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为实现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和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本周“教学质量人人过关”教研活动持续开展中。12月1日上午,副校长陈跃东带队,教学督导方正华、计算机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万家山、教研室主任朱洪军及教学质量评估办公室方向莉在文津校区听取了《自动化测试设计技术》课程。随后陈跃东组织评议小组开展讨论,在课堂组织与管理、教学设计、教学材料一致性方面进行讨论和建议。 (《自动化测试设计技术》课程听课现场)12月2日上午校领导分头带队,副校长陈跃东和葛付才带队听取了艺术学院课程,校长助理兼教务处处长孙辉、教学督导李化来、艺术学院院长袁立庠及分管教学院长周建先后听取了《造型Ⅱ》、《媒体设计与创意》课程。在《造型Ⅱ》课程中,看到了教师对学生作业点评的认真负责,同时在展示学生作品方式方面给予建议,可借助多媒体、投屏等方式解放双手,在点评影响方面建议扩大辐射范围。在《媒体设计与创意》课程上,评议小组建议采用翻转课堂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造型Ⅱ》课程听课现场)(《媒体设计与创意》课程听课现场)副校长王




本网讯 为实现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和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本周“教学质量人人过关”教研活动持续开展中。12月1日上午,副校长陈跃东带队,教学督导方正华、计算机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万家山、教研室主任朱洪军及教学质量评估办公室方向莉在文津校区听取了《自动化测试设计技术》课程。随后陈跃东组织评议小组开展讨论,在课堂组织与管理、教学设计、教学材料一致性方面进行讨论和建议。 (《自动化测试设计技术》课程听课现场)12月2日上午校领导分头带队,副校长陈跃东和葛付才带队听取了艺术学院课程,校长助理兼教务处处长孙辉、教学督导李化来、艺术学院院长袁立庠及分管教学院长周建先后听取了《造型Ⅱ》、《媒体设计与创意》课程。在《造型Ⅱ》课程中,看到了教师对学生作业点评的认真负责,同时在展示学生作品方式方面给予建议,可借助多媒体、投屏等方式解放双手,在点评影响方面建议扩大辐射范围。在《媒体设计与创意》课程上,评议小组建议采用翻转课堂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造型Ⅱ》课程听课现场)(《媒体设计与创意》课程听课现场)副校长王




12月6日,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的一间间智慧教室里,智慧教学正在发生……而老师和学生们也迎来了一批特别的客人——他们是第十九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IFET2020)的参会专家与会议代表。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敏教授的带领下,教指委专家和参会代表一行亲临安信工现场,参加此次会议专题论坛十“基于智慧教室和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专题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除领导专家亲临现场考察外,论坛全程在线直播,共计5500余人远程同步观摩。智慧教室建设,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催化剂观摩伊始,领导专家一行来到学校教学督导中心,吴敏校长代表校方致欢迎辞;安信工校长助理兼教务处处长孙辉副教授深入介绍了学校以“功能辅教、模式促改、环境育人”为核心的智慧教室建设思路。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敏教授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校长助理兼教务处处长孙辉副教授教学督导中心——集中展示全校智慧教室授课情况2019年,在科大讯




为深入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贯彻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增强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与科技成果转化。我校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会同电气与电子学院分别于11月25日,12月2日开展了两期围绕5G技术领域的高价值专利培育与挖掘的专项提升培训。电气与电子学院相关专业青年教师16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前TISC中心已提前检索生成了5G高速传输、5G导航、5G通信网络、5G基站、5G安全认证、5G报文传输、5G智慧基站、5G天线、5G信道等9个专题检索分析报告供参培教师学习参考。本次培训将分为三期完成,每期围绕3个专题进行。第三期培训将在12月底完成。本次培训旨在引导和推动二级学院专利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同时集中学科力量,形成有效的高价值专利群,推动高价值专利的产生和转化。下一步TISC中心将面向全校,及时公布地方产业特点和重点技术领域的技术分析报告,为二级学院的科技创新工作提供有力支撑。技术




