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机械工程学院“信工科技筑梦队”实践团奔赴江西余干、安徽南陵和宣城三处鸵鸟养殖基地,开展为期14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实地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并结合专业知识和国家政策,为乡村振兴发展贡献青年智慧。此次活动由机械工程学院何东伟、马克思主义学院常琳琳老师跟队指导。(图1:与南陵金马特种养殖有限公司座谈现场)实践期间,团队通过大量走访与充分交流,了解到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鸵鸟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增收的新途径,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江西余干县奔富鸵鸟养殖合作社,团队成员们见证了鸵鸟养殖与孵化的全过程,以及鸵鸟苗、鸵鸟肉与蛋类的销售情况。合作社占地面积超过100亩,直接带动302户农户成功脱贫,连续两年为入股贫困户分红2400元。此外,基地还注重产业链的延伸和产品的多元化开发,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益。(图2:基

机械工程学院 0 2024/08/01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组建“绘梦乡村”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高超、李媛的带领下,于2024年7月16日至29日在芜湖市陶辛镇双桥村开展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致力于助力陶辛镇双桥村的产业升级、乡村建设及村民的美好幸福生活,促进当地文化产业与农业生产的高度融合。针对此次活动,团队规划先行、分类施策,队员们也积极参与、全力以赴,整个活动包括了解莲子加工技术、美化乡村墙绘、开展走访调研等多个实践环节。(图为全体成员合影)电商兴农,步步生莲7月18日,实践团来到双桥村莲子加工厂,详细了解莲子的生产加工过程,厂内先进的加工设备和高效的生产流程让队员们深切地感受到乡村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参观交流,队员们了解到,双桥村莲子加工厂在为村民们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基于对双桥村莲子加工厂的参观调研,接下来的日子,队员们与电商运营办公室负责人奚智羚经过多次沟通后,决定以“电商兴农”为主题,以抖音直播平台为依托,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0 2024/08/01

为向小朋友传播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和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生活中的科学”实践团在团队指导老师王龙虎的指导下于2024年7月16日赴湾沚区新都社区公益课堂开展了科普宣讲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0 2024/07/31

为深入发掘中国古代文化与历史的红色脉络,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安信工“古韵寿州行”实践团于2024年7月17日至29日在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开展“三下乡”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探访寿县的历史遗迹,发掘红色故事,团队成员们不仅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在红色记忆的洗礼下,坚定了爱国情怀,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誓为传承红色基因、助力民族复兴贡献力量。追寻历史足迹,感受古楚魅力7月18日,实践团首先参观了寿县楚文化博物馆。馆中楚国古剑和其他珍贵文物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令参观者叹为观止。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成员们通过展品了解楚文化的独特魅力,不仅感受到楚文化的深厚积淀,也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使命感。其中,最让成员们印象深刻的是“革命沃土”展区,其详细展示了寿县作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背景及楚文化在革命期间的影响与贡献,丰富了实践团对于寿县红色文化的认识。(图为实践成员在楚文化博物馆前的合照) (图为实践团成员学习楚文化的照片)穿越时空对话,感悟革命精神带着前日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0 2024/07/30

响应国家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号召,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应用专业知识和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数字赋能-助力乡企”实践团于2024年7月14日至28日深入霍山县下符桥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霍山门户·多彩新韵·数字赋能”为主题,在指导老师宋卫卫、张齐云的带领下,取得圆满成功。扎根霍山门户,共筑多彩家园从地理位置上看,下符桥镇是霍山县的北大门,这里红色历史与绿色生态交相辉映,民俗文化丰富多彩。7月18日,实践团在庙岗集村举行了对接和授牌仪式,与村书记赵东深入交流,共谋乡镇发展大计。在对接仪式上,赵东向实践团介绍了乡镇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发展瓶颈,经双方过现场讨论,初步构建了调研提纲和解决思路。实践团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探索乡村建设新路径,并深入乡镇实地调研,结合具体情况将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力。最后,双方举行了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基地的授牌仪式。(图为授牌仪式现场)多彩新韵之红色记忆:学习红色历史,铭记红色精神实践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0 2024/07/30

现今,以人工智能、新能源、5G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正逐渐应用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乡村振兴,2024年7月16日-30日,安信工“AI——芜中声有”实践团在池州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三下乡”之旅。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共筑未来产业进步7月16日早上9点,李京阳带领队员们来到池州市贵池区墩上街道罗城村村委会举行授牌仪式,李京阳表示此次三下乡活动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队员们将通过知识、科技、文化的下乡,以此提升农村地区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村委会也热情地接待实践团的队员们,他们表示非常期待志愿者们的到来能为乡村带来新的变化,同时也会给予最大的支持和帮助。队员们也表示自身绝不辜负村委会的殷切希望。(图为双方签订授牌仪式)(图为授牌仪式结束后团队合照)践行实地调研 赋能乡村振兴授牌仪式结束后,队员们在池州市贵池区墩上街道渚湖村展开为期五天的实地调研。七月的池州,青山含翠,绿水潺潺,通过亲身实地的走访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0 2024/07/30

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理念,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培养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2024年7月15日到7月28日,安信工“青春皖岳行”前往岳西各地区开展为期14天的暑期“三下乡”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引领成员们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从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中汲取不竭动力,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调研红色文化,学习百年党史。实践团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依托实践基地红色资源,学习百年党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7月22日,实践团来到中共安徽省委首任书记王步文故居和初心与使命展陈馆,聆听红色故事,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一行人跟随馆内讲解员的指引,从“励志救国的初心、不负时代的责任担当、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至死不渝的绝对忠诚、坚如磐石的理想、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六个模块深入了解革命烈士王步文。指导老师马越详细讲解王步文同志的红色故事并带领实践团成员重温入党誓词,并叮嘱成员们,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0 2024/07/29

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计划,深刻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计算机(大数据)学院“侯鸟归巢”实践团于2024年7月10日至24日到安徽省淮南寿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前往防汛一线,助力防汛工作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淮河干流正阳关水文站水位已到达警戒水位24米,防汛抗洪形势十分严峻。为助力防汛工作,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张贵强的带领下,前往防汛现场,协助防汛救灾行动。从搬运物资、检查堤坝到协助疏散居民,每一项任务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展现了青年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工作人员合照)炎夏送清凉,青春伴晚情实践团还来到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双门村进行慰问帮扶活动。成员们与村里老人亲切交流,聆听时代回忆,送去关心慰问。不仅体现了青年一代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也为乡村社区增添了温馨与和谐的气息。(图为实践团与老人合影)参观知历史,体验探民俗“候鸟归巢”实践团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淮南市正阳关镇文化馆和寿县楚文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0 2024/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