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新教师了解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要求,夯实教学基本功,尽快胜任教师工作岗位,学校于7月8日启动本年度新教师教学训练营,共计200余名新教师参训。本次培训分为集中授课、专项培训和在线学习三个阶段。(开班典礼) 7月8日-7月22日是集中授课阶段。7月8日-12日邀请了校内外专家,从职业准备、教学规范与教学改革、教育技术、教学基本功等模块开展专题讲座。7月14日-21日由安徽师范大学本科黄时中、郭淑新、张武和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束立生四位教授根据学科分班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包括微课教学设计、指导选题、指导教案设计、指导教案设计、试讲与评析等。



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缅怀革命先烈,铭记革命历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2024年7月20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红色遗迹 百年之光”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前往金寨县红二十五军军政机构旧址、红军广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 金寨县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全国第二大将军县,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是革命老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图为团队在红二十五军军政机构旧址合照) 团队首先前往金寨县红二十五军军政机构旧址。实践团的成员们在参观的过程中了解到了红25军的历史背景以及进行多次重要的军事行动和战略转移。这些照片以及资料,无声胜有声地告诉我们: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正是因为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实践团成员们在参观中更加深刻地学习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红军战士的英勇事迹。 (图为参观红二十五军军政机构旧址) 第二日,实践团在指导老师汪倩雯的带领下前往金寨县红军广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浆”心传承,纸韵流芳实践团队于7月中旬前往宣城市泾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浆”心传承,纸韵流芳为主题,深入了解宣纸文化,探索其传承与发展之路。探寻宣纸文化底蕴,体验制作工艺魅力实践团队先后参观了泾县宣纸文化产业园和中国宣纸博物馆,通过实地走访、聆听讲解、亲身体验等方式,深入了解宣纸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文化价值。团队成员在专业技师的指导下,体验了宣纸制作过程中的浆磨、袋料、晒纸等工序,感受了宣纸制作的复杂与神奇。宣纸作为中国传统的书画用纸,素有“纸寿千年”的美誉,其制作工艺复杂繁琐,包含捞纸、晒纸、剪纸等100多道纯手工工序。团队成员亲手体验了浆磨、袋料、晒纸等工序,真切感受到宣纸制作的复杂与神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意油然而生。(图为挂牌仪式合影并参观泾县宣纸产业园)(图为团队合影并体验宣纸制作)调研传承现状,倾听公众声音为深入了解宣纸文化的传承现状和公众的认知程度,



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动员和教育学院师生投身基层法治实践,深入了解刑事司法执行严肃性,机械工程学院“青春志愿行”法宣实践团同芜湖三山经开区社区矫正管理局开展了特色法治教育活动。不同于传统认知的刑事司法执行,“社交矫正”对于大部分同学还比较陌生,为加强学院师生的法治意识,实地参与刑事司法执行,团队成员首先到达芜湖三山经开区社区矫正管理局。在管理局领导和挂职民警干部的带领下,同学们首先参观了管理局的指挥中心以及各个功能科室并和师生进行了简单的座谈。随后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深入了解社区矫正以及法律知识,现场参与了社区矫正入矫宣告。(图为矫正管理局领导与师生进行座谈)(图为团队成员现场参与社区矫正入矫宣告) (图为学生参与学习阅读司法文书及犯罪罪名介绍) (图为师生与龙湖司法所领导交流) 随后管理局领导带领学生们前往龙湖司法所,了解基层司法所日常工作;参观法治文化广场,感受法治精神;现场观摩社区矫正执法,社区矫正对象“现



本网讯 在盛夏的季节里,一群充满活力的大学生们将青春的种子播撒在了广阔的田野上。从7月13日至7月15日,“绿意乡途·挖掘乡村振兴”实践团奔赴安徽省芜湖市湾沚鸠兹湾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些年轻的实践团成员以“青春助力乡村振兴”为行动口号,深入乡村,通过科技服务、文化教育、环境保护等多种形式,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图为实践团与指导老师合影)布上生花,青春筑梦扎染,作为中国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之一,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受人们喜爱。秉承着传承与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心,实践团成员通过网络和视频的帮助,了解了扎染的历史起源、文化意义以及制作工艺,亲手体验了从设计图案、扎绑布料到上色、固色的整个制作过程。实践团成员纷纷发挥创意,构成了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随着每一块布料逐渐呈现出独一无二的花纹和色彩,大家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也油然而生。 (图为实践团参与非遗扎染)耕读传薪,青春助农随着活动的进行,实践团成员还参观了农耕文化科普馆。农耕文化科普馆作为传承和展示中国古老农耕文



为帮助老年人了解电信诈骗的危害,学习使用智能手机,同时进行湾沚区南湖印社区的环境清理,提升社区整体卫生状况,7月,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基层服务践行团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湾沚区南湖印小区成功开展以“玩转智能手机,乐享银铃生活”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深入了解和宣传新时代农村的发展成就,深化对农村改革和发展的认识,更好的助力乡村振兴发展。7月,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召唤星光,把爱带回家”实践团赴芜湖市湾沚区龙尾张自然村开展了乡村振兴文化调研社会实践活动。(图为实践团成员了解张家小院的故事)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们来到龙尾张自然村。在当地居民的引领下,成员们依次参观了“小时候印象记忆馆”、“乡愁记忆馆”和“男耕女织展示馆”。展馆通过复原旧时的农村场景,展示了许多当时的时髦物件,让实践团成员们直观地了解了过去农村生活的状态,增进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识。随后,成员们与当地居民展开交流,了解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中以前和如今居民生活环境的变化,居民表示乡村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乡村新建的活动中心以及修复的历史文化馆,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精神世界,还使当地成功开展了相关的旅游业,带动一批网红经济的发展。最后,实践团成员们调查了解龙尾张自然村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以及当前乡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



夏季天气炎热,家庭用电用气量剧增,是各类家庭火灾的高发期。为进一步加强居民的家庭消防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火自救能力。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安老消防”实践团于7月13日在芜湖市湾沚区芜湖空港会展中心开展了消防安全知识宣传系列活动。(图为实践团成员向附近居民宣讲消防知识)在宣传活动中,团队成员对来往人群发放了消防安全宣传资料,图文并茂地讲解了发生在住宅建筑内电动自行车的典型火灾事故案例,随后,针对人们日常生活中对电动自行车进楼道、飞线充电等方面引发消防安全事故的实际情况,团队成员重点讲解了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摆放等常识,同时提醒人们要紧紧抓住家庭火灾防控薄弱点,严防火灾事故发生,要严格按照消防法规定要求,自觉规范车辆停放,保持消防通道随时畅通。团队成员还向人们讲述了使用灭火器和烟雾报警器等的正确方法,并强调发生火灾时一定要保证自身的安全。(图为实践团成员向老人讲解灭火器使用方法)附近居民对实践团的宣传工作表示出了极大的热情和支持,他们高度赞扬了实践团在社区中所做的工作,认为实践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