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新闻公告 学校首页>新闻公告

【名师讲席】物联网技术应用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0 2025/03/18

本网讯 为增强学生职业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做好就业规划,2025年3月15日,“津梧桐”人才体验日——“青春逐梦·人才产业感知行”活动在芜湖市湾沚区顺利开展,我校50名芜湖航空马拉松大学生志愿者代表参与了此次人才体验日活动。首站抵达航空小镇,大学生志愿者们在解说员的带领下了解了湾沚区航空产业发展概况及文化,感受航空产业的魅力。(图为志愿者参观航空小镇)(图为志愿者航空小镇合影)随后,志愿者们来到芜湖协鑫集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及鸠兹湾,在协鑫集成公司参观了新能源生产车间,近距离接触新能源产业前沿。鸠兹湾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观,其周边产业发展也与生态环境紧密融合,呈现出别样魅力。(图为志愿者参观协鑫集成公司)最后,全体志愿者前往本松新材料技术(芜湖)有限公司,参观了企业的生产车间以及员工工作和生活环境,了解了企业发展概况和企业文化。(图为志愿者参观)此次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走进产业一线的机会,助力他们感知产业发展、开拓择业视野、增长见识才干,为未来职业规划积累经验,相信会有越来越多青

团委 0 2025/03/17

本网讯 3月6日至7日,由共青团安徽省委、安徽省学联主办的第十一届“华图杯”安徽省模拟面试大赛省级决赛在阜阳师范大学收官。我校艺术学院22级视觉传达专业任文达、22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章丽媛两位同学发挥出色,双双荣获省级银奖。 (图为任文达、章丽媛比赛现场合影)本次大赛以“启航青春·职面未来”为主题,全省64所高校的108名选手同场竞技。选手依据个人职业目标,进行现场展示与职场模拟面试,对综合能力、岗位认知和面试技巧要求颇高。自去年10月启动以来,校团委积极动员、精心组织,选拔优秀学生参赛,并做好服务指导。任文达和章丽媛在比赛中展现扎实专业知识、优秀沟通与应变能力。汇报环节,他们自信展示职业规划与个人能力,赢得评委高度评价;面试环节,从容应答问题,尽显综合素质与潜力。参加本次大赛是学校落实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工作的生动体现,为青年学子开展职业规划和提升面试技巧提供了优质平台。校团委将以此为契机,积极搭建平台,协调各方资源,帮助学生提升就业技能,促进我校学生高质量就业。

团委 0 2025/03/17

【本网讯】3月16日,2025“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技术创新赛国内决赛在厦门市圆满落幕。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紫云英创新创业学院高度重视此次赛事,积极做好大赛宣传工作,为参赛团队提供资源支持。在学院的悉心培育和大力支持下,学员刘祖悦、吴津金领衔的技术创新项目《光波流转—新一代光波导抬头显示技术赋能智能座舱》凭借卓越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在众多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最终斩获大赛金奖,充分展现了学校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成效。本届大赛由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中方理事会、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技能发展工作组(中方)提出并发起,“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培训中心共同主办。该赛事旨在为金砖国家搭建人才选拔通道,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服务先进制造领域,推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来自全国各地的800多个企业、科研机构和学校的项目踊跃参赛,赛道广泛涵盖先进制造、数字医疗、绿色能源、人工智能、虚拟仿真、数字农业、未来技术、天空、空间和通信技术、政府与

紫云英创新创业学院 0 2025/03/17

本网讯 近日,高等教育评价机构神针评价(SZPJ)研究团队发布2024年全国民办本科院校发明专利授权数量统计报告。数据显示,全国共有188所民办本科院校(不含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中,我校发明专利数量排名第三,在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中位列榜首。 (神针评价排名)神针评价(SZPJ)是对我国高校科研发展情况进行科学、系统、持续观察和评价的专业机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遵循系统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可持续性、可重复验证、结合民办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当前实际等六大原则,评价结果每年发布一次。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共有188所民办本科院校(不含本科高职)获得1项及以上发明专利授权,其中有84所院校获得5项及以上,23所院校获得20项及以上,10所院校获得50项及以上。在民办本科院校中,我校以78项专利排名全国第3位,安徽省第1位。发明专利是衡量一个地区或机构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布局科研方向,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规模上实现新跨越。未

科技处 0 2025/03/17

【素质讲坛】大学生结核病防治健康知识讲座

后勤管理处 0 2025/03/17

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切实解决教职工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基建处经多方调研论证,正式启动校园新能源充电设施建设工程。项目计划在A9综合楼东侧汪溪河边露天停车场新建9个智能充电桩,预计2025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为教职工绿色出行提供坚实保障。根据教职工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趋势及充电需求痛点,充电桩建设方案历经多次修改,选址A9综合楼东侧停车场,既能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又便于电力设施就近改造。新建充电桩采用“8+1”组合配置:8台7kW交流充电桩满足日常通勤需求,1台60kW直流快充桩为紧急补电提供高效解决方案。全系设备搭载智能充电管理系统,教职工通过专属APP即可实时查看充电桩运行状态、精准掌握充电进度、清晰查询计费明细,更可实现“一键停止充电”的便捷操作。系统同步配备故障自检功能,异常情况将通过APP即时推送预警信息。项目现已进入招标采购阶段,基建处将严格把控建设质量与施工进度。未来将持续跟踪使用反馈,结合新能源技术发展趋势,分阶段推进校园充电网络建设,助力打造绿色低碳示范校园。

基本建设处 0 2025/03/17

本网讯 为进一步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和评估评价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3月13日下午,学校召开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专题报告会,邀请长三角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联盟理事长姚卫新教授作主题报告。校领导、教务处与教育质量与评估办公室相关工作负责人、各二级学院院长及教师代表参加学习,吴敏校长主持报告会。(报告会现场)讲座伊始,吴敏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对姚卫新教授来我校做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汇报了学校办学基本情况和近年来教育认证主要工作,并指出学校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后,启动了“十五五”及未来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前为学校审核评估和专业教育认证等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吴敏讲话)姚卫新教授围绕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关键逻辑、周期模式等展开讲座分享。他从产出导向OBE内涵出发,介绍了教育认证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从新文科认证的缘起、新文科认证的发展等系统梳理了专业认证在国家及省级层面的推动情况,并分析了专业认证与其他教学评估的差异。与此同时,姚教授明确了下

教务处 0 2025/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