供一系列特色课程。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志愿者在胡亚男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罗保社区,开展了一场创意绘画活动,活动旨在通过指导小朋友们进行绘画创作,培养他们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图为华庆社区活动现场) 实验中心“木工手作”团队的同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课程筹备。过程中,队员们就前期制定的活动方案积极讨论,为优化活动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提出建议。为保证授课顺利进行,老师们引导队员们以模拟教学的形式进行练习,并针对每位同学的表现,就教学材料准备、课堂管理、授课表现、互动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改进建议。此外,队员们将为本次实践活动筹备的教学物品进行清点和整理,确保物品完好、充足供应。(图为社区儿童积极参加)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7月16日,艺术设计学院“一路生花”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联合湾沚区血防站,来到陶辛镇倪家村,开展了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血吸虫预防宣传活动。(图为实践团队、血防站工作人员及倪家村工作人员合影) 在活动策划阶段,指导老师胡亚男、王路明、姚松和张旭对活动前期的策划、物资准备、人员分工、活动的安全开展和后期总结宣传都进行了详细的线上和线下指导。(图为实践团队前期指导) 血吸虫病是一种长期困扰农村水乡地区的地方病,对居民的健康及地区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倪家村作为此次宣传活动的地点,是一个典型的水乡村落,长期以来面临血吸虫病的威胁。活动开始,宣传走访小组在血防站专业老师的培训指导下,结合血防站的专业资源,开展血吸虫病防治走访宣传。宣传内容包括血吸虫生活史的详细讲解、预防措施的演示,以及如何识别和报告病情的讲解。(图为血防站专业人员现场指导实践团队) 此外,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进一步服务和谐社会建设,锻造思想政治素质,展示大学生风采,7月,“熹微之光,引心向阳”暑期社会实践团在芜湖古城社区夏主任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郝峰山老师的带领下成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老人在晚年享受更加宁静、舒适和有意义的生活;同时,增强老年人的防诈骗意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财产和权益,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卓越实践团赴芜湖市湾沚区湾沚镇新都社区开展了“银龄跨越数字鸿沟”主题活动。



近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张豪老师携孙加逸团队(指导老师汪中霞、张豪)和王萱团队(指导老师邓玉、陶龙高)赴合肥工业大学参加第二届安徽省高校电力电子应用设计竞赛决赛,均斩获决赛三等奖。本次竞赛的题目为“TMS320F28335控制的数字化三相逆变变频电源”设计。我校两支参赛团队在比赛中两支参赛队伍的设计凭借其创新性、实用性和技术含量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不仅展示了他们对电力电子应用的深入理解,更通过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成功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得到了评委和同行的高度认可。本次比赛所取得的杰出成绩,不仅充分体现了参赛团队的辛勤努力,也进一步验证了我校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卓越水平。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将持续为学生参与各类学术竞赛和实践活动提供坚强的后盾,为他们搭建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图为决赛现场)(图为获奖证书)



本网讯 本着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奋进思想、弘扬中华非遗文化熠熠之光的初心和使命,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簟纹如水”实践团赶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苏成军舒席制造厂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切身实践,深入了解这座具有传统古朴韵味,以手工艺制作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图为实践团成员与传承人和指导老师合影)实践团队通过非遗继承人苏成军老师的介绍,不仅系统地了解舒席从选材、取材到编织的全过程,还深刻感悟到舒席传统手工艺制作所面临的困境和行业发展现状。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购买舒席,延长舒席产业链,苏成军舒席制造厂逐渐由原始的家庭式手工作坊发展成为现在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书习技艺的传承基地,产品从单一的睡席发展为现在多元化并具有公益审美的舒席。苏成军师傅表示,因为有国家对非遗文化政策的鼓励与支持,龙舒贡席的知名度和销售途径得到了大力开拓。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传承人进行交流)(图为实践团成员聆听传承人的讲解)实践团队还在苏师傅的指导下亲手参与到剖竹、起黄、匀撕、蒸煮等手工制作过程中来,切身感受到了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