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5月18日,2025年全国企业竞争模拟大赛总决赛在西南财经大学落下帷幕,至此今年该项赛事的组织与参赛工作均已顺利完成。我校“星途·杏花微雨”队和“小伍”队一路破关斩将成功晋级总决赛,与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的349支队伍进行巅峰对决。(图为带队教师与参赛学生总决赛合影)“星途·杏花微雨”队(队员为:吴妹、郝延、韦祚罕)参赛的数智商业沙盘赛道采用 BizSand 数智商业经营模拟软件,每个参赛团队代表一个虚拟企业,数智商业经营赛道从系统第2年第3年开始模拟,采用3年12期或2年8期赛制,在系统第16期后根据系统评分所得成绩进行判定。系统综合评价指标包括所有占领的销售市场、第16期各区域开设的商店(每个)、各区域销售总额排名、未归还基金贷款、经营中追加股东资金等多项得分或扣分指标。在与69支决赛队伍同场竞技中,我校“星途·杏花微雨”队突出重围斩获了全国一等奖。“小伍”队(队员为:张锦阳、唐家伟、方利涛)参赛的供应链决策赛道采用BizS




为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拓展学生实践与就业渠道,近日,招生就业处副处长李月霞、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党总支书记戴平、副院长吴锦华、副书记潘经健一行赴奇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交流。奇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综合运营部部长虞伟及相关负责人热情接待,双方围绕人才培养、实习就业、科研协作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图为座谈会上双方交流现场)座谈会上,戴平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特色及产教融合成果出发,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并表示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希望与企业携手搭建合作育人平台。双方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实习就业、产学研合作等方向展开讨论,并达成初步合作意愿,以便进一步共同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新模式。(图为走访团队与公司负责人合影)此次交流标志着校企双方的合作迈入新阶段。双方将以此次走访为起点,持续深化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共同培育高素质技术人才,为行业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5月18日,第十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决赛圆满落幕。经过激烈角逐,我校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王啸楠教师团队凭借教学创新项目《基于“两树”融合的项目化教学创新——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为例》,荣获全国二等奖,创下我校在该赛事中的历史最佳成绩。(图为王啸楠团队参加决赛现场)王啸楠团队提出的“两树”融合项目化教学模式,以真实项目驱动教学,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编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该创新成果得到了大赛评委的高度认可,展现了我校在计算机教育领域的改革成效。(图为汪鑫禹老师汇报现场)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近年来以AI技术为抓手,系统性推进教学能力革新。一方面启动“教师AI教学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工作坊等方式赋能教师智能化教学;另一方面组建院级青教赛团队,以“赛前集训-专家指导-反思迭代”模式强化实战能力,实现竞赛成果向日常课堂转化。此次获奖反映了学院在技术赋能+竞赛驱动双轨策略下的成效,为后续深化新工科教学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范式。(图为王啸




本网讯 为切实落实学校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引导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实现青春梦想,2025年5月16日,校团委于A32N208“一站式”学生社区会议室,通过“线上+线下”面试相结合的形式,开展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评审会,校团委书记随小莉、副书记王灿担任评委。(图为评委对报名志愿者进行面试)自3月初起,校团委广泛宣传动员,积极组织2025年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相关工作。我校2025届毕业生积极响应、热情参与,共收到网上报名申请134份,按照选拔标准审核确认后,最终有74名同学进入面试环节。(图为线上面试)此次面试评审会,由一分钟自我介绍和评委提问答辩两个部分组成。同学们精神饱满,准备充分。他们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阐述了报名理由、突出优势、志愿服务经历、任职及获奖情况等,表达了对未来投身西部、建设西部的坚定决心。提问答辩环节中,评委们从思想政治素质、报名动机、学业成绩、报考意愿、志愿服务经历、综合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对面试者进行了考察与评估,优中选优。(图为线




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了解新时代芜湖发展变革步伐,突出实践导向,5月1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春季学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目标,组织师生赴芜湖市城市规划馆、鸠兹湾共富乡村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用脚步丈量芜湖的“双面风华”,在城市与乡村的独特魅力中感受时代发展脉搏。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代表、大三各行政班级思政委员等学生代表、学生社团代表等共95人参加了本次活动。科技光影中解码城市发展蓝图上午10时,师生队伍抵达芜湖城市规划馆。步入展馆,巨幅沙盘宛如一幅以科技为墨、创新为轴徐徐展开的现代版“清明上河图”。学生们在裸眼3D展厅中“穿越时空”,沉浸式感受着芜湖从青弋江畔古老码头到皖江之滨科创走廊的沧桑巨变,从镜湖细柳的江南韵致到高铁枢纽八方通衢的华丽蝶变。全息投影里跳动的数据链,生动揭示着“皖江明珠”如何以智慧城市理念重构人与空间的关系,勾勒出现代化城市的宏伟




5月16日,“江城青咖汇·高校创变力场——2025年芜湖市高校就业创业沙龙”在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活动由芜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芜湖市创业服务联合会指导,芜湖市内10所高校联合主办,芜湖紫云英创新创业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承办,政府代表、各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相关领导及20余个项目负责人代表共聚一堂,共话创新创业与就业联动发展。芜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陆照海、芜湖市创业服务联合会会长彭定、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崔光磊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图为活动现场)活动伊始,崔光磊致欢迎词。他代表安徽师范大学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强调学校始终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未来将持续探讨校校合作,为青年学子搭建实践平台,助力项目孵化与成果转化。随后,陆照海发表讲话。他强调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高度重视并实施一系列就业创业举措。紧接着彭定重点介绍了联合会功能与年度工作成果,他强调,未来联合会将深化“政校企”联动机制,搭建常态化资源对接平台,提供一系列就业创




5月18日,艺术设计学院2025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全面启动。本次答辩涵盖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产品设计专业、动画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5个专业,共计307个学生。答辩评委由60名专业教师组成,共13个答辩小组。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周建、钱琳和教务处督导钱涛老师对答辩开展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图为院领导和督导现场检查) 答辩现场,学生以多样化形式呈现研究成果。学生以PPT形式展示毕业设计作品、设计方案、设计实物系统阐述研究方法与社会价值;评审环节,各答辩小组教师严格把关,从学术规范、行业前沿、用户需求等多维度进行全面评审,并提出针对性优化建议,助力学生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答辩过程中,师生互动积极,学术氛围浓厚,充分体现了学院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和高质量人才培养成效。(图为毕设答辩现场)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作为关键的实践教学环节,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对学生四年学习成效的全面检验,更是助力学生向更高学术领域进阶或开启职业发展道路的关键转折点。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