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新闻公告 学校首页>新闻公告

2025年8月13日 光明日报客户端 安徽芜湖:以赛促创,让创新种子生根发芽

党委宣传部 0 2025/08/13

本网讯 盛夏八月,科技之光闪耀江城。8月12日,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讯飞创意组智慧生活挑战赛在我校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精英团队齐聚一堂,围绕“智慧生活”主题展开激烈角逐。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副校长汪忠国、科大讯飞教育事业群副总裁马季、芜湖市湾沚区委书记殷琼、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组委会秘书处主任卓晴教授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共同见证这场科技与创新交融的盛会。(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讯飞创意组智慧生活挑战赛开幕式现场)开幕式上,副校长汪忠国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他表示,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将学科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紧密对接。此次承办全国性赛事,既是学校展示办学成果的重要窗口,更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契机。我们将以最优质的资源保障赛事顺利进行,为青年学子搭建展示才华、交流思想的平台,也为智能汽车领域选拔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彰显了高校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责任担当。(汪忠国致辞)科大讯飞教育事业群副总裁马季结合人工智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0 2025/08/12

2025年8月12日 中国新闻网 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讯飞创意组智慧生活挑战赛开幕

党委宣传部 0 2025/08/12

2025年8月10日,第七届智能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智能教育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年会在合肥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应变 转型 跃升·智能时代的教师发展”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转型与能力提升,吸引了全国教育界专家、高校领导及骨干教师、人工智能企业代表共襄盛举。值得关注的是,论坛期间正式启动了“人工智能+高等教育”能力框架研制工作,标志着我国高校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培养迈入系统化、规模化新阶段。(会议现场)启动仪式上,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副校长汪忠国详细介绍了能力框架的预期成效:一是实现教师AI能力的提升,掌握AI辅助备课、个性化学习方案设计能力及伦理规范;二是推动建成AI赋能的“全过程交互式在线教学平台”或“虚拟实验教学系统”,重构“AI+课堂”新型教学模式;三是构建覆盖教学、管理、评价的AI资源库,制定行业标准,降低技术使用门槛,使高校教师能熟练应用AI工具开展日常教学。(启动仪式现场)人工智能能力框架不仅关注技术赋能,更强调教师从‘技术使用者’向‘创新设计者’的角色转变。此次论坛的

教务处 0 2025/08/10

根据《关于组织推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人工智能+”专项赛的通知》要求及挑战杯赛事规程,现将我校拟推荐项目公示如下,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实名向校团委反馈。拟推荐作品详见附件。附件: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人工智能+”专项赛拟推荐项目 公示时间:2025年7月9日-7月13日投诉电话:0553—8795102投诉邮箱:college_tw@iflytek.com 共青团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委员会2025年7月9日

团委 0 2025/08/09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5年8月3日至6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红芯赋能·数字筑梦”实践团在指导教师宋卫卫的带领下,走进池州市贵池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科技普及、文化传承、服务基层等多个领域留下了青春奋斗的足迹,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校社共建搭平台,协同育人启新程8月3日上午,在秋浦街道孝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践团指导老师宋卫卫与社区联合举行“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秋浦街道、孝肃社区及社会组织联合会相关负责人王书记出席。双方围绕退役军人服务、基层治理等话题交流,达成合作共识,明确基地将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助力社区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校社资源共享、双向赋能,为后续志愿服务与调研活动的持续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图为双方进行揭牌牌仪式后的合照)科技启蒙进暑托,点亮少年AI梦8月4日上午,实践团走进秋浦街道孝肃社区暑托班,开展人工智能科普课。主讲人张昕婉以充满童趣的提问——“大家知道生活里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0 2025/08/05

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乡村文化建设,“书香润乡土”实践团近日在湾沚图书馆开展暑期实践活动,通过系列阅读推广活动为乡村注入文化活力,让优质阅读资源触达更多乡村居民,尤其为青少年搭建亲近书籍、开阔视野的平台,以文化力量赋能乡村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活动前集体合影)为保障活动顺利开展,实践团提前完成人员分工,明确活动策划、物资采购、宣传推广等职责,并与湾沚图书馆协作完成场地布置。在活动开展之前,实践团成员精心挑选阅读分享会的篇目,准备了科普、经典文学等多个方面的分享。 (图为团队成员布置活动现场)活动期间并非一帆风顺。初期与湾沚图书馆对接时,双方对于活动流程存在分歧以及活动首日参与人数不足预期等。但团队成员团结合作,不言放弃,及时修改策划以及加大宣传力度,解决了一系列问题。 (图为团队成员一起做阅读分享)此次“书香润乡土”实践活动意义深远。它不仅为乡村居民带来优质阅读资源,丰富了文化生活,更有效提升了乡村阅读氛围,以阅读为切入点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动力。同时,实践团成员在活动中锤炼了组织、沟通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0 2025/08/05

本网讯 2025年7月10日至24日,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英语2301班“寻梅”青年文化实践团队奔赴安徽省安庆市,开展为期14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探寻黄梅戏的历史脉络与当代生命力”为主题,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走访、非遗体验、社区互动等形式,深入挖掘黄梅戏的文化根脉,探索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路径,以实际行动助力非遗文化焕发青春活力。  一、溯本求源:从历史档案中触摸黄梅戏的根脉  活动前期,团队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收集黄梅戏历史资料,梳理其从湖北黄梅民间小调发展为国家级非遗剧种的历程。团队成员们查阅了《黄梅戏志》、安庆地方戏曲档案,发现黄梅戏的‘草根性’是其生命力所在。同时还制作了黄梅戏发展时间轴,标注《天仙配》《女驸马》等经典剧目的诞生节点,分析其吸收徽剧、青阳腔等艺术形式后的创新特色。面对当代黄梅戏观众老龄化、演出市场萎缩等问题,团队在指导老师樊晨的带领下,设计了一份涵盖200人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90%的年轻人通过短视频接触过黄梅戏片段,但仅10%完整观看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0 202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