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为进一步落实省疫防办、省教育厅关于秋季开学疫情防疫的各项要求,扎实做好秋季开学前后高校的疫情防控工作,8月28日上午,省教育厅开学疫情防控第五督查组对我校进行开学疫情防控督查。副校长汪忠国,相关职能单位防疫负责人接待了督查组一行。汪忠国向督查组汇报了我校疫情防控基本情况、开学方案部署落实和应急演练情况。督查组现场对照开学条件对标对表检查了相关支撑材料和台帐,并实地检查了我校快递综合服务中心及医务室等重点场所的防疫工作及日常工作台账。(检查现场)督察组在检查结束后的反馈会上,对我校的整体防疫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我校部分重点部位的防疫工作提出了改善意见,强调开学后务必把好校门关,严格核查进校人员信息,进一步完善相关记录和台帐,压实各级单位负责人的责任。(会议现场)此次督查工作进一步巩固了我校疫情防控工作,对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形成有力推动,筑牢安全底线,确保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网讯 为扎实做好2022年秋季开学工作,进一步提升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切实维护师生身体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8月25日,我校积极开展2022年秋季开学疫情防控演练。本次演练由校防疫办统一组织,副校长汪忠国、职能单位防疫负责人、校医务室和各学院学工秘书以及师生志愿者参加了此次演练。本次演练内容分为开学入校流程演练和应急场景处置演练。在老生返校和新生开学流程中,学生进入通道后按引导扫码并查验核酸检测报告、测量体温、更换口罩、手部消毒等,正常者有序进入学校。未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者,进入异常情况处置通道,进一步核实行程轨迹,安排临时核酸采集点进行核酸采集+抗原核酸采集。应急场景演练主要针对发现体温异常者如何进行应急处置及抗原检测异常的应急处置。全程演练紧张有序,各部门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行动迅速,达成了预期的目标。(图为演练现场)通过此次演练活动,进一步明确了防疫流程中的规范程序,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出现异常情况后,能够快速启动相应工作流程,落实落细秋季学期开学工作方案和相关应急预




8月19日-20日,由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在天津拉开帷幕。会议聚焦“后疫情时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新变化、新方式、新技能”,全球123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00名代表注册参会,25个国家的教育部长、15个国家的驻华大使出席大会。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举办14个不同主题的分论坛,来自各国的250多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数字赋能、转型升级”“绿色技能、持续发展”“命运与共、合作共赢”“普职协调、终身学习”“技能减贫、促进公平”“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科学教育、工程教育”等议题发表演讲,校长吴敏教授受邀出席“职业院校科学教育发展”论坛并作专题报告。




本网讯 8月16日上午,省教育厅召开全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赵振华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王光虎主持会议。我校在图书馆8楼一号会议室设立分会场,校长吴敏、副校长汪忠国、校防疫办和职能单位防疫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赵振华深入分析了当前全省教育系统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从准备工作要到位,返校条件要规范,核酸检测要严格,聚集性活动要严控等4个方面,对统筹做好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首先要科学研判,清醒认识当前疫情防控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其次要精准防控,统筹抓好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最后要勇于担当,压紧压实防控工作责任。(图为会议现场)会议结束后,学校围绕合格评估及秋季学期开学等专项防疫工作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吴敏强调,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细化秋季学期开学工作方案和相关应急预案,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坚决筑牢守好学校疫情防控坚固防线。




本网讯 近日,芜湖持续高温晴热天气,8月16日上午,校长吴敏、副校长汪忠国在后勤管理处和保卫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深入一线,看望慰问在暑期坚守岗位的外包单位服务人员,送去防暑降温的慰问品,代表学校向他们致以问候和敬意。校领导一行先后来到保安岗点、维修、绿化、食堂以及施工现场等多个工作点,每到一处,校领导们都与在岗人员一一握手并仔细询问暑期工作和疫情防控实施情况,对一线工作者顶酷暑、战高温、不辞辛劳的敬业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在送上慰问品的同时,也不忘叮嘱大家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注意劳逸结合,要时刻把健康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图为慰问现场)校领导的关心和慰问似缕缕清凉让大家倍感亲切和鼓舞。在场人员纷纷表示,一定不会辜负学校的期望和嘱托,将以更加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更加细致的工作态度做好工作,用实际行动保障学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全力营造和谐安定的校园环境,让师生满意,让学校放心。




近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2021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推选认定结果》,我校申报的《产教融合模式下人工智能专业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评“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图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通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于2021年9月启动了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推选工作,经对700余项申报案例进行资格审核、网络盲审、线上线下“双走访”、专家推荐以及网上公示等环节,最终260项案例被认定为2021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其中不乏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河海大学等著名院校。(图为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万家山副院长及人工智能专业教研室主任高超线上答辩现场)自推选工作启动以来,学院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开展自办学以来的产教融合相关工作凝练,积极准备推选所需材料。4月




本网讯 2022年8月7日,第二十四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组委会发布了国赛获奖名单,我校在文化创意创新赛、单人舞、多人舞、点球、短跑、障碍跑六个赛道中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项,国家级二等奖3项,国家级三等奖2项,共7项的骄人成绩。 (图为部分奖项)该项赛事由机械工程学院承办,计算机学院、艺术学院协办,经过前期选拔的省赛10支队伍参加国赛,该项赛事共计24项赛道,聚焦产业热点,体现科技前沿,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及机器人人才培养,我校以该项赛事为支点重点培养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相关人才。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由国家一级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人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承办,该项赛事被列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旨在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团队配合能力。此次比赛中,各参赛小组成员既分工明确又通力合作,坚持按时按质地完成了各环节赛程,不仅提升了团队的组织协作能力,也激发了师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的工匠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