创最好的班风,建最美的学风。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充分发挥学风先进的示范引领作用,以最好的班风来促进最美的学风。12月2日下午14:00,安徽信息工程学院2019-2020学年学风先进班级现场汇报评审会在新芜校区A3W301智慧教室顺利举办。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副校长葛付才、学生处及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全体学工秘书、辅导员以及2020级各班级班长参加了本次评选活动。 (图为汇报现场) (图为汇报班级) (图为现场观看的老师) (图为现场观看的学生)汇报大会上,14个班级代表用各种方式展现班级的优秀风采,从班级简介、班级管理、班风和学风建设、班级成果等等方面进行汇报,彰显了各班级的优良学习氛围。评审组根据各班级的汇报情况以及状态数据进行打分,最终评定通信1802等10个班级为2019-2020学年度“十佳学风先进班级”。(图为葛付才副校长点评总结) (图为嘉宾评委与获奖班级代表合影)汇报结束后,葛付才副校长进行点评,他强调本次学风先进班级评选是一次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有广度的活动,




近日获悉,由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和科大讯飞(苏州)科技有限公司等三家共同申报的国家级项目“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智能语音开放创新平台”正式获批立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作为《“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2030年为时间节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智能语音开放创新平台项目基于智能语音语言技术包括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言理解、语音翻译等关键技术,是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布局方向。在万物互联时代的人机交互、民族文化交流及传播、国家信息安全保障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关注。 2017年,科技部发布首批四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明确依托科大讯飞建设智能语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科大讯飞秉持着“顶天+立地”的技术战略:坚持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做到核心技术顶天,产品应用立地。近年来在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翻译和自然语言理解方面,持续处于国际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效果,实现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和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从本学期开始,校领导、教学督导、各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务处相关人员共同组成听课小组,深入课堂,分期分批开展“教学质量人人过关”教研活动。10月13日下午,学校党委书记汪奇燕带队,教学督导李明扬、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柴阜桐、学院督导王波及教学处人员深入课堂一线,听取了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导论》课程。同时,教学督导陈晓红、管理工程学院院长刘冰、分管教学副院长卢晓莉、学院督导包先建及教务处相关人员听取了管理工程学院《消费者行为学》课程。听课后校领导和督导就课堂教学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反馈,并建议教师优化课堂设计,同时课程中进一步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机械工程导论》课堂听课现场) (《消费者行为学》课堂听课现场)10月14日上午,副校长王彬带队,教务处副处长程玉林、教学督导方正华、通识学院副院长胡叶婷、学院督导李化听取了《高等数学》、《体育3》课程。在《高等数学》听课结束后,王彬对任课教师课堂教学进行点评




2020年11月30日 中国青年报 疫情防控倒逼高校打通快递“最后一公里”近日,安徽财经大学校园内出现一批特殊的兼职外卖配送员。食堂内外,多名身穿黄马甲的大学生忙碌着,他们的角色是“分餐员”:在食堂档口将同一宿舍楼、教学楼的外卖集中分好,装进保温箱,方便大学生“骑手”集中送餐。几乎是“无缝对接”,“骑手”迅速拎起箱子,送往各栋楼下,驻点的“扫码员”扫一下订单二维码,系统会自动发出短信提示同学下楼取餐,这就完成了外卖的最后一环。安徽财经大学后勤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雷红生介绍,疫情期间,为避免堂食聚集,食堂推出外卖业务,并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学生用手机App下单点餐。从某种程度上说,安徽财经大学的校园外卖是疫情防控催生的“新事物”。事实上,外卖、快递的“最后一公里”向来是高校后勤管理的难点。当下,疫情防控成为重中之重,学校不得不实施封闭管理,学生采购生活物资也更加依赖快递。连日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对安徽40所高校的快递管理模式进行调查统计,其中,17所高校将快递引入校内集中收发,还有23所高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