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教务处组织首次《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教育改革与发展总结文集》和《全球一流工程教育发展报告》的部门研学活动,由校长助理、教务处处长孙辉作主题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的讲座,部门全体人员参加了本次研学。(研学现场)孙辉从“教育的三个根本问题”出发,系统阐述了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路与特色;围绕“八个坚持”,用理念+案例的方式,逐一介绍了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具体举措;通过我校在教学成果、学科竞赛、毕业生就业质量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全面展示了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讲座的最后,孙辉指出了目前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道路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如产教融合的长效运行机制有待健全、跨学科学习交流与体验较为欠缺、“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待进一步提升等。同时也给出了改进思路,而这些改进思路,多与教务处的各条业务线工作息息相关。孙辉表示,讲座的目的主要是在部门统一思想,了解、认可并支持学校的做法,要求教务处全员要深入的学习《文集》和《报告》,最终将工程教育改革的先进理念融入到工作中去。(文/李兰 图/新闻中
教务处
0
2020/07/10
为借鉴国际一流工程教育理念和成功经验,深化学院“工程能力,产品意识,工匠精神”人才培养体系,7月8日下午2点,学院成功举办全球一流工程教育专题报告会,邀请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校长吴敏担任主讲专家,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会议由院长柴阜桐主持。(会议现场图)会上吴敏就学校翻译并发布的《全球一流工程教育发展报告》分享了三点体会:一是教育研究在教学及评价过程中的重要性,对问卷的设计、样本的选择、可度量的指标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强调学校、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二是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的增值服务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他从毕业生起薪、学科竞赛、科研、专利等共性方面提出增值服务的价值体系;三是学校提供一流工程教育的能力是衡量一流工程教育水平的重要载体,他围绕《报告》涉及到的教学成果奖励、教育文化、教师对创新的尝试、教师的积极性和知识面等评价体系剖析现象看本质。同时,吴校长还强调,机械工程学院“以工程能力、产品意识、工匠精神”为内涵的特色品牌建设是学校一流工程教育改革的核心之一,要充分利用好工程训练、
机械工程学院
0
2020/07/10
为助力我校“双一流”发展目标的实现,强化教学改革,2020年7月9日上午,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中心召开室内营地设计专题研讨会,通识学院执行院长刘德胜,院长助理、素培中心副主任陈巧巧出席会议,综合素质教研室洪杰和王睿老师参加会议。 研讨会议紧紧围绕学校“十四五”规划目标的达成,实现“六个”上台阶为指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目标展开讨论。在王睿老师营地设计方案的基础上,与会人员就室内营地功能定位、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改革、结构布局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刘德胜院长强调,室内营地的设计,无论是课程体系的建设,还是内部结构布局都要以“高站位、合校情、重价值、易操作”思想理念为指导,即要始终站在学校“双一流”发展目标的实现,合乎学校的教学改革实际实现,体现营地设计的学习和学生培养的社会价值,以及课程内容设计目标明确、准确,同时授课教师要便于操作,学生易接受的需求的角度出发,从而强化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综合素质与能力,助力学生就业、创业和发展。院长助理、素培中心主任陈巧巧强调
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中心
0
2020/07/10
7月8日上午,2020年本科新专业申报评审会在新芜校区图书馆八楼1号会议室和文津校区东二218会议室以双校区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吴敏、副主任陈跃东及其他委员、新专业汇报人及教务处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校长助理兼教务处长孙辉主持。(孙辉主持会议)会议伊始,孙辉就新专业申报要求和申报变化作简要介绍。孙辉指出,从近年来教育部对新专业申报要求变严格的趋势来看,专家尤其关注新专业师资配备情况,新专业设置要严格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落实师资要求,特别是做好与相近专业师资的错位安排。同时他强调,从2019年开始,教育部逐步规范申报流程,针对备案类专业和审批类专业实行分平台申报,严格落实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机制。最后,孙辉结合2018年我校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工程专业申报情况,要求专业负责人高度重视新专业申报工作,做好公示期间对专家意见的答复和申报材料修改工作。 (会议现场)机械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汇报人张振东从人才需求分析、专业培养目标、岗位所需知识能
