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本网讯 盛夏八月,科技之光闪耀江城。8月12日,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讯飞创意组智慧生活挑战赛在我校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精英团队齐聚一堂,围绕“智慧生活”主题展开激烈角逐。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副校长汪忠国、科大讯飞教育事业群副总裁马季、芜湖市湾沚区委书记殷琼、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组委会秘书处主任卓晴教授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共同见证这场科技与创新交融的盛会。(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讯飞创意组智慧生活挑战赛开幕式现场)开幕式上,副校长汪忠国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他表示,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将学科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紧密对接。此次承办全国性赛事,既是学校展示办学成果的重要窗口,更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契机。我们将以最优质的资源保障赛事顺利进行,为青年学子搭建展示才华、交流思想的平台,也为智能汽车领域选拔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彰显了高校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责任担当。(汪忠国致辞)科大讯飞教育事业群副总裁马季结合人工智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0 2025/08/12

2025年8月10日,第七届智能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智能教育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年会在合肥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应变 转型 跃升·智能时代的教师发展”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转型与能力提升,吸引了全国教育界专家、高校领导及骨干教师、人工智能企业代表共襄盛举。值得关注的是,论坛期间正式启动了“人工智能+高等教育”能力框架研制工作,标志着我国高校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培养迈入系统化、规模化新阶段。(会议现场)启动仪式上,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副校长汪忠国详细介绍了能力框架的预期成效:一是实现教师AI能力的提升,掌握AI辅助备课、个性化学习方案设计能力及伦理规范;二是推动建成AI赋能的“全过程交互式在线教学平台”或“虚拟实验教学系统”,重构“AI+课堂”新型教学模式;三是构建覆盖教学、管理、评价的AI资源库,制定行业标准,降低技术使用门槛,使高校教师能熟练应用AI工具开展日常教学。(启动仪式现场)人工智能能力框架不仅关注技术赋能,更强调教师从‘技术使用者’向‘创新设计者’的角色转变。此次论坛的

教务处 0 2025/08/10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持续攀升的气温给坚守在校园一线的后勤服务保障人员带来了严峻“烤”验。为切实做好高温季节防暑降温工作,8月1日上午,副校长朱尚玉带队,亲切慰问奋战在高温一线的后勤工作人员,为他们送上防暑降温慰问品并代表学校向他们表达敬意与关怀。朱尚玉一行先后来到校园门岗、监控指挥中心、劳动苑绿化作业区、基建工地、食堂等重点场所,尽管当日细雨绵绵,但慰问组的关切之情不减。(安保门岗、监控中心、警务室慰问现场)每到一处,朱尚玉都仔细询问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和防暑措施,亲手递上防暑物资,并反复叮嘱:”近期天气炎热,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科学调整作业时间,确保身体健康。”他强调,各单位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在确保职工健康的前提下,高质量完成暑期各项工作,为新学期顺利开学做好充分准备。(劳动苑绿化作业区慰问现场)(陶然餐厅、A32食堂施工慰问现场)(基建项目部、讯飞智元运维、施工工地慰问现场)(慰问组与物业维修、保洁一线员工合影)暑期送清凉是学校的一项常态化暖心工程。校领导冒雨慰问让在岗员工倍感

后勤管理处 0 2025/08/01

    为切实关怀暑期留校学生,进一步做好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筑牢安全防护屏障,7月31日上午,副校长章敏凤同学生处、后勤处相关负责人,相关学院副书记及辅导员深入各学院看望慰问暑期留校考研和实习学生,召开座谈会与同学们亲切交流,并送上精心准备的慰问品,传递学校的关怀与支持。  章敏凤详细询问了留校学生的复习进度和生活情况,对同学们不畏酷暑、坚持学习的精神表示高度赞赏。勉励道“考研是一场持久战,既考验专业能力,也考验心理素质,学校始终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希望大家合理安排时间,保持良好心态,以最佳状态迎接挑战。” (走访慰问留校学生)在通识学院与留校学生座谈交流中,考研学生代表分享了备考心得,实习学生代表汇报了实践收获。同学们还就自习室开放时间、实习指导、后勤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章敏凤认真记录并回应同学们的建议,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完善暑期留校服务机制,为同学们创造更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 (座谈交流)今年我校暑期留校学生达800余人,为做好留校学生服务工作,学校相关部门通力协作,从学

