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学校领导班子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扎实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思政课教学工作。学校领导纷纷走进课堂,用宏观全局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将思政教育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有力提升了思政课程的吸引力与亲和力。 (学生认真听课)校长吴敏在授课中锚定全球科技发展前沿,通过系统梳理世界科技强国的发展路径和典型案例,深度剖析了当前国际科技竞争格局下我国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他强调,现代教育必须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在实践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关键领域的国内外技术差距为切入点,吴敏生动阐释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必然性与战略意义。结合学校发展实际,他详细解读了学校推进智慧教育3.0建设的创新举措,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专利创新等实践活动,用好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工具,培养智能技术协同工作能力,并殷切寄语信工学子——要勇立时代潮头,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实现人生价值,以




本网讯“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为响应心理健康月号召,传递“关爱自我、呵护心灵”的理念。5月26日,管理工程学院2023级学生开展“铝翼生辉”心理健康主题活动。活动以废旧易拉罐为载体,通过创意剪裁与温情书写,打造了一场融合环保理念与心灵温度的特色实践,吸引了百余名学生参与。变废为宝:金属蝴蝶装点“525”爱心展板活动现场,一块以“525”(谐音“我爱我”)为核心元素的背景展板成为焦点。活动伊始,同学们将提前裁剪好的易拉罐蝴蝶零件有序排列——这些形态各异的“金属蝴蝶”经过清洗、打磨与剪裁,在阳光下折射出银灰色的光泽,既保留了工业质感,又赋予环保再生的艺术内涵。(图为制作易拉罐蝴蝶)活动过程中,往来同学分为两组,分别围绕展板中心的爱心轮廓与“525”数字进行粘贴:一组同学沿着爱心边框细致排列蝴蝶,让金属羽翼形成柔美的弧线;另一组则以“525”数字为圆心,呈放射状填充蝴蝶,营造出“群蝶汇聚”的视觉效果。随着百余只蝴蝶逐渐就位,原本素白的展板宛如被赋予生命,五彩蝶影仿佛在花丛中




近日,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教师教学发展研究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及浙大城市学院高等教育数智评价研究中心联合发布《普通高校大学生计算机竞赛指数(本科,2025版)》。我校凭借在计算机类竞赛中的优异表现,成功跻身榜单B-档,这一成绩是对我校在计算机教育领域的实力和水平的充分肯定。(图为普通高校大学生计算机竞赛指数榜单)2025版计算机竞赛指数基于28项权威竞赛项目(如ACM-ICPC、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等)的13年数据(2012-2024年),综合评估全国1176所本科院校的竞赛实力。榜单通过科学的“分档规则”,将高校划分为A+至E档,我校在激烈竞争中位列B-档,充分体现我校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在计算机领域的教学成果与学生的创新能力。 (图为计算机类竞赛学生获奖证书)我校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近年来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始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素养的培养,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校企合作、组建专业竞赛指导团




5月24-25日,由安徽省计算机学会主办、芜湖市人才发展集团承办的第七届江淮信息技术发展论坛在芜湖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智融江淮、慧聚芜湖”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智能网联汽车等前沿技术领域,旨在推动区域信息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作为本次论坛的协办单位之一,积极组织学院师生参会学习,深度参与了这场高水平的学术盛会。(图为现场颁发协办单位感谢牌)本次论坛汇聚了我国信息技术领域的顶尖智慧。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邬江兴,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杨天若,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胡国平等著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界代表齐聚一堂。专家们围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智能网联汽车等热点议题,发表了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主旨报告和专题演讲,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技术发展趋势和产业实践经验,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和深刻的行业洞察。(图为论坛现场)作为本次论坛的协办单位之一,学院高度重视本次论坛的学习交流价值,由副院长戴平亲自带队,组织了5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2025年5月,计算机(大数据)学院组织2024级、2023级、2022级学生开展春季学期“弘扬劳动精神,共建文明校园”主题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教室保洁和绿化维护为载体,将劳动教育与文明校园建设相结合,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劳动精神,彰显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活动期间,学院以班级为单位划分责任区域,覆盖教学楼、宿舍区、百果园、篮球场、绿化带等公共区域。学生们手持清洁工具,分组协作,清扫落叶、清理杂物。活动中,学生表示:“亲手维护校园环境,不仅体会到后勤人员的辛苦,更感受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图为学生进行绿化维护)(图为学生进行教室保洁)本学期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显著,不仅让校园环境焕然一新,更让同学们在辛勤劳动中深刻领悟到劳动的意义。未来,计算机(大数据)学院将持续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引领学生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为培育德智体美




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职业素养。近日,管理工程学院在博行楼S401教室举行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学习会。分管副校长汪忠国出席会议并作专题报告,会议由执行院长刘冰主持,学院全体教职工参会。在专题学习中,汪忠国强调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他围绕《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师德师风的重要内涵、规范要求以及违反行为准则的严重后果。他指出,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持者,其自身的政治认知、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对育人成效具有关键性作用和影响。教师不仅要承担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职责,更要肩负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培养高尚情操的重任。因此,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贯穿教学科研管理的全过程。他号召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明确自身政治立场、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意识,守好职业道德底线,严禁触碰纪律




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5月2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春季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实践教学目标,组织师生赴宣城市泾县开展主题为“红色文化传薪火,真理力量耀心窝”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代表、大二各行政班级思政委员等学生代表、学生社团代表等共98人参加了本次活动,以实地探寻的方式,让思政教育在红色热土上绽放光彩。红色沃土,寻访历史记忆泾县,这片浸润着革命先辈热血的红色土地,见证了新四军的光辉历程与皖南事变的悲壮历史。在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内,一件件珍贵的文物陈列、一幅幅生动的历史图片,仿佛将大家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学生们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新四军将士们不畏强敌、英勇抗争的故事,深刻体会到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为民族解放事业奋不顾身的精神。军部会议室、叶挺别墅等旧址建筑,承载着丰富的革命历史信息,成为生动的 “红色课堂”,让同学们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背景有了更加直观、深入的理解。




根据《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困难补助实施办法》(校学字〔2021〕5号)文件精神,经学生个人申请、辅导员审核、学院评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汇总复核等程序,拟对张煜等3名学生进行困难补助。具体详见附件。现在全校范围内公示3天。如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将意见反馈至学生处。公示时间:2025年5月26日—2025年5月29日投诉电话:0553-8795030 投诉邮箱:me_xsc@iflytek.com监督电话:0553-8795116 监督邮箱:me_jcsjc@iflytek.com附件:安徽信息工程学院2025年学生临时困难补助拟同意名单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2025年5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