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时值我校二十周年校庆之际,2023年6月9日,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助理副总裁马培华、芜湖协鑫集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施佳伟等一行来校签署校企战略合作协议。我校章敏凤副校长及科技处、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的相关领导和湾沚区人社局相关领导出席了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科技处副处长丁正龙主持,副校长章敏凤致欢迎辞。章敏凤代表学校向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领导介绍了我校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以及立足教育教学改革取得的一系列丰硕成果。她表示,我校的专业设置与协鑫集团的产业方向契合度高,特别是协鑫集团芜湖基地的建设更拉进了校企双方的距离,使双方具有了良好的合作基础。此次校企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拉开了相互信任、携手共进的合作大幕。希望双方围绕企业及地方的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强沟通联系,发挥各自优势,在共建产业研究院或联合实验室、探索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学生实习就业、校企文化交流等方面展开深入地合作。马培华代表企业详细介绍了协鑫集团总体的发展




盛夏骄阳似火,校庆也如约而至。近日,校园里各处都洋溢着喜悦的氛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校园的新变化吧! 在学校东门外,灿烂的鲜花簇拥着“热烈庆祝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建校二十周年”展板;走进校门,校庆主题“砥砺前行二十载 追梦创新铸未来”左右呼应,既为校园增添色彩和美感,也渲染出浓浓的节日气息。 在图书馆楼前,校庆日倒计时计时牌格外醒目,提醒着每一位信工人即将到来的激动人心的时刻。 在草坪上,校庆标识布展错落有致地布置在其间,走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小惊喜。 在草坪左右两侧,学校历史沿革和发展情况简介沿路展开,引来步履匆忙的师生们驻足。 图书馆入口处的台阶上,贴满了师生和校友们为母校送出的祝福,“风华廿载,再续华章”“安信工,梦开始的地方”,一句句情真意切的祝福构成了I LOVE AIIT的字样。 校园内随处可见二十周年校庆的道旗和水牌,宿舍区前的运动场护网上,点缀着祝福的标识,营造出一片喜庆、欢乐的气氛,信工师生们为即将到来的二十周年校庆心怀期待与祝福。 在音乐广场上,写成一本厚重的红




2020年3月,正是新冠疫情最危急的时刻,居家、隔离……神州大地处处静默。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学校开始了线上教学。停课不停学,这本是便利学子们的举措,却愁坏了年逾古稀的老教授陈永煌。作为全校教学第一线年纪最长的教师,他线下教学经验丰富,但对于线上教学这个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相较青年教师有差距。一想到学生们的学业可能被耽误,他就心急如焚。于是,老教授当起了不耻下问的好学生——通过向青年教师学习、寻求家人帮助,经过多方努力,逐步摸索,不断试错,反复尝试,他终于适应了新的授课方式。他不但学会了课前在QQ群学生发布学习任务、在FIF平台上传教学视频、利用腾讯会议直播进行新的教学内容的讲解和答疑,还能够在学生看不清老师鼠标勾画知识点的位置时,与其他老师分享自己的解决办法。(陈永煌老师的“网红”照)面对着冷冰冰的电脑屏幕,他将一个个知识点娓娓道来,屏幕那头,是同学们求知若渴的目光。疫情阻挡了师生间的空间距离,但没能阻挡他的教学魅力。许多同学笑言:“老教授变成了新网红。”在二十多年的执教生涯中,陈永煌对




本网讯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师张贤法习惯在每学期的第一堂课上向同学们解读这样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他以《礼记·大学》的开篇语导入学生们对于大学的思考。张贤法认为,思政教师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道德观念,“我们应该成为学生人生至少是大学时期的引路人”。2021年5月,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与中共芜湖市委党校(芜湖行政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按照“平台共筑、队伍共建、课程共育、理论共研、资源共享、发展共谋”的合作框架,在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决策咨询等各方面展开全面合作,旨在打造民办高校与地方党校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芜湖样本”。2021年8月,张贤法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加入了安信工大家庭,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思政教师。初入校园,初为人师,张贤法以心存敬畏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每一堂课:“如果一堂课上不好,我晚上回来都睡不着,回想着课上的每一句话,钻研着每一个案例的运用。”学校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举措极大




本网讯 这个夏天,艺术设计学院辅导员王路明老师将送走他带的第一届毕业生,“2020年7月,我入职安信工,中途接手这300多个学生。跟他们一起嬉嬉笑笑、打打闹闹的这三年时光,既是我教育事业的开端,也将成为我此后人生记忆最深刻的存在。”王老师回忆起和学生们相处的日子时如此说到。作为一名90后辅导员,王路明和学生的相处过程,既有老师学生之间的斗智斗勇,也有兄长朋友似的相亲相爱,还有携手同行的共同成长。在班级,他严抓班风学风,是学生眼里“严厉”的王导;在学院,他播撒思想火苗,是党员身前热忱的党支部书记;他亦师亦友,是学生身边暖心的成长护航人。对于艺术专业文化课基础薄弱的问题,王路明力求为学生打下坚实基础,多措并举,营造浓厚学习氛围。2019-2022学年他所带班级共获得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十佳学风先进班级”5次,其中环设1902班蝉联3届,是建校以来唯一连续获此荣誉的班级。同时,他还兼任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不断强化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党员先




重温红色经典,回顾百年历程。为了激励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自觉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于6月6日晚上19时在博学楼N504开展了“光影里的红色基因”红色观影活动,学生第三党支部的非毕业班党员及发展对象共同观看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图为观影中)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以一个志愿军连队为视角,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寒严酷的环境下,义无反顾赴朝作战,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最终夺取长津湖战役胜利的感人故事。革命先辈对党和国家无限忠诚的感人事迹,以及坚不可摧的革命信仰,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观影的党支部成员。活动的最后,同学们都积极地发表了自己的观影感悟,归结起来主要有“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感动我们的虽然只有瞬间的几秒钟,但这将被我们铭记于心,终身难忘”等深刻感悟。同学们无不深受鼓舞,深深感受到民族自豪感。(图为活动人员合影)通过观影,战争的硝烟仿佛弥漫在眼前,那壮烈牺牲的场





本网讯 “产业工程师、创业企业家的摇篮”“民办应用研究型大学的标杆”“百年名校、千亩校园、万名学子”……刘树德清楚地记得,在他入职安信工的第一天——2013年11月20日,恰逢中科大吴敏教授来校指导办学,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言犹在耳。刘树德回忆说,今年我六十九岁,已是古稀之年了!在安信工工作至今已有10年,当年从安徽师范大学退休选择应聘安信工,正是受到科大讯飞充满激情的创新文化的鼓舞,也为了躬身实践“立德树人守初心,三尺讲台担使命”几十年如一日的孜孜以求。来到安信工,从事天底下最光辉神圣的职业,刘树德发自内心的一句“不要问安信工能带给我什么,而要问我能为安信工做些什么”,值得我们深思。这让采访的我们很是感动。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对安信工有着最深厚的爱的人,才可以在每每谈起她时流露出这种神情。他先后承担学校教学督导、基础教学部执行主任、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执行院长/院长等岗位工作,2022年转教师岗,担任数学专业教师。尽管工作多变动,但不变的是职业坚守。(刘树德参加运动会