教务处
0
2020/07/09
为加强我院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青年教师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艺术设计学院于7月8日下午2点,在东三教学楼205会议室召开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培训专题会。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周建、基础教研室主任班石教授、行政兼实验主管江鹏,以及16名青年教师参加了培训会,会议由周建主持。首先,副院长周建发言,对此次专题培训会的目的做了介绍,随后青年教师特别是新进教师进行了自我介绍,大家分享了之前在工作岗位的工作经验,以及就读学校的学习经历。 会议上,班石教授提出了青年教师需要掌握的教学能力,包括有:钻研新课程的能力、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课堂组织调控能力、撰写教学工作总结和论文的能力。班石教授通过现场实例讲解,和对“知行合一”的教育问题分析,强调在设计教学中要归纳求同造型和功能,认知学习的重要性,并且要求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审美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基础课程直至最后的毕业设计之中。本次专题培训会,在教学工作上为青年老师指明了方向,希望教师能够认真对待工作,推陈出新、不断进步,共同
艺术设计学院
0
2020/07/09
各位相关同学: 根据《皖教秘财〔2020〕66号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规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收费管理的通知》之规定,我校2020届毕业生春季住宿费已于2020年6月22日全部完成退费,并已在学校财务处网站公示。 2017-2019级的学生春季住宿费已于2020年7月8日退还至学生银行卡,因尚有300名同学将学校统一发放的银行卡注销导致无法退还,请未收到退还春季学期住宿费的同学及时和辅导员联系,提供姓名、学号和卡号(只受理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或徽商银行),以便学校及时退费。全部退费成功后,学校将在财务处网站公示,请自行查阅。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财务处
财务处
0
2020/07/08
7月6日下午,我校学风建设评价指标修订讨论会在图书馆八楼1号会议室召开,校长吴敏、副校长葛付才、协管教学校长助理、各学院分管学工副院长/院长助理、学工主管、学生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学生处处长吴晓主持。 (会议现场一) 会上,吴晓处长首先介绍了评价指标修订的工作背景,然后结合二级学院的意见反馈对本次拟修订的各项指标进行了详细说明。期间,参会人员就评价指标设置和计分方式的合理性、科学性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葛付才副校长提出,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也是学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校学工管理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工作能力,为学校的高质量快速发展承担岗位责任和贡献应有力量。 (会议现场二)吴敏校长强调,学风建设评价指标要结合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进行适时调整,指标的设置与修订要用科学的方法统计分析,要发挥学工团队的集体作用,要能通过指标准确的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成效。他希望学工队伍在工作和学习中提高更深层次发展的意识,全力配合学校的各项教育教
学生处
0
2020/07/07
本网讯 7月3日上午,学校在图书馆一楼会议室召开“四送一服”工作交流研讨会,围绕2020年我校参与的省“四送一服”工作进行小结并展开研讨。校长吴敏、副校长王彬、各二级学院分管科研工作院领导、教科研主管及具有横向项目科研经历的教师代表参会。(会议现场)王彬主持会议,对我校参与的省“四送一服”工作进行了背景介绍。今年是我校首次选派专家参加此项工作,因高度配合、表现突出,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和安徽省商务厅相继发来感谢信感谢学校专家在“四送一服”工作中做出的积极贡献,绩溪县人民政府还与学校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商务新闻网等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王彬主持会议)会上,科技处处长高涛和人力资源处副处长李月霞根据第一阶段工作的实施总结,对后续工作提出了计划安排与执行保障。我校入选省“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工作组成员的管理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副院长曹长芳,机械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副院长柴知章,副教授丁正龙三位专家分别向与会人员分享了此次参加专项工作组的经验与心得,参会人员也纷纷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高涛、
党委宣传部
0
20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