学生处 0 2025/07/31

7月18日至20日,第十六届全球华人探究学习创新应用大会(GCCIL2025)成功举办。我校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团队表现突出,共获得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奖成果覆盖多个前沿研究领域。孙久艳团队凭借“基于智能体+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荣获特等奖。该团队敏锐捕捉到传统编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痛点,大胆创新,将智能体引入教学环节。通过智能体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为学生营造了更加真实、生动的学习场景,探索出一条全新的教学模式改革路径。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极大地提升了课程的教学质量,更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同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范例。(图为特等奖获奖名单)同样获得特等奖的还有钱鸣静团队,其成果为“《梯度下降算法》教案设计”。该团队精心雕琢教案,深入浅出地剖析算法原理,运用大量生动形象的案例,将复杂的算法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份教案不仅为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优质范例,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算法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图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0 2025/07/22

近日,第十二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武汉落下帷幕。本届大赛共有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全国700余所高校6万多名学子参赛,已成为国内信息通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创新竞赛项目。我校三个赛道(赛道一:工程实践赛、赛道二:产教融合5G+创新应用赛、赛道三:ICT基础通识赛)共有17组选手进入国赛,经过前期的国赛预选赛,7组选手最终进入线下赛,参与国赛一、二等奖的角逐。最终取得国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的佳绩,这也是我校学子连续四届在该赛事国赛中斩获一等奖,获奖数量及质量居安徽省参赛高校之首。(图为参赛学生与指导教师在国赛现场合影)(图为国赛获奖名单)“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主办,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教委、北京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群共同组织承办,大赛连续五年纳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0 2025/07/22

本网讯 为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弘扬革命精神,7月12日至15日,学校党委在河北西柏坡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学校党委委员,各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及优秀党务工作者代表等参加培训。(合影留念)本次培训安排了理论授课、情景体验和现场教学,学员们先后前往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冉庄地道战遗址、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雄安新区、塔元庄村等地开展学习。开班仪式上,西柏坡纪念馆馆长助理、国家安全教育馆主任李月红为学员讲授题为《弘扬西柏坡精神 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专题党课,系统回顾了西柏坡时期党的伟大实践活动、“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光辉历程,深刻感悟西柏坡精神内涵,进一步引领学员强化纪律意识、加强作风建设。在庄严肃穆的铜像广场前,全体学员向“五大书记”敬献花篮并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在西柏坡纪念馆和中共中央驻地旧址,大量历史文物生动再现了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伟大革命实践,彰显出这座小山村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的非凡意义;在冉庄地道战遗址和白洋淀雁翎队纪

党委宣传部 0 2025/07/18

为推进家校协同育人,提升学生资助育人实效。7月12日至13日,副校长章敏凤率领走访工作组赴池州市青阳县、石台县、东至县开展贫困生家庭走访慰问,走访慰问了9户建档立卡、低保等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家庭。工作组顶着酷暑,时而冒着大雨,每到一户,都详细询问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以及当前所面临的实际困难,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期望,详细介绍了国家、学校的各类资助政策。交流中,走访老师不仅聚焦经济帮扶,更着眼长远发展。他们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个人优势,为家长分析了学生未来考研、就业形势,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充分利用学校平台资源,实现个人突破,用知识改变命运。 (图为走访慰问活动现场)此次走访慰问,不仅是对学生及其家庭情况的实地了解,更是加强家校联系、深化协同育人、提升资助工作精准度和温度的重要举措。未来,我校将持续推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访慰问活动,不断完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为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学生处 0